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97642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15 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 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 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 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学情分析三上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并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学文前,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玩的同时, 要留心观察事物, 才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学生对放大镜、显微镜、微生物的有关知识不够了解,大多学生可能没见到过,有必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如读课外书、上网、观看音像资料,掌握丰富的有关显微镜、微生物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宇,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

3、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法:阅读法、合作学习、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 6 个生宇,会认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

4、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通句子,弄懂课文大意,了解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课1、教师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玩什么了?有什么发现或收获?2、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课件出示简介)3、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师板书课题。4、学生读题。二新课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多种形式读。(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导书写。

5、2、初读感知( 1)开火车朗读课文,想:能提出哪些问题?(副板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 2)学生交流、展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自学情况3、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生评价,想想 : 课文讲述一件什么事?板书:(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讲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作业:1、把前 6 个生字每个字写 2 个组一个词,写在作业本上。2、搜集有关放大镜、显微镜、微生物等方面的材料。五:板书: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2细细品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

6、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生字词。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2学生朗读第 4 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3交流讨论。( 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3)有新的发现:看到

7、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4转换角色想象。组内交流:假如你是列文虎克, 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5朗读体会感情。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 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三、欣赏玩出的名堂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2学生朗读第 5 自然段。3交流讨论:“小人国” 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5 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

8、会引号的用法)四、替换朗读、理解引号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1引导学生说说“小人国、居民、玩具”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2让学生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替换,朗读。六、教师总结小结: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 还有爱迪生, 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 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 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 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七、作业设计小练笔: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不能拔高要求。八、板书: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