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70473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1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经 济 管 理 系 电 子 商 务 专 业 建 设 规 划( -2020)甘肃酒泉二一五年五月2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 年 -2020年)一、发展现状中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能够追溯到1998 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底和 初分两批批准了浙江大学等13 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到教育部共批准594 所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2、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从事商业贸易、生产经营、事务处理等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媒介,电子商务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流商务模式,中国互联网用户当前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而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经过高校相关专业系统学习的大学生无疑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二)专业办学条件1师资队伍电子商务专业致力于打造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队伍,引进、培养了一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企业服务经验的专职教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 人(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教师4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 名(含在读2 人),

3、副教授1 人,讲师8 人,助教1 人。3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3科研建设情况本专业比较重视科研工作,用科研带动教学,与教学共同发展。近 5 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 4 项,发表教学、学术论文共20 余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 4 篇,出版教材 5 部。( 1)注重课题管理,提升科研质量充分发挥教研室成员的作用,加强国家和省级立项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每位老师都应选择 1-2 个课题参与研究,每个课题负责人要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建立课题的档案资料,加强课题组的过程管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2)认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教

4、师个人素质为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学校要认真开展以“助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3)搭好教科研平台,建好教研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及教师队伍是提高教研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在“量”上抓好普及,在“质”上抓好提高。(一)校企合作4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投资建立了商务技能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会计信息技术实验室等。同时我系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在北京等市建

5、立了较为稳固的实习基地,苏宁易购等。(二)专业结构(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实训基础、校外实训基地及酒泉部分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建立“学训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运行方式为:第一年实践教学时间内安排学生进行商务素质与职业意识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敬业责任意识和基本职业素质,实习单位一般为服务性企业。第二年实践教学时间内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经过生产性项目实训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安排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网上贸易的实际操作。在第三年实践教学时间内经过生产性项目实训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校内学习根据职业方向的不同,分别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客户服务或网络编辑推广等工作。并安排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52020 年 4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