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培训学习心得反思和总结(6).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70882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培训学习心得反思和总结(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培训学习心得反思和总结(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培训学习心得反思和总结(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培训学习心得反思和总结(6).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进入了+学科名称+教学的阵地。实践证明,这一新的科技成果对提高+学科名称+课堂教学的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学科名称+基本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

2、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学科名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所以,在+学科名称+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3、运用+学科名称+信息技术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我们的课文中,有不少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我们要感动学生,常用上朗读,但由于部分教师朗读水平有限,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声音

3、和图片信息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4、可以增大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实现长课短讲,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或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从而实现了长课短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学科名称+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任何事物我们都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科名称+信息技术教学也一样,它对教学的作用有利也有弊,但利的方面则是主要的

4、。为了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学科名称+教学的积极作用,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扬长避短,注重实效。钱梦龙先生曾评价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持有三种基本态度:一是拒绝;二是追风;三是勇于实践。在当今信息技术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理智而又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而教学。比如利用语言能讲清讲透的课文,就不一定非用信息技术,切不可搞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变成各种电教手段的演示会。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不去拒

5、绝,不赶时髦,而是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2、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制作和使用信息技术,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哪篇适合用信息技术则用,不适合则不用;用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信息技术;多是文字表述的不用信息技术;在空旷的信息技术教室上课师生交流不理想的不用信息技术。另外还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决定是否采用信息技术,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关键在揣摩、领悟上,用了信息技术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的目的。3、互助互利、形成体系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如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制作起来是很令人头疼的,一旦做成只使用一次两次就束之高阁又实在让人心疼,这就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一方面能为老师们多提供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多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另一方面注意搜集大家的课件,分门别类使课件也形成一个体系,以备查找和运用。总之,让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