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83823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考点 11镁、铝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1、( 2013天津高考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 的是()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CaO能与 SO2 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 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矾加入水中起到净水作用而不是漂白剂和杀菌消毒。【解析】选C。75的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死亡,所以A 正确;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起到除二氧化硫的作用,所以 B 正确;明矾放到自来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起到净水

2、作用,所以C 错误;过渡金属的某些合金有吸附氢气的作用,所以D 正确。2、( 2013江苏高考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 3 胶体 , 可用作净水剂B.FeCl 3 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32Fe 的氧化性、 SO 和 Zn 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解题指南】

3、解答本题时应牢记典型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搞清其中有关的化学原理。【解析】选 C。 A项,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A 项正确; B 项,三氯化铁溶液可以与铜反应,三氯化铁溶液用于蚀刻电路,B 项正确; C项,二氧化硫的漂白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而不是还原性,C 项错误; D项,电池的电极应能导电,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项正确。3、( 2013江苏高考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1 -名校名 推荐A. B.C.D.【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候氏制碱原理、Fe3水解 FeCl 3 溶液蒸干得不

4、到无水FeCl 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掌握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及相关方程式。【解析】选A。对于:第一步转化Al 2O3 2NaOH=2NaAlO H2O,第二步转化2NaAlO2 CO2 3H2O=2Al(OH)3 Na2CO3或 NaAlO2CO2 2H2O=Al(OH) 3 NaHCO3;对于:第一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第二步转化SO3+H2O=H2SO4;对于:第一步转化NaCl+CO2+H2O=NaHCO3+NH4Cl,第二步转化2NaHCO 3Na 2 CO3 H2

5、O CO2对于:第一步转化Fe2O3+6HCl=2FeCl 3+3H2O,第二步转化, FeCl水解,得不到无水FeCl ;33对于:第一步转化 Ca(OH) + MgCl = Mg(OH) + CaCl2,222第二步转化 Mg(OH)2MgO H2O;所以选 A. 。4、( 2013天津高考 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 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 在足量 Cl 2 中燃烧生成FeCl 2 和 FeCl 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物质的特殊性质,如硫酸氢钠属于盐但溶液呈酸性,二氧化硅和一般物质不反应但和二氧化

6、碳反应,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解析】选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呈酸性。错误- 2 -名校名 推荐B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错误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合价由 +4 价变为 +2 价和 +5正确价,是氧化还原反应。D铁和氯气反应只生成氯化铁。错误5、( 2013福建高考23)( 14 分)( 1)元素 M的离子与 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 Na SO溶液中存在SO2+HO水解平衡 的事实HSO +OH23323是(填序号)。A

7、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 溶液红色退去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 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 X、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 和 Cu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CuX过量浓硝酸澄清溶液 一定量NaOH 悬浊液 D的溶液 Cu Y22非金属XY(填“”或“”)Cu2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 ( g)2C( g) +D( 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

8、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物质ABCD起始投料 /mol212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如下几点:( 1)砖红色沉淀是 Cu2O。( 2)要证明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要证明两点:一要证明存在某种水解产物,二要证明水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3)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反之变小。【解析】( 1)铵根离子中含有10 个电子, 11 个质子, H3O+和 Na+中都含有11 个质子和 10 个电- 3 -名校名 推荐子,与之相同的单核离子为钠离子,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H2O=Al(OH) 3+3NH4+,注意

9、氨水为弱碱,在写离子方程式时要保留化学式形式;( 3)无论 Na2SO3 是否完全水解,则加硫酸都会中和,酚酞都会褪色,只能证明发生了水OH解,而无法说明是否存在水解平衡,A 选项错误;氯水既可能中和OH ,又可能将酚酞氧化,所以褪色不足以说明存在水解平衡,B 选项错误;加入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沉淀一定是2 与 BaCl2BaSO3,说明 SO3没有水解完全, 红色褪去, 说明 c( OH)减小,因为 OH不反应,只能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其浓度的减小,C 选项正确;( 4)先推断元素,悬浊液与D 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则Y 为 O元素, X, Y 同

10、主族,则X 为 S元素。问题就很好回答,非金属性X Y,Cu2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平可写出方程式:Cu2O+6HNO3(浓) =2Cu(NO3) 2+2NO+3H2O( 5)在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升高,可推知气体体积变大,说明反应是向左移(注意 D 为固态)。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根据 PV nRT,因为压强增大,所以温度必须升高才能满足该条件,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23 题考查得都是主干知识,只是觉得拼盘得太明显,5 个小问各不相干,独立成题,是否可用

11、10 电子 ,18 电子微粒把它们串起来,+3+223 问,比如 Na ,Al,O ,S 。其中第 4 问涉及有机化学知识,把知识很好的揉合在一起,第第 5 问要求思维推理能力较高。【答案】( 1)( 2) Al3+3NH H2OAl ( OH)3+3NH4( 3) C ( 4) CuO+6HNO(浓)2Cu( NO)+2NO +3H O23322( 5)平衡常数随升高的温度而减小(或其他合理答案)6、( 2013江苏高考20) (14分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1) 真空碳热还原 - 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2、AlO(s) AlCl(g) 3C(s) = 3AlCl(g) 3CO(g) 1 H= a kJ mol2333AlCl(g)= 3Al(l) AlCl 3(g) H= b kJ mol 1- 4 -名校名 推荐反应 Al 2O3(s) 3C(s) = 2Al(l) 3CO(g) 的 H=kJ mol 1( 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 。 Al 4C3 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 Al4C3 与盐酸反应 ( 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的化学方程式。(2) 镁铝合金 (Mg17Al 12) 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

13、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 Al121717H2= 17MgH2 12Al 。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 12Al) 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氢气。熔炼制备镁铝合金 (Mg Al) 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1712在 6.0mol L1HCl 溶液中,混合物Y 能完全释放出H2。 1 mol Mg 17Al 12 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 物 Y 与 上 述 盐 酸 完 全 反 应 , 释 放 出 H2 的 物 质 的 量为。在 0.5 mol L 1 NaOH和 1.0 mol L 1 MgCl 2 溶液中,混合物 Y 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X-射线衍射谱图如右图所示(X- 射线衍

14、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Y 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填化学式 ) 。(3) 铝电池性能优越, Al-AgO 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 a b Al 4C3 12HCl= 4AlCl 3 3CH4(2) 防止 Mg Al 被空气氧化 52 mol Al(3)2Al 3AgO2NaOH= 2NaAlO2 3Ag H2O【分析】本题以新能源、新材料为背景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 5 -名校名 推荐式的书写、读图读表计算与分析的综合题,是

15、以常见物质相关的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具体运用的典型试题。【备考提示】高三复习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适度加强综合训练,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高三复习的第一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化学原理和涉及到的物质的性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解析】( 1)将题给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含氢量最高的烃为甲烷,由质量守恒推知另一产物为氯化铝;( 2)镁、铝性质活泼,通入氩气防止镁、铝与空气反应;与盐酸反应后将释放出吸收的17mol 氢气,另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17mol 氢气,铝与盐酸反应生成18mol 氢气,共 52mol 氢气;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铝被氧化),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中的银被还原),结合电解质溶液可知,铝转化为偏铝酸钠;【答案】 来-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