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2597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放飞“德育”的翅膀,走进音乐的殿堂作者:沈瑞芹通讯地址:皖合肥市肥西县紫蓬镇中心学校联系电话:18955124483电子邮箱: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儿童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为将来的社会文明进步、发展奠基。而且德育的培养又有多种途径,方法灵活多样。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提高孩子辨别善恶的能力和自觉从善的道德意识。小学低年级音乐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

2、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对音乐蕴含的德育情感和音乐素养进行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些效果一、从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音乐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自我服务能力差。洗手绢中唱到:“妈妈洗衣我也来、白手绢,花手绢,自己洗衣自己晒”。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爱劳动,讲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又如歌曲早上好,能培养学生对

3、同伴友爱互助、互相团结。在唱歌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因为“音乐是求心灵和善”的。通过歌曲的学习、演唱,孩子们待人热情有礼貌,“请”、“您”,“早”、“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常常挂在嘴边。再如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学生在优美的歌曲中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知道国旗的含义,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可见,音乐活动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课改后的音乐课本中有很多情境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在教学种玉米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

4、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互助劳动快乐多”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同身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再如,在教学时间象小马车一课时,我编一个小故事:小猪的一天,让学生讨论其合理性,使学生了解了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道理。新教材的情境图中,故事丰富多彩,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利用情境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又如在教学植树歌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三、合作学习中渗透德

5、育教育教师在教学教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领带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正确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四、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各地普遍开设了课外不同

6、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它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在众多德育教育中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父母的爱、有亲人的爱、有老师的爱、也有各项各业的叔叔阿姨的爱,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装的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为了让孩子从小也有一颗爱心,知道得到别人的爱要有回报,我在阳光明媚的六月,在孩子快乐的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礼物时,设计了感恩六月、爱的延伸的比赛,以舞蹈或儿歌的形式,表达孩子对自己爸爸妈妈、老师、学校的爱,通过此活动使孩子更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同伴,爱学校,去关心别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爱心,去爱人、动物、

7、花草和世界上的一切。五、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音乐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手段,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不要太高。让他们小手放放好,嘴巴闭闭牢,双腿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仔细。以一种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们读一读,并配上动作。有的时候也可以把儿歌谱上旋律,或是学唱一些课堂常规的歌曲,如我们从小讲礼貌等歌曲的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应怎样做才是一位好学生。而且这些孩子们不是一节课就能够都做到的。不过这时还要用些小组比赛和表扬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孩子们。比如那一组

8、表现好能做到教师的要求就奖给这一组一朵小红花。由于是音乐课,就要有音乐特色的奖励标志,用高音谱号来代替。(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音乐记号)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在课堂纪律方面慢慢的好起来,也是让孩子们在无形之中认识这些音乐符号。还有口头表扬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如:“那一组同学坐的最好呀”、“这位同学表现真好”等用于口头表扬效果很好,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这种好习惯。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总之,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音乐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