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81781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019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019 届苏教版细胞膜和细胞核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8 扬州中学摸底 ) 下列有关生物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C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D人体肝脏细胞与神经细胞上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解析:选 B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膜上的糖类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一般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A 错误;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 膜结构 ) 可以融合到细胞膜上,所以细胞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更新,B 正确;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发生了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

2、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错误;功能不同的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含量是有差异的,D错误。2(2018 海安期末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仅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C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解析:选 A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 错误;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磷脂,结构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 正确;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等都在生物膜上进行,C正确;

3、生物膜有分工有合作,既能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3(2018 苏州二调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内的物质都可以流到细胞外B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则均匀分布其中C组成膜的磷脂都是可以运动的,但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不能运动的D在生物的细胞中, O2 的产生和消耗都可发生在生物膜上1名校名 推荐解析:选 D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镶嵌、贯穿或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组成膜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所以膜具有流

4、动性; O2 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中, 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O2 的消耗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4(2017 徐州二模 ) 如图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生物膜表示动物细胞膜,则其脂质成分就是图中的磷脂B若该生物膜表示细胞膜,则在结构上其存在双层膜C若该生物膜表示某细胞器膜,则磷脂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能的多样性D若该生物膜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细胞膜,则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与糖蛋白有关解析:选 D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成分有图中的磷脂,还有胆固醇,A 错误;若该生物膜表示细胞膜,细胞膜是单层膜,含有双层磷脂分子,B 错误;所有膜的磷脂都是一

5、样的,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能的多样性,C错误;若该生物膜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细胞膜,则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与糖蛋白有关,即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D正确。5下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B功能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表示2名校名 推荐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进行信息交流解析:选 B生命起源中原始界膜的出现保证了原始生命相对独立并通过界膜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 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激素是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受体

6、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通讯。6(2018 扬州中学月考 )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与此结果最相符的细胞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选 D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蛙的红细胞具有核膜、 线粒体膜等生物膜,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的膜结构主要是细胞膜。7(2018 海门中学段考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细胞

7、核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D核孔是 DNA、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解析:选 D核仁是 rRNA的形成区域,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 正确;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正确;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C正确;核孔是 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NA不会出细胞核, D 错误。8(2018 宿迁中学月考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C核仁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D只有等到细胞停止分裂后,才能观察到染色体解析:选 A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磷

8、脂和蛋白质,A 正确;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数量较多,体积也较大, B 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3名校名 推荐深色, C错误;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能观察到染色体,D 错误。9(2018 如东检测 )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B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一定为通道蛋白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 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解析:选 A信号细胞是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靶细胞是通过受体接受信号分子的细胞, 信号细胞也要接受其他信号分

9、子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膜上也有受体; 蛋白质类的信号分子需要通过胞吐形式分泌出细胞,固醇类激素不需要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组织液;是受体蛋白, 能与信号分子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不一定是通道蛋白;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肌细胞。10(2018 南通模拟 ) 下面是两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信息交流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去功能,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C信息分子通过胞吐形式迅速排出,有利于提高调节的速率D与甲图模式相比,乙图所示方式作用更快、范围更广解析:选 D图甲表示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过程,信息分子是

10、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激素调节, 信息分子是激素, 细胞膜上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蛋白质 ( 糖蛋白 ) , A 正确。为保证调节的准确性,信息分子在作用后立即失效,B正确。神经递质和激素排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胞吐,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大量排出信4名校名 推荐息分子,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C正确。与神经调节相比, 激素调节的作用较慢,但作用持久、范围广, D错误。11(2018 苏北四市联考, 多选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核孔使核质之间的物质可以自由进出C核膜为双层膜,外膜上附着有核糖体D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析:选 A

11、CD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质( 体) ;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有选择作用;核膜为双层膜, 外膜上常附着有核糖体;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限制, 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的克隆羊只能体现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12(2018 苏州期中, 多选 ) 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B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壁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D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 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相同解析:选 ABD 细胞膜虽然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

12、体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使生物患病;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异体排斥反应是效应 T 细胞对移植器官识别后产生的, 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结果; 精子和卵细胞、 胰岛 B 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 前者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后者是通过激素进行的信息交流。二、非选择题13(2018 苏州质检 )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 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 P 选择蛋白 ( 一种跨膜蛋白 ) ,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黏附并移出血管 ( 如图 ) ,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 吞噬病原体。 据图分析回答:5名校名

13、推荐(1)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 _和蛋白质。(2) 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 P 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 _。(3) 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 _的结构特点。(4) 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_与 P 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5) 白细胞在感染部位吞噬并消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 _免疫。解析: (1)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2) 根据题干可知, P 选择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3)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黏附并移出血管正好可以体现

14、该特点。 (4) 根据题图可知,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上的P选择蛋白可以相互识别而特异性结合。(5) 白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吞噬并消灭病原体时没有特异性,故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 脂质 ( 或磷脂 )(2) 核糖体(3)( 一定的 ) 流动性(4) 糖蛋白和糖脂 (5) 非特异性14为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将正常生活而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 ( 单细胞动物 ) 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有若干变形虫。 A 组:用含 32P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变形虫; B 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 C组:不作处理。用放射自显影技

15、术检测到A 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 B、C 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一段时间后检测B、 C 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6名校名 推荐请回答下列问题:(1) 研究发现, A 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 物质,且具有放射性 , X 物 质 最 可 能 是 _ , 每 组 设 置 多 只 变 形 虫 的 目 的 是_。(2)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_。( 填编号 ) A实验结果 B 组细胞质比 C 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分子CX 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DC 组细

16、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3) 填写完整下列表格 (B 组内容为 B 组细胞质、 C 组内容为 C 组自身细胞核和 C 组细胞质的检测结果,以及依据检测结果而得出的实验结论) 。变形虫实验结果及结论记录表组别检测结果结论B细胞质中出现放射_性_C_解析:实验结果 B 组细胞质比 C 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 C 组细胞质的放射性会受到非放射性细胞核的影响; 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 标记上核糖核酸分子; C 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的 RNA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使其具有放射性。答案: (1)RNA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7名校名 推荐(2)C(3)C 组检测结果: C组自身细胞核中不出现放射性,C 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B 组结论: X 物质 (RNA/放射性物质 ) 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 组结论: X 物质 (RNA/放射性物质 ) 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