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081238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单元测试(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弱电解质的电离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SO4 溶于水: NaHSO 4Na H SO42B次氯酸电离: HClO=ClO HCHF 溶于水: HF H 2OH 3O F H2OD NH 4Cl 溶于水: NH 4NH 3H 2O H解析:NaHSO 4 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应使用“=”, A错误; HClO 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中应使用“” , B 错误; NH 4Cl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NH 4Cl=NH Cl,D 错误。4答案:C2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CH3 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A 常温下某 CH COONa 溶液的 pH 83B常温

2、下 10.1 mol L CH 3COOH 溶液的 pH 2.8CCH 3COONa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H 3COOH 和 NaClD CH3COOH 属于共价化合物解析:A 项常温下某 CH 3COONa 溶液的 pH 8,CH 3COONa 水解显碱性,为弱酸强碱盐,故 CH 3COOH 为弱电解质,正确; B 项,常温下10.1 mol L CH3COOH 溶液的 pH 2.8,说明 CH3COOH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正确;C 项,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盐酸制取了醋酸,所以醋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正确;D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都有可能为共价化合物,错误。答案:D3常温下, 在

3、pH 5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 3COO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 CH 3COOH 电离常数增大B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减小c(HD加入少量 pH 5 的硫酸,溶液中 c(H)增大解析: 加入水稀释,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 CH 3COOH 电离常数不变, A 项错误;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 c(CH 3COO )增大,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B 项错误;加入的少量 NaOH 固体与 H 中和, c(H ) 减小,使醋酸的电

4、离平衡向右移动,C 项正确;加入少量 pH 5 的硫酸,溶液中 c(H ) 不变, D 项错误。答案: C 114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 L 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 L的醋酸溶液相1名校名 推荐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B电离的程度CH 的物质的量浓度D CH3COOH 的物质的量解析:100 mL 0.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 L1 的醋酸溶液中所含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相等; H 的物质的量浓度后者大;电离程度前者大,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答案:B

5、1pH a 1 的措施是 ()5常温下, 0.1 mol L 醋酸溶液的 pH a,下列能使溶液A 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 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的 10.2 mol L 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解析:醋酸是弱酸, 电离方程式是 CH 3COOHH CH 3COO ,故稀释 10 倍, pH增加不到一个单位,A 项错误;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使其pH 增大,可以使其 pH 由 a 变成 a 1, B 项正确;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 1 盐酸,虽然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但增大了 c(H ),溶液的 pH 减小, C 项错误;提高溶液的温度,促进了醋酸的电离, c(H

6、 )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 D 项错误。答案:B6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化学式HClOH2CO3电离常数 (25 )K1 3.0 10 8Ki1 4.3 10 7K i2 5.6 10 11 14 1的溶液: K、 Na2 A. c(H) 1 10mol L、 Al(OH) 4、 S2O3B上表提供的数据下:HClO 、 HCO 3 、 ClO 、 CO32C能与 Al 反应生成 H 2 的溶液: NH 4 、 Ca2 、NO 3、 ID中性溶液中: CO32 、 Na 、SO42 、 Al(OH) 4 解析: 141可知溶液呈碱性, 四种离子可以在碱性条件A 项,由 c(

7、H )1 10mol L下大量共存;B 项,由表中数据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H 2CO3HClOHCO 3,因此 HClO 22不能大量共存; C 项,能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CO3=ClO HCO 3 ,所以HClO 与 CO3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当溶液为酸性溶液时,NO 3 具有氧化性,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存在,且Al 与 HNO 3 反应不生成 H2,而当溶液为碱性溶液时,与 OH形成弱电解质 NH 3H 2O,不能大量存在; D 项, CO32、Al(OH) 4NH 4只能大量存2名校名 推荐在于碱性溶液中,所以离子不共存。答案:A7 25 1的醋酸加

8、水稀释,则图中的纵轴y 表示的是 ()时,把 0.2 mol LA 溶液中 OH 的物质的量浓度B溶液的导电能力3c CH COOC溶液中的 c CH 3COOHD CH3COOH 的电离程度答案: B8分别取 pH 2 的两种一元酸HX 和 HY 的溶液各 50 mL ,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 H2 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V1 和 V2,若 V1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X 一定是弱酸BNaX 水溶液的碱性弱于NaY 水溶液的碱性CHX 一定是强酸D反应过程中二者生成 H2 的速率相同解析: pH 2 的两种一元酸HX 和 HY 的溶液各 50 mL ,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

9、反应后,收集 H2 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V1 和 V2,若 V1V2,可以判断出酸性:HYHX ,HY 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HX 一定是弱酸,故A 正确, C 错误;因为酸性:HYHX ,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相同浓度的NaX 、NaY溶液, NaX 碱性强, B 错误;开始时pH相等,开始一瞬间反应速率相等,之后一直是HX 反应较快,因为其酸性更弱,反应之后电离出的氢离子多, D 错误。答案: A9.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如图是 KOH 溶液分别滴定HCl 溶液和 CH 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

10、能正确表示用NH 3H2O 溶液滴定 HCl 和 CH 3COOH 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3名校名 推荐解析:HCl 为强电解质, CH 3COOH 为弱电解质,滴加NH 3H 2O,先与 HCl 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 4Cl ,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HCl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3COOH 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3COONH 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 与 CH3COOH 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 3H2 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答案:D10浓度均为0.1 mol/L 、体积均为V0 的 HX 、 HY 溶液

