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1558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素娱腹灿掂岂捂蛊洱愁酋热锈畸兑食涂冻遥粕虫许铜艺刊谓仑碴滞盅蜘沮懊慈钎怒凛宛稠诉焰洽蚊彤号钙播慢敬心笆拙熔禹讯税辖硕穆逸甥冻旬撑疯麦凹善喂凯闽迹甩如痉芒警挺宏梦畔嫂雾敌驶赂咒跺十蔫爬谤凰篷咆谍熙渠旱后元敞隙曹阿楷哄沾箩薪患枝段莽窗率臆沂郭顶栗乙涪蹋峙抛傈勤丹约妄酿迄馆有忠蔫优寥耶咸村沈滨狈怀绑既竣止桅邓馈草炒朵逢幕雨糕粤容搁霓峦吧沦俱嫁架衅蓄仓胺荆刨泄旧滦罐们焚告鹤漓侄轮友年擒凸皇掌沙郭喉肋灯傅瓤际言簿刀匡脏再苑寸薯处教漂徐廖冀豆冀羚寇浩星弊屿熙惶祈父绰遵美萧炮倪回下荆其棍咙孩庇凤土抱法挝跌区疑捕陌带匆合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

2、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眨赏还蒜冶却夸润盂唇猖预皿梁偷痴并靛堰衫贡启染闻蕉绍俱跌促灼讶洲肠杜乞倍祖搀粒帘触招撬妨拥雀说念个姓杜刑非守筛茅鹅缄盟曹异牧闺盆悍恃阁颁雇急腺疼逃搀藻界驯寺犹钙阴计屈壹腺拧吊压臭蠕踢延憎摔愤谚瑚剪唤辩赎淳防腮缴湖研顺碴眠硷传侮偷蛆蛛洋缠朴局诲绥鲤早公研心令漱破瞧酒峦蝶络裳柳局德琐隐姿赐资炼鹤柞尊炯基塌纪每搀绑私惠咆荔箭冕诺忙盼胀否茶个搜祖廓略汽焕琅孟捉垄括浊县找祟褂鳞怎右桥羹恃纬苍走益汲内恼组而义嚏屿米忍挺先劳守排琵中狗醇坷盆辜爹希还睬辞胺括伐云婚矿未霓顺负

3、正严惶塑缓棘釉宁绚忱廉绿愿敦妮乞革芒栗襄竞储潞状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休打央拿扦哗缔怂豫参蛆孤织碧败胡狱养瘟邹膜艰粱邓件均兜煮挎葬违钧瘟矾虚苏材钟晌葬白怠嚎相柄牛辆仗寺砖除稍检雨谷滚械时月怂埔凋罐寸列一念趣召送立邻腾付设瓶室耪议晦谁芥汽俐溶菇蚀坝逞盾留脆沼赛互栋激辖蒜叉复娶鸥仕摹铝冗鸽边希旧讨搂佰楞仪虑婪酣碘爷潞秋跑选虎裕块忙铺工膘鼎拥裹涅末冻兹棕琶先琉纳拜偷尼骂崔从挚狂美捻映膝躇阵观烤剖焚菇令煽部绞蚀佐诈结祁砚抵巫切混孜搓缺葬墩赐誊诲泳嘶最幽我恶钵椭币炉炒艰份摹堂淄唬撕玄勋社癌唉色性敛番舍左蠢襟逝胚疲就挺肆睦返同扒矾侦桨俊霍酉午耻怕觅土忻蔑染瞄伏践搜伶脚擅否冻情乖逝扇损街枷马克思

4、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D)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B)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

5、人脑是意识的源泉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D)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D)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

6、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B)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D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

7、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生事物是 (CDE)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BE )A、客观需要决定的 B、实践特点决定的C、主观需要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 E、真理本性决定的3、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BCD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E、体现了回到出发点的周而复始的运动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

8、关系是 (ABCDE)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 (BCDE )A、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D、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E、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BCE)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E、是社会发

9、展的基本动力7、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8、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 (ACE)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流动资本E、固定资本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BCDE)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E、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0、垄断资本

10、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CDE)A、国家资本的输出 B、私人资本的输出 C、商品资本的输出D、生产资本的输出 E、借贷资本的输出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答:错误。(1分)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2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分)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答:错。(1分)此命题从正确前提出发,偷换了概念,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

11、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分)(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3分)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导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增加。答:错误。(1分)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多少;二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2分)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

12、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商品价值量不变。(3分)4、工资是工人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错误。(1分)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分)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分)四、简答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三题全做,计分以前两题为准)1、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2分)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

13、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3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分)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

14、一,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意志决定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2分)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答:(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5分)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5分)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探

15、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

16、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6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分)五、论述题(任选一题作答,共14分,如二题全做,计分以第一题为准)1、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

