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154171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稀硝酸中,加入 5.6g 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 ,所得溶液中Fe2 、Fe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1C 3:2D 4:1答案: C2. (2012 湛江调研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 Fe(NO3) 2 稀溶液中加入盐酸:23 NO 2H O3Fe4H NO =3Fe32B铜片与浓 HNO:32 NO 2H OCu NO 4H =Cu32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

2、混合后加热:NH4 OH NH3 H2O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 OH NH H O4322解析: B 项应为 Cu 4H 2NO =Cu 2NO 2HO; C 项应为 NH OH NH H O; D 项34322中 HCO3也参与反应,应为NH4 HCO3 2OH NH3 CO3 2H2O。答案: A3. (2013江门模拟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H4Cl 和 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 或 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 ) 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2SO4

3、C Fe 与稀 HNO、稀 H SO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324D分别将充满 HCl、 NH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3解析不能用加热 NH4Cl 固体的方法制氨气,因为NH3 和 HCl 会在试管里重新化合成NH4Cl ;2氧化成22;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能将 SOSO,B 项实验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344气体是 NO不是 H2。答案D4. (2014佛山调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名校名 推荐()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 2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

4、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Cu 8H 2NO3 =3Cu 2NO 4H2OD HNO3 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稀 H2SO4 与铜不反应,在溶液中再加入Cu(NO3) 2 固体,相当于存在稀HNO3,则铜粉与稀 HNO3反应而溶解。答案 A5. (2013 北京市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 ) 将 11.2g Mg Cu 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 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 21.4g 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 x 的成分可能是()A 0.3mol NO 2和 0.3mol NOB 0.2mol NO 2和 0.1mo

5、l N 2O4C 0.1mol NO 、 0.2mol NO2和 0.05mol N2O4D 0.6mol NO解析:氢氧根离子的质量是(21.4 11.2)g ,物质的量为 0.6mol ,由电荷守恒知转移的电子数为 0.6mol ,根据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A 转移电子1.2mol , B 转移电子0.4mol , C转移电子0.6mol , D转移电子1.8mol , C项正确。答案: C6. 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 给空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里, 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为氧化剂, N2 为氧化产物B汽车

6、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 N2C NO和 O2 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催化剂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2 4CO=4CO2 N2解析:选 D反应过程中NO、O2 为氧化剂, N2 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2 不是污染物; NO和 O2 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 4CO=N2 4CO2 , 将 两 步 反 应 式合 并 可 得 总 化 学方 程 式 为2NO O2 催化剂4CO=4CO2 N2。2名校名 推荐7.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 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 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 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7、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C“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解析: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Cl、 H O 和 HClO、 Cl,氨水中存在的微粒、 ClO、 H、 OH22,A 错;氨水无漂白性, B 错;氯水变质是因为 HClO有: NH、H O和 NHH O、NH、H、OH32324见光分解,氨水变质是由于氨气的挥发,D 错。答案: C8.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 广泛用于物质合成、 金属表面处理等, 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N

8、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B NaNO2与 N2H4 反应, NaNO2是氧化剂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 与 NaNO2D NaN3 分解,每产生1mol N 2 转移 6mol e 解析:本题考查NaNO2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难度中等。NH4NO2微热就分解, NaNO2相对较稳定, A 正确; NaNO2与 N2H4 反应, NaNO2中 N 的化合价降低,B 正确; NaNO2与 KI 在酸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碘单质,而碘能使淀粉变蓝,C正确; 2NaN33N22Na, N 2/3Na 2/3e。所以,每产生 1mol N转移 2/3mol e, D不正确。22易错

9、点拨: 本题受思维定势影响,错误地认为 NaN3 中的 N的化合价为3 价导致误认为D 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52 分)9. 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3名校名 推荐(1) 上述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 填序号 ) 。(2)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室可以用 _试纸检验氨气。(3) 人类的某些活动也参与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上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化学 方 程 式 为 _ , 该 反 应 中 氧 化 剂 和 还 原 剂 的 物 质的 量 之 比 为_ 。 若

10、 要 尽 可 能 多 地 使 反 应 中 的NO2 被 水 吸 收 ,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为_ 。解析:本题以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循环为主线,综合考查了化学、生物、物理三个学科的知识。(1) 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显然只有过程符合。(2) 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氨气生成。(3) 图中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要尽可能多地将N 元素转化为 HNO3,可增加O2 的用量, O2 将 NO氧化为 NO2, NO2又转化为HNO3,如此反复进行。答案: (1) (2)Ca(OH) 22NH4C

11、l=CaCl2 2NH3 2H2O湿润的红色石蕊(3)3NO 2 H2O=2HNO3NO1:2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通入O210. 如图所示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 用 A 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名校名 推荐装置中收集NH3 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 。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 _。( 填“能”或“不能”) 。(2) 用 B 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 逸出的过程: _ 。检验 NH3 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 。(3) 用 C

12、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 ,该实验的原理是_ 。解析: (1) A 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2NH4Cl Ca(OH)2=CaCl 2 2NH3 2HO;为了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满纯净的氨气,故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CaCl2 虽然是中性干燥剂,但是 CaCl2 能与 NH3 发生反应,不能用无水CaCl 2 来干燥氨气。(2) 生石灰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使大量氨气逸出:NH3H2O=NH3 H2O。用蘸取少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收集NH3 的容器口,若产生白烟,说明已收集满NH3,反之,则没有收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NH3 的

13、容器口,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 NH3 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3) 先打开止水夹,然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快速挤出即可,这是因为 NH极易溶于水,胶头滴管中挤出的水吸收了大量的氨气致使烧瓶内压3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减小空气对流, 使 NH3 充满试管 答案:(1) 2NH4Cl Ca(OH)2=CaCl2 2NH3 2H2O不能(2) CaO H2O=Ca(OH)2,反应放热,NH3 H2O=NH3 H2O用蘸取少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收集NH3 的容器口,若产生白烟,说明容器已收集满NH3,反之,则没有收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NH3 的容器口,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NH3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NH3 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