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41175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抓住和式实质,巧解数列习题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5 第 69 页有一道习题: 已知 a33, S39 , 求a1与 q 。22从学生们的作业中发现了一类典型错解,见解答一; 但欣喜的是也有几个学生解答简洁,结果也完全正确,见解答二。解法一解法二a3a1q23(1)解: S3a1a2a329解:a1a1 qa1 q2(1)a1 (1q3 )92S3(2)1q223又 a3a1q(2)( 2) (1)整理得 , 2q33q21 02(1)(2)整理得2q 2q 1 0q1q1解得舍去 或()2解得q1或q112将 q2 代入 (1)得 a16。q时,a13 ;q1 时,a1。1226本题编排在新

2、课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之后,学生自然会受到一定的暗示,那就是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列出关于基本量a1 和 q 的两个方程,然后解方程组即可。这本是一种通法, 但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出错呢?关键是应用等比数列前n 项公式时缺少分类讨论的意识,对于公比为1 的情况,往往忽视,导致丢解。其实解法一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解关于 q 的三次方程。 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立方差公式,高中也没有学, 故处理( 2)式时不能将 (1q) 约去,从而得到一个关于q 的三次方程,这个方程让学生耗时多,有的学生甚至无法解出。 而解法二, 避开了分类讨论, 避开了三次方程, 简洁正确地解决了该题。能 做 到

3、这 两 点 , 是 由 于 没 有 用 等 比 数 列 的 前 n 项 和 公 式 , 而 是 利 用 了“ S3a1a2a3a1a1qa1q2 ”。其实在有关等比数列的问题中涉及到和的问题时,若能抓住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实质前n 项相加, 则能避开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从而避开分类讨论,有时还能避开高次方程,从而将问题巧妙解决。下面就举例谈谈和式的巧妙处理。例 1: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5 第 66 页练习题)如果一个等比数列前5 项的和等于 10,前 10 项的和等于 50,那么前 15 项的和等于多少?解 :设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1S10a1a2 a3a4a5(a6a7 a8a9

4、a10 )S5q 5 S5(1 q5 )S550(1)同理 : S15S10q10 S5因为 S510,所以由 (1)得 q54,从而 q1016代入 (2)得S15S10q10 S550160210这里的解答也没有利用前n 项和公式, 而是抓住了前n 项和的实质, 将 S10 写成了前 10项和的形式,然后利用an=am?qn-m 将 S10 转化为 (1+ q5) S5,对于 S15 同样处理,避免了讨论公比是否可能为1,轻松解决了问题,而且这种解法稍加引申拓展,可以得到关于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两个性质:nSm; (2)q时,S2 nSn,S3n,成等比数列 。(1)Sm n Sn q1S

5、nS2n这样得到的性质,来得自然, 学生印象深刻, 而且知道性质的用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例2:一个有穷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如果其奇数项的和为85,其偶数项的和为170,求此数列的公比。解:设该数列的公比为q ,项数为 n。由题意a1a3an 185(1)a2a4an 170 (2)由得a1q a3qan 1q170(3)(2)(3) (2) 得q =2故该数列的公比为2。本题求公比时没有将奇数项(偶数项)的和用求和公式表示,仍然是抓住了和的实质奇数项(偶数项)相加,两式相除,很快将公比求出。可见,涉及到和的问题,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和式,相加的项数又相同,细心观察和式中相加的项的特

6、点,也许能找到避开求和公式的解题途径。从本题也可以得到等比数列的一个性质:若项数为偶数,S偶 与 S奇 分别为偶数项和奇数项的和,则S偶q 。S奇例 3:设数列 an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Sn 是它的前 n 项和,若Sn 是等差数列,求公比 q 。解: Sn 是等差数列2Sn 1Sn Sn Sn 1 (n N * 且n 2)an 1an (n N * 且 n 2)又数列 an 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公比 qan 11an该题从 Sn 的实质入手,将和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项的关系,得到an 1 an ,从而求出公比。这种“简洁”是用求和公式无法达到的。在等比数列的习题中, 类似的题目很多,

7、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类是和式体现的项数较少,可直接写成几项的和(如本文第一段中的习题);一类是和式体现的项数有某种规律,或相等,或成倍数关系,常利用a? n-m 进行处理(如例1 和例 2);一类是利用和的n=am q实质,将和的关系转化为项的关系(如例3)。等差数列也有上面这些类型,而且可以采用相似方法处理。 本文只针对等比数列来讲,是因为它前n 项和公式涉及到分类讨论,涉及到q n ,从而导致它的计算相对于等差数列来说要难。在具体的问题中,若能抓住等比数列的实质,抓住求和实质,细心观察,勤于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则能避开难点,简洁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当前使用新教材,学生们解高次方程

8、的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处理尤显重要。 当然本文并不是说不要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相反地, 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公式,树立分类意识,遇到必须要用公式解决时,必须解决得干净利落。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公式的简单套用,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提供几个练习题:1、 设等比数列 an 的公比 q 1, 前 n项和为 Sn, 已知 a3 2, S4 5S2, 求 an 的通项公式 。2、设等比数列的 an 前 n 项和为Sn ,若 S3S62S9 ,求公比 q 的值。3、 在等比数列 an 中, a1a2a3 60, a4 a5a6 30, 求 S9。4、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求证 :Sn 2S2n 2Sn (S2 n S3n ) 。5、设等比数列 a 的各项均为正数,项数是偶数,它的所有项的和等于偶数项和的4n倍,且第二项与第四项的积是第3项与第 4 项和的 9 倍,问数列 lg an 的前多少项和最大?(取 lg2=0 . 3, lg3=0 . 4)6、设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是其前 n 项和 .nn1求证 : (lg Sn lg Sn 2 ) lg Sn 1。23参考答案:1、 an1( 2) n 1 或 an 2 ( 1) n 1212、q323、 1054、略5、前 5 项和最大6、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