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97485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摘要: 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类,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占了绝大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控制的几个方面,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期保养三个阶段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作了相关性阐述。关键词:工民建 混凝土施工 质量控制根据我国现状来看,工民建中绝大部分民用住宅以及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防渗、防寒等大多数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所承担,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素质以及原材料的质量等均为工民建整体质量的影响因素。一、检查原材料质

2、量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与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有密切关系,所以施工前期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工作。1、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抽样复查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 ,凡水泥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或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四项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都视为不合格产品。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2、骨料对骨料即砂石,总的要求

3、包括: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满足规范JGJ52-92、JGJ53-92的具体要求。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将风化砂、特细砂、铁路道渣石作混凝土骨料投入施工过程中,更严禁使用不同来源的砂石掺杂混合料作为骨料材料。对于进场骨料,应按其产地、品种、规格不同,批量取样进行试验检测,检测的主要指标为含泥量、表观密度、密度及颗粒级配等。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指标要点有:混凝土施工所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3、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选用的

4、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需要时还应检验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二、?施工过程1.试验工作试验室的工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在施工之前要保证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特别是砂、石这些材料易随环境时间等条件发生变化,试验人员必需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禁止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另外,必需根据建筑物及构筑物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能符合使用要求

5、、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的每天,在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工作人员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合适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过程中,当出现混凝土水灰比不合适的情况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 。2、调和过程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和易性来评对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当混凝土的和易性不符合标准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实的情况或者发生离析现象,则产生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缺陷。当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标准时,则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也不会发生离析现象,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

6、土浇筑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认为低水量、低坍落度的混凝土则适合使用,通过施工实践证明,这些都无法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如果选用此类混凝土投入施工过程,则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方便施工,便于振实,且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防止产生离析现象,泌水现象。而具有更大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混凝土更方便施工,利于浇筑振实。3.浇筑过程科学的施工方法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控制水灰比。(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顺序。采用薄层

7、连续浇筑的方式,以不出现冷锋为原则。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允许中断时间不能长于45分钟。(3)适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混凝土的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去除浮浆,实行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即进行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外表上的气孔、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反的是,由于振捣不良而引发的蜂窝、裂缝等质量不良的情况比较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混凝土的内在质量缺陷问题同样会引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破坏,所以,混凝土的振捣过程更应该引起施工工人的重视,同时,质量检测人员也应该重视此环节的

8、检测,做好相关的措施,使混凝土的振捣做到良好,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标。 (4)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具体要求为: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楼层或地面,。 (5)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光洁度达到指标要求。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首先,使用优质的模板和科学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其次,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如果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现象,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三、?重视后期养护工

9、作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良易出现裂缝现象。预防措施主要有:砂石含泥量不能过大,严格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及粉砂用量,监控振捣工艺的质量,尽量使用二次振捣工艺,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 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方便施工的顺利进行。 3.加强早期养护,避免构件曝晒,定期适当洒水。大面积滴混凝土构件适宜“浇筑一段养护一段”原则。 以上是本人通过多年的混凝土施工实践经验,针对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总结出的几点控制要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但我们应该坚信,只要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要点,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关键问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参考文献: 【1】武睿.谈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9,(6) 【2】吴宏丽,何森宝.浅谈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中国科技信息,2007,(6) 【3】孙耿茂。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中国科技信息,2006(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