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一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在宇宙数以亿万计的星球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像地球 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地球是绝无仅有的, 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球的四大圈一一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恰到好处地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了解地球的神奇 和独特,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珍视、保护我们的环境。学情分析:在学习二年级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和三年级的太阳、地球和月 球单元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或了解了有关于地球基本情况的内容。 对于地球环境并不陌生,但是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相比照拟零散,不成系 统。特别是探讨设计宇宙空
2、间站这一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严密性是一大 挑战。教学目标:1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 .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 种资源。3 .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教学难重点:重点: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它为人类的 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难点: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 球家园视频教学过程一、激趣与聚焦1 .视频激趣(播放神州十三号出舱视频)(预设:通过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以及对宇宙的向往之 情。)2 . 了解前概念:宇
3、航员在太空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我们居住的地球以 及其它星球,你知道宇宙中有那些星球呢?(预设:站在宇宙背景上来看 地球,引导学生能说出其他一些星球,如月球、水星、金星、木星。)在这些星球上是否有外星生物居住呢?它们生存的条件如何?适合 我们地球人生活吗?如果遇到外星生物,你会怎么向他们介绍我们居住的 星球呢?(预设: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有很多相关的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 学生举例介绍后,教师指出,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的唯一 有生命的星球。)二、探索探索活动1: ”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聚焦:到目前为止,除
4、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 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 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1)小组交流互动(2)及时记录,不断补充。(预设: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但可能会忽 视如温度、能源、大气层对有害的宇宙辐射的阻隔等。利用班级记录表, 梳理并记录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3)交流互动 探索活动2: “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局部二刚刚我们通过讨论基本了解了地球的一些情况,那接下来就请结合老 师提供的视频及文字资料,填写地球圈层轮廓图。(1)出示视频: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2)出示资料卡:关于地球
5、的一些知识。(3)提供无文字的地球圈层轮廓图,通过知识的梳理让学生用简图、 示意图等形式,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探索活动3: “收集资料或观看图片,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现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那太阳系中 其它行星是不是也适合我们居住呢?(1)出示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比照资料(2)出示与地球相邻的星球的视频并了解其现状。三、研讨:1.设计宇宙空间站现在看来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我们的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是 怎样生活的呢?应该有那些配套设施才能保证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呢? 那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吧!2.进一步理解地球相当
6、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空间站,是一颗独特的星球四、拓展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开发以及充分利用,那就 是我们丰富的海洋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海 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 一起来走近地球一一我们美丽的家园吧!板书设计:地球宇宙的奇迹地球:氧气 水 土壤(粮食) 岩石(矿产) 生物资源温度事宜,气候稳定教学反思:本课是五下环境与我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开展探 究活动。首先利用视频资料来激趣,引发宇宙空间中那些星球更适合居住,利 用班级记录表收集学生关于地球环境的原有认识和想法。接着通过资
7、料学 习、观看视频等方法收集有关地球环境的数据,并通过画图等形式建构地 球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概念。最后,利用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 这一核心活动,内化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建构的概念,指向核心素养。在本次教学中,表达了以下几个亮点: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用神州十三号宇航员故事,引发学生对地球知识的好奇与求知欲,为 后面的探究问题做了铺垫。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实验方法。第一个实 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应作到循循善诱,从学生的原有思维出发,一 步一步的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探索到正确的实验方法。使学生 的思维有所前进和跨跃,从不懂到懂,从不明白到明白。创设地球在宇宙
8、 位置,更点燃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获得 积极的、深层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 失败,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二、表达“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一猜测f实验证明f得出结 论一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表达探究活动的层次性和严密性。学 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趣味的课件、神秘的魔术、充分的材料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去做;充足 的时间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尽情地实验中,创新了思维,动手 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三、
9、灵活处理教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获得宇宙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和其他星球有什么不同的问题, 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强化学生对宇宙空间可以改变的认识。 本课的探究活动比拟多,如果每个活动都安排学生亲自操作,在时间上不 允许。因为宇宙本身就抽象,如果在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难度就更大,因 此在这里我以课件出示,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 灵活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顺畅。并补充了一个实验记录表,教育学 生实验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记录。对地球和宇宙空间的变化异同有更深的 认识。在本节课中,改进之处: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指导学生从内心深处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用老师的思维模式去框住学生的思想。在今后 的教学中要加强培养;问题要设计的简单而且准确,要与自己的环节教学 密切相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认识到,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要 有本学科独特的教法。我们要培养好学生实验的习惯。认真钻研每一篇教 材,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精心设计好每一个 课堂问题。问题要设计的简单而且准确,要与自己的环节教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