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147412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鉴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其它常用表现手法,一、相关知识要点复习:,描写手法,烘托 衬托虚实,描写 手法,描写 角度,正面 (直接描写) 侧面 (间接描写),观景 角度,白描 渲染 细节描写 动静,描写手法,绘景 角度,(方位 顺序),(感官方面),远近、高低、 上下、点面,视、听、味、触嗅觉(形声色味),描写方法鉴赏切入点,时空(远近、俯仰等) 感官(嗅觉 、触觉 、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色彩渲染、对比)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通感、用典等) 正侧(正面描写与侧面

2、描写相结合、侧面烘托) 点面(点面结合) 白描 细节描写 联想、想象,提问方式: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 (2)请简析本诗在描写上的特点。这首诗是如何来描 写什么的? (3)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 哪些特点?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 在哪里? (4)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 答题步骤: 指出手法 具体分析 点明作用(意境或感情、效果等),(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1: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析】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1)、从“衾枕冷”

3、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 (2)、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3)、从“折竹声”来写,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另:从描写内容,此诗还从触觉、视觉、听觉来描写。,例2: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析】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

4、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衬托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 建章:宫殿名。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诗中用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身不由己,表达出他们渴望自由但不可得的悲哀。,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5、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越宫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蕴含着诗人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历史思考。,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 ()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

6、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衬托,衬托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之别,但最常用的还是反衬。 衬托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景衬、动静衬、明暗衬。,(一)、情景衬,1.以乐景衬哀情 为了突出人的愁苦之情,诗人有时会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之类的“景”来作反衬,借乐景与哀情之间的矛盾达到“倍增其哀”(王夫之姜斋诗话的效果。 2.以哀景衬乐情 衰败、萧条之景常容易产生悲怆、幽怨之情。古诗词中诗人有时会利用这“哀”景来衬托诗人乐观、昂扬的“乐”情。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描绘

7、的是一种悲凉、萧条的景象。三、四句 却写出了慷慨的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尽管景是悲凉、萧条的,但情却是豪放、豁达的。这样以悲景衬豪情就使豪情更显豪放。,(二)、动静衬,1.以动衬静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就通过花落、月出、鸟惊等景物的“动”突出了春山、春涧的“静”,从而创造出了静谧、高远的意境。 2.以声衬静 长久寂静后的偶尔声响,或一阵声响后的寂静,都会使寂静更明显。 如南朝梁王籍的入若耶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三)、明暗衬,明暗衬指的是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衬托。古代诗人很善于 运用色彩,也很讲究着色艺术。他们常巧妙

8、地运用词语进行 色彩搭配,并赋予色彩生命或借色彩传情,从而寄寓特定的 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明暗衬可以产生以次托主的审美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中的后两句:“返景入深 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 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 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 感到林的昏暗、幽深。,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9、“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虚实相生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虚实结合,例1、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例2、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析】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前两句),第二次是虚写(后两句):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所谓“实”,是诗词

10、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例3: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让人回味。 例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例5: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11、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犹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

12、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设想别后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d. 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题一般分三步骤,点明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分析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表达情感;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牛刀小试:2013 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

13、,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分),答案: “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从对方着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曲笔,联想和想象(对写法),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

14、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正面描写,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

15、受。,A、空间顺序,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仰视,俯视,B.视觉与听觉结合,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 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16、,村桥原树似吾乡。 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C、动静关系,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分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 例1、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首联

17、、颔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静),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动)。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例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析】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例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析】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雨后池

18、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的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点面相结,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19、“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例1、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千山”“万径”是“面”,“孤舟”“蓑笠翁”是“点”。 例2、朱敦儒的好事近:“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析】 静态的“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例3: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描工笔,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析】把经过选择

20、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可用于写景写人),白描,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纯用

21、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工笔画,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工笔,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描写。相对于白描,工笔也可以称为细描。,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例、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析】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异乡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

22、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牛刀小试,2008山东卷,(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

23、,以突出形象。 例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 【析】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例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析】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例2:,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

24、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析】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中浓彩重墨地渲染了一

25、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 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衬托,渲染,列锦,衬托: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列锦: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

26、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渲染: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蔬菜,加上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2012 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 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解析: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相当明显。,答案: (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 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 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