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3931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并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2. 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问题“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既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并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

3、识比较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二 探究新知1. 三角形的特征。(1)画一画。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师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2)摆一摆。师: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线段。请你动手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找一学生的摆一摆,并让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3)看一看。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课件出示。你们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词语。教师用课件演示并强调: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

4、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4)找一找。下面图形中是三角形的请打,不是三角形的请打,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2. 三角形的特性。(1)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师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师:用手拉动,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容易变形,不稳定。)指导学生操作:去掉一条边,再扣上拼组成三角形框架。师: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稳定性)(2)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特性。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你能举个例子吗?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请你找出各图中哪有三角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5、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3.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1)情境引入。故事引入,两个三角形争论谁的个高。课件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并准备好相应的两个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上前面来分别指一指它们的高,并比一比。师:请你拿出这样一个锐角三角形,试着指一指它的高。(2)看书自学。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师:谁来说一说?请你在刚才拿出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设计意图:在四年级上册学生

6、已经接触过高,并且能够给三角形画出 一条内高,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学,系统地掌握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3)教师板演。我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想想怎样以A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生说高的画法,师板演,并强调用三角板画高的方法。设计意图:教师进行板演得目的就是让学生准确掌握画高的步骤和方法,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4)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

7、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高,使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加强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功能。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使学生加深了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三、方法运用1、 学校的椅子坏了,课件演示,怎样加固它呢?(教材86页第2题)2、小明画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说他画的对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基本题、变式题等题型的设

8、计使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拓展新知,又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五、课堂检测(课件)6、 布置作业练习十五1、2、3题。7、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特征:3条边3个顶点3个角3条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高:顶点到对边的距离教学反思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所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很重要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线段、角和直观

9、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我上过这节课后有如下的一些反思:一、导入反思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这个思路来教学的。一开始就用课件出示生活中多个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如:金字塔、电线杆、房屋等,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物体中引入三角形,激了学生的兴趣。二、教授知识过程反思在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获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过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认识三解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图形判断,抓住“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关键词,学习巩固三角形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学

10、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知识比较牢固。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通过平行四边形框架发想什么和三角形框架说说自己的发现进行实验,了解并概括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这样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画三角形的高时,通过让学生看教师演示,用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高和底及一条底边上的高的画法及会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课前设计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环节时,我不对画高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在这一环节能把认识底和高,知道三条底就有三条高,和会画一条底

11、边上的高这三点掌握好就可以了,在后续的练习时再深入探讨,一步一个台阶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扎实。在用A、B、C表示三角形时我用取名字的方式学习三角形的字母表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三、不足之处反思。 总的来说,本课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还是遇到了难点:一是在给三角形下定义时,学生根据刚刚写出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很容易定义三角形的概念为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或封闭图形),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定义出示错例时,学生很难确切地表述出“端点要首尾相连”,这时我还是应借助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概念的表述,再在黑板上出示三条线段根据概念进行演示,让学生体会概念中“围成”、“相邻端点相连的线段”这两个条件的必要性,只有具备了三点才能真正围出三角形。这时,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才到位。二是在画三角形高时,由于教学环节忽略了对概念的反复强调和细致理解,结果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作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和不向底边作垂线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还是对底和高的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 由此看出,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步一步走向有效、高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