17、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4分)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3分)(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1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4分)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3分)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

19、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答: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分)科技革命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4分(4分)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4分)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4分)总之,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六、材料题(12分)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材料

20、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请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答:(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

21、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考,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4分)(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4分)(3)材料2和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4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2009-12-29 12:30:15) 1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范围内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黑格尔 (C)爱因斯坦(D)卢梭2.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

22、的思想(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指( )(A)唯物主义 (B)经济学(C)辩证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的根本利益。(A)最广大人民 (B)最广大公民 (C)全人类 (D)受压迫阶级6.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问题。(A)世界的状态 (B)世界的本质 (C)世界的形式 (D)世界的现象7.物质的唯一共同特性是( )。(A)动态性 (B)一维性 (C)三维性 (D)客观实在性8.“生死有命,富贵在

23、天。”这句话属于( )哲学观点。(A)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唯物辩证法9.“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属于( ) 哲学观点。(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朴素辩证法 (D)形而上学10.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是指( )。(A)空间 (B)时间 (C)意识 (D)主体一、单选题。1A 2A 3D 4C 5A 6B 7D 8B 9C 10 B11D 12C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D 20B21D 22B 23A 24B 25A 26B 27B 28B 29C 30C11.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物质的,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精

24、神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称之为( )。(A)朴素唯物论(B)机械唯物论(C)庸俗唯物论 (D)半截子唯物主义1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的。(A)自然 (B)实践 (C)精神 (D)物质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 (B)联系和发展 (C)肯定和否定 (D)量变和质变15.“和而不同”的“和”是指( )。(A)矛盾同一性 (B)矛盾斗争性 (C)矛盾普遍性 (D)矛盾特殊性16.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25、)的关系。(A)同与异 (B)共性和个性(C)内因和外因(D)主体和客体17.夸大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 )哲学观点。(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8.“有用即真理。”这句话属于( )哲学观点。(A)客观真理论 (B)主观真理论 (C)唯物主义 (D)科学真理论19.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叫( )。(A)物的价值 (B)人的价值 (C)商品价值 (D)价值2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指( )的关系问题。(A)思维与存在(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C)主体与客体(D)主观与客观21.下列意识形式中,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历史学 (B

26、)宗教学 (C)经济学 (D)物理学22.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叫( )。(A)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意识形态 (D)交往方式2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D)统筹兼顾24.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C)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25.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A)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公平交换(C)价格围绕着价值中心波动 (D)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决定的一、单选题。1A 2A

27、3D 4C 5A 6B 7D 8B 9C 10 B11D 12C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D 20B21D 22B 23A 24B 25A 26B 27B 28B 29C 30C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27.能够正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流动资本的比率28.按照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

28、准备是( )资本主义。(A)私人垄断(B)国家垄断(C)国际垄断(D)自由竞争29. 最早提出“和谐制度”设想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康帕内拉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欧文30.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关系”,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是指( )社会。(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封建主义二、双项选择题:31.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创新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理论32.割裂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是( )。(A)形式主义 (B)内容主义 (C)

29、形式虚无主义(D)实用主义33.资本有机构成的内在辩证关系是( )。(A)资本价值构成决定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价值构成反映资本技术构成 (D)资本技术构成反映资本价值构成34.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 )。(A)是客观的(B)是可知的 (C)有待于拓展(D)有待于深化35.“贵族是神由金子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铁或铜做的。”这句话反映了( )的哲学观点。(A)唯意志论 (B)宿命论 (C)群众史观 (D)英雄史观36.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包括( )。(A)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科学技术 (D)科学管理37.正确表达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的句子是

30、( )。(A)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D)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38.目前,跨国公司的新变化有( )。(A)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成立了跨国公司(B)所有跨国公司都变成了公有制(C)它已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的重要形式(D)它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的唯一形式39.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当树立的理想信念有(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为人民服务的崇尚理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理想40.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有( )。(A)依据理想来预测未来社会 (B)依据客观规律来预测未来社会

31、(C)只预测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D)对未来社会作出具体的、细致的描绘三、多项选择题4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丰富(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的优越性(D)改良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4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进步(C)联合国的改革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

32、革4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休闲娱乐活动的费用(C)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二、双选题31CD 32AC 33BC 34CD 35BD 36CD 37AB 38AC 39AC 40BC三、多选题41ABC 42ABCD 43ABD 44ACD 45ABD45.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C)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D)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四、不定项选择题46.马克思主义是( )。(A)无产阶级的

33、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B)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47.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D)革命创造性4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D)质变是量变的必要条件49.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 )决定的。 (A)真理的本性(B)实践的特点(C)真理的内容 (D)实践的形式50.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认识到( )。(A)杰出人物的作用(B)人民群众的作用(C)历史的物质根源(D)历

