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104166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名师制作课时作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训练 2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基础过关知识点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A 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雌雄个体

2、失去交配的机会C使不同种群各自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了几种地雀,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环境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知识点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

3、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6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7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 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 2%,而进行有1名校名 推荐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D有性生殖形

4、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能力提升9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 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 月初产生花粉, 另一种在6 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A 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

5、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 19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 黑色桦尺蠖1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 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 中的外迁群体

6、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 d 是同一物种D 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 和 d 是不同物种12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的把其分隔成A 、B 两个种群。如果A 种群的2名校名 推荐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 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A A 种群进化速率比B 种群快BA 种群进化速率比B 种群慢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13人们在1.5 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 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 宽比用 S 表示。在下图中,p 曲线表示1.5 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 1 亿年前的沉积物

7、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 a、b、 c 分别表示 3 种动物群体中 S 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 a、 b、 c 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_ ,理由是 _ 。(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_,理由是_ 。(3)S 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_ 的变化,这种变化是 _的结果, 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4)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_、_ 、 _三个环节。1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 1(1)图 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 、Y 、Z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 、Y 分别是 _ 、_ 。(2) 该小岛

8、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 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 代表联趾 (趾间有蹼 )基因。图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 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 加剧。3名校名 推荐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 。图 2 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图 2 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个性拓展15现有

9、G、 H、 Q、 W 、X 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和 _。(3)H 、 W 两种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 。(4)如果将 W 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 物种将会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吗?_,为什么? _; W 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_,为什么?_ 。4名校名 推荐答案1 C2 B3 D4 B5 D6D7 C8 B9 C10 B11 B12 A13 (1)c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2)a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 p 最相似(3)基因频率自然选择(4)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14(1)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 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 (种内斗争 )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 ) 基因频率(5)基因15(1)X 、Q(2) 自然选择隔离(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4)不会地理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会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 W 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