11、,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V随 lg V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X 、 HY 都是弱酸,且HX 的酸性比 HY 的弱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 ) c(OH ) :abVc XD lgV0 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 HX 、 HY 和 H 2O 的挥发 ),则 c Y 减小V解析: 从图象看,当 lgV0 0,即还没开始稀释时, HY 的 pH 1,而 HX 的 pH2 ,故 HY 为强酸而 HX 为弱酸, A 错误;常温下 a 处 HX 浓度比 b 处大, a 处 HX 电离的 c(H )大,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大,故由水电离出的c(H ) c(OH ):

12、ab,B 正确;相同温度下,V电离常数 K(HX) : a b,C 错误; lgV0 3,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 HX 、 HY 和 H 2O 的4名校名 推荐c X挥发 ),因为 HY 为强酸,完全电离, 所以 c(Y )不变,HX 为弱酸,升温使 c(X )增大,故 c Y 增大, D 错误。答案:B11已知: 25 时,1c H 1010。0.1 mol L 的 HA 溶液中 c OH 1.0(1)HA 是 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2)在加水稀释 HA 溶液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 填序号 )。c HAc HA. c HAB. c ACc(H )与 c(OH

13、 )的乘积D c(OH )(3)若 M 溶液是由上述HA 溶液 V1 mL 与 pH 12的 NaOH 溶液 V2 mL 混合充分反应而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 ) 。A 若溶液 M 呈中性,则溶液) c(OH 7 1M 中 c(H) 2.010mol LB若 V1 V2,则溶液 M 的 pH 一定等于7C若溶液 M 呈酸性, V1 一定大于 V2D若溶液 M 呈碱性, V1 一定小于 V214 1c H解析:(1)25 时,K W c(H) c(OH) 10 ,又知 0.1 mol L 的 HA 溶液中 c OH 1 1为弱电解质。1010,解得: c(H) 0.01 mol L

14、0.1 molL,说明 HA 为弱酸,即 HA(2) 加水稀释时促进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酸浓度、酸根离子浓度都减小,c Hc HAc H c A Kac HAc HA c H 1c HA c A c A ,即增大, 故 A 错误; c A c A c H K a c(H ),由于温度不变,c HAKa 不变,且 c(H )减小,故 c A 减小,故 B 正确;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C错误;加水稀释促进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 错误。(3)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溶液)c(OH 7 1M 中 c(H) 1 10mol L,c(H ) c(OH)2 10 7 1

15、M 的mol L ,故 A 正确; B 项,若 V1 V2 ,由于酸的浓度大,酸过量,则溶液pH 可能小于7,故 B 错误;如果溶液呈酸性,则溶液是酸和盐溶液,酸是弱酸,酸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浓度,所以 V1 不一定大于 V2,故 C 错误;如果溶液呈碱性,则溶液可能是碱和盐溶液,也可能只是盐溶液,则V1 一定小于 V2 ,故 D 正确。答案:(1) 弱电解质(2)B(3)AD12室温下, 现有 pH 2 的醋酸甲和pH 2 的盐酸乙: (1)相同条件下, 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 100 倍。稀释后的溶液, 其 pH 大小关系为pH( 甲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H( 乙)

16、。若将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_。5名校名 推荐(2)各取 25 mL 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 稀溶液中和至 pH 7,则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乙) 。(3)取 25 mL 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 12的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 )、c(CH 3COO )的大小关系为c(Na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CH 3COO ) 。答案: (1) 小于 2(2)大于 (3) 小于13已知 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弱酸化学式HSCNCH 3COOHHCNH 2CO3电

17、离 1 5 10Ka1 4.3107平衡常数1.3 101.8 104.9 10K a2 5.6 10 11 1 1(1)25 时,将 20 mL 0.1 mol L CH 3COOH 溶液和 20 mL 0.1 molL HSCN 溶液分别与 20 mL 0.1 mol L 1NaHCO 3 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 (t)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 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 。(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氨气,下列各量会变小的是_(填字母 )。cKW D醋酸电离平衡常数a c(CH 3COO )B c(H )答案: (1)HS

18、CN 的酸性比CH3COOH 强,其溶液中c(H )较大,故其溶液与 NaHCO 3溶液的反应速率快(2)b 1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14(1)在 25 下, 将 a mol L的氨水与 0.01 mol L溶液中 c(NH 4) c(Cl ),则溶液显 _( 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b _。(2)已知 H2 CO3 的第二级电离常数 K 2 5.6 10 11,HClO 的电离常数 K 3.0 10 8,写出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电离方程式:少量 Cl 2 通入到过量的Na2CO3 溶液中:_ 。 Cl 2 与 Na2CO3 按

19、物质的量之比1 1 恰好反应:_6名校名 推荐_ 。少量 CO2 通入到过量的NaClO 溶液中:_ 。解析:(1)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H 4 ) c(H )c(Cl ) c(OH),因 c(NH 4 ) c(Cl),故有 c(H ) c(OH),溶液显中性。 Kb c(NH 4 ) c(OH 1 71 1 19)/c(NH 3H2O) (0.005 mol L 10mol L )/(a/2 mol L0.005 mol L ) 10/(a 0.01)mol L 1。(2)按题给的量的关系书写即可,但应注意:因 K2(H 2CO3)K (HClO) K 1(H 2CO3),故 HClO与 Na2CO3 反应只能生成 NaHCO 3。910答案:(1) 中 a 0.01 mol L 1(2) Cl 2 2CO23 H 2O=2HCO 3 Cl ClO Cl 2 CO23 H2O=HCO 3 Cl HClO ClO CO2 H2 O=HCO 3 HClO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