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81619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西荆镇岭底小学党黎俏【设计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围绕 “自主探究 ”这一主线展开, 提出问题 进行预测 实验探究 记录现象 得到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科学知识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认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有磁力。了解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铁的磁极,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科学探究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能通过实验获取事实并得出结论。教学重点 :认识磁铁可以吸引铁制物品。探究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教

2、学难点 :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教学准备】观察实验用 : 各种形状的磁铁。 ( 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学生实验用 :磁铁、回形针、铁钉、铜丝、铝丝、大头针、纸片、玻璃球、小木片、塑料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看,老师不小心把一大头针掉到了水杯里,要把它取出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交流想法,演示操作。2.如果不许把手伸到水杯里取或是把水倒掉取出,那该怎么办?老师手中拿着个神奇的魔棒(学生说办法,教师演示)3.导语:磁铁可真神奇,隔着杯子也能把钉子吸上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神奇的磁力。(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

3、过问题情景的设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磁铁吗?都见过什么样的磁铁?(教师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请看大屏幕。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磁铁,你们能不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它们起个名字呀?三 . 磁铁探物活动1、谈话:既然大家玩过磁铁, 那还记得你是怎么玩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用磁铁来玩个探物游戏。给大家准备的磁铁是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种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探的物都有什么呢? (出示图片,引学生认识)2、先来预测一下这些物体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预测,把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猜测那一栏里,认

4、为能别吸引物体就打,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就打。 (小组讨论,填写预测结果。 )3、各组派代表全班汇报交流猜测结果。4、学生操作:同学们的预测结果是否正确呢?怎么办? (用磁铁去靠近或接近物体看能否被吸引 )请实验员领取实验材料, 开始我们探物活动, 把能被吸引的放到一侧,不能被吸引的放到另一侧。 请及时把验证的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实验完毕后整理好材料。 (实验验证,师巡视指导 )物品名称我们的猜想实验的结果铁钉玻璃球木块回形针铜丝铝丝大头针纸片塑料卡片身边其他物品 ( ) 、( )我们的发现5、学生汇报结果,交流各小组的发现。6、教师小结:验证的结果和我们预测的结果一样吗?看来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5、要亲自试试才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通过这个探物活动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学生说, 教师板书: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材料制成的物品。补充说明:磁铁除了可以吸引铁制品以外,还可以吸引镍钴等金属物。磁铁的这种吸引物体的能力叫磁力。(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磁铁能吸引铁类物体。知道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就是磁力。)四 . 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1 问题情境:(谈话)刚才同学在探物游戏过程,都用磁铁的哪部分来吸引物体还记得吗?用中间不行吗?难道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不同?你们认为磁铁哪部分磁力大? (学生思考,大胆猜想)同学们能不

6、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师生共同交流汇报 )2、实验验证,填写记录单。 (以条形磁铁为例 )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我们猜想 _个个个个个结论 _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小组展示)结论: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不一样,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设计意图:设计实验验证“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清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力图细致。让学生尽情的“玩”磁铁,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五 . 拓展延伸1.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磁铁吗?2. 学生交流,评议。3. 大家欣赏:磁铁在生活中应用

7、(课件出示) ,学生观看大屏幕。(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磁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六 . 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与你的伙伴交流分享你获取知识的快乐吧!总结评价 : 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平时我们和磁铁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很多,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七 . 布置作业从中间断了的磁铁,断开处的磁力会怎样?有变化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想,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附:板书设计神奇的磁力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材料制成的物品。磁铁的这种吸引物体的能力叫磁力。磁

8、铁的不同部位磁力不一样,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神奇的磁力教学反思磁 是生活中常 的物体, 学生玩 磁 , 磁 已 有一定的了解。 他 磁 几乎都是从看到磁 吸 象开始的, 印象最深的也是磁 能吸 。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磁 能吸引什么, 不能吸引什么 上是模糊的, 有的学生可能 磁 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本 将引 学生通 化正确 , 修正 看法。回 堂 的教学, 人有喜也有 , 能更好地 前毖后, 反思如下。一. 教学成功之 1巧 念,引出探究 象教学开始,我有意 置 念 入:“老 不小心把一大 掉到了水杯里,要把它取出来, 怎么 ?如果不 把手伸到水杯里取或是把水倒掉取出,那 怎么 ?

9、”当学生听到 里 ,都高高地 起了小手, 想了 多的 法。 有的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 ,在下面喊起来了:“用磁 ”。我 一学生上来帮忙,当他用磁 把大 吸出水杯 , 同学 都不禁惊 。 ,我趁机拿出一些准 的物体,放在展示台上: “磁 能将大 吸起来, 老 今天 来了一些物品,看看它 能不能被磁 吸引呢?” , 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 了, 利地 入探究磁 能吸引什么物体的活 。2. 合理使用材料,有效 空 堂。材料在科学 中占有 足 重的地位。整堂 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 控 堂 奏。如在材料的准 上,我有意地 每一小 提供了 、回形 等 10 多种生活中常 的物体, 既达到了种 多、 易比 的

10、要求, 又 学生体会到科学其 就在身 ;在下 材料前, 先 清 的要求和注意点, 避免出 操作的 与失 ;在 交流 , 先要求学生把材料整理好, 勿 材料影响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 心 听的科学学 。3. 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平 都玩 磁 , 磁 都比 熟悉, 特 是磁 能吸 一 物体的本 。只不 他 的 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 象,没有向更深 次研究。所以在考 了学生的 情况后,我 每一小 提供了 10 多种典型的 材料和一 条形磁 , 把宝 的 移到“ 手玩磁 ”中去, 尽可能地提供玩的 和空 。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 意玩的 程中 的, 很多有价 的 也是在玩的 程中提出来的。 堂上的

11、“玩”更能促 学生的探究 情, 学生在玩中一起 、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 。玩了近 8 分 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 充分 手, 学生有了 多不同于以往的惊喜 , 些 既 他 ,又 他 疑惑不解。 原有的 通 合作探究 生了新的疑 , 迸 出思 的火花,知道了磁性的含 。二. 教学中存在的 1没有 理好 与生成的关系, 于 堂的能力 不 。当学生 手玩磁 之后, 我 他 “玩磁 后你有什么 ”, 学生描述了很多 象, 如“我 做的 西肯定能被磁 吸住”“ 皮在任何地方都能吸住”“ 皮在 (磁 )中 不能被吸住”等, 只因我一心将学生的思路 到磁性 一概念,没去深入分析学生的回答。其 些学生的回答都 含着“磁 的两端磁性比中 ”的道理, 如果我能抓住 堂上生成的有利契机 行挖掘,可以很自然地拓展延伸到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2教学思想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探究还比较肤浅。对学生而言, 探究的方法固然重要, 但是运用方法进行探究也是重要的。 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这一问题时,我虽引导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但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却不尽人意。 那么,在这两者之间肯定要教师做些什么,或者说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或引导。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学生在观察、实验、合作中学会探究并要持之以恒, 这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深入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