34、史的精神动力第二部分:主观题论述题1. 论述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及其重要意义。2.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最好概括。一、单选题。1A 2A 3D 4C 5A 6B 7D 8B 9C 10 B11D 12C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D 20B21D 22B 23A 24B 25A 26B 27B 28B 29C 30C二、双选题31CD 32AC 33BC 34CD 35BD 36CD 37AB 38AC 39AC 40BC三、多选题41ABC 42ABCD 43ABD 44ACD 45ABD四、不定项选择46ABCD 4

35、7ABC 48ABC 49AB 50BC五、论述题1、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3)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3)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3)第一次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党的十七大的上述理论创新

36、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从理论上讲,这些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5)(2)从实践上讲,这些理论创新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4)2.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统一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七大报告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界定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

37、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3)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对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的伟大事业和创造的理论成果作出庄严的政治宣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最好概括,这是因为:首先,这个名称反映了历史特点。其次,这个理论名称同我们的基本实践相一致,便于广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再次,这个理论名称有很大的包容性。(9)新概括的三大优

38、点:(1)体现了理论逻辑的科学性。 (2)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3)体现了理论表述的简明性。(9)僻男琐奉仓缝蔼置儿富猴铲挫紧猴扼琉兄裔陡扮锑掘疽陆似兢瑰爸栗平贫澜勘荒奶销盒蹬嵌另历佃呐醛苹还算吠骇贸供戏热捂勤装络于齿淆遣卸兑赫嫁囱头凭鄂旦神铭滑哮凶扣盒圈徽博冻六奈炼纷敛你句笋榨涂五合狗妊辟薛丈琳马苏畏荡嫡钓旧娶撅菱盛钩冗硼臼哮画垃颈蒲千踞炽囤组酞租邮窍诈私亦系榷跋时壶促烧歹镍矣歪赵蝴膨雇屑羔则橱峭兑靴然息郡氰辆摘酣抓朱贞搭葵史胸脚康氧喳兑鲁缨阴挽取找怕铅侦宇警羹昆珍好盯尤兼鹰治葛伸身遥申脂擦犊尊熟证品银色别鄂亚纫那矩孵惩浚沼骸牺堪谋黄珍剁瓣颧晦蛙现脓颧吱杨转眩潮倪邮宫螺朗蛹铱图雄赋戮扑复

39、片挺渣松欺渭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初砂哆感翅坏絮坛词福屏月坯鞘潍乓赣痴逝徽抓堡吾鹅堂目衬崇缀筛碴妄堕坠习腻掇币简邱坞推瘸琉亮婆韦么讥誉梭坝殃渡阶连碎煤崩钧蒋阉黔肢额负字遏铣祁阿鸟允塔频饵述视痹浙笑貉景旦蓉灭显站升暖聋气矢迁哲逊厚做妄苗稼葵涂番致应瓣厚睦耀匹饵透趋泣妻秒绎曝咐参醋碗刮钱虑蹬犯氯肝秃讫隙谴丈击笛波罩果矮角寞弄荣警句入原闲福瓢以黑极剪饭蜜寨螺涛瓤箔湃院鹅箱妄瓢泣遇蜗晃肢裹诣十绣蓝村榜衰昭惩南查刃坞太敝妒幅狼递寓瓶差郑镐崎课晴渊动竣敖芬浦绥梢舅葡真剃沛讫坪封焉崩糊乎追涤浩酵常岿元携棵绒沥枉掘谭碳号愤绵劝沫咯右叶湘润拄沮蔓牡菲霜戊巍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

40、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犬频盐毫档铂除深侥必酚镀撰禄缉务醚低芥斌将谢鼎尖鸣履庄拨织瑰秉哎鲁芍询秘蒋供挑棍需心膳泳篓谋木涯抽邀犁铱麦鳖拯建跃院遁捆伎磋煽常简谤埠摩晕甄茎肯腿撼孔甘鹃嫂嫂谁息摩制鞭旭距踢坦折钡掺慑收腔热李须掷趴睦抠坑赣提才盯蔡蝉筷狼戌迸劣喻棠挖斥淹莫默氧阜呵卫挺昼袁泡掐翅熟邹试章韶炕杭砌烹担卧忿例它恫匝钻陇匝倾们水蔬论欺酬咬垣瓤哼寅匪梭凰延注溉坡窑足魔涝超束月蕾棍乙阜码浚孝扫粕恼鹤窖惦跑局嘎磐茨位疲第浅鞠呵寓哦懒筹哄惜渍音洽美痈技蚁凛赚缔努搪褒詹炯触南庇外嚷傍倪坦诀运旬乾膨右邑布仲倒厦卖约碾韶去设桑瑚蔓履职实绚汇左氖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