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版发展汉语(第二版)高级写作1全套教案汇编 第1课我和汉语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 汉语文章写作的格式复习、拟定题目、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 具体任务: 1. 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2. 一些句式的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3. 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关于写作课的学习目的要求(5分钟)二、本课导入(约5分钟)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约15分)(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一、 写作课的目的要求,
2、学习方法 1 从“写”的角度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写得好,也是汉语能力之一。 2 从书面表达词语、句式、格式、文章基本机构、开头结束方法、修辞表达等方面进一步理解汉语,使自己能有好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3 通过“写”,把自己学过的汉语知识运用到文章表达中,对汉语的词汇、语法能力进行全面复习,使之再提高。 二、 导入新课。让大家说说自己学汉语的经历。(或:同教材中的导入) 三、 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边读、边讨论边记录,可以是只记录词语)方法: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
3、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例文中的作者是怎么开始学习汉语的?她是怎么学习的?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的5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作者是怎么开始了解汉语和汉字的? 偶然 方块字 好奇 (2)作者是什么时候把汉语作为专业的? 大学 第二年 (3)作者是用什么机会来到中国学习的? 奖学金 机会 (4)作者在中国留学的体会是什么? 珍惜 (5)作者在中国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汉语 民族舞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
4、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课本的模板可以引导学生: 我和汉语写了作者学习汉语的经历。上中学的时 候,。两年后,。学汉语 专业一年之后,。在中国,。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1)用“对来说”改写下面这段话。 提示:这个句式用来表达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参考答案: 我得到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如果就,而
5、且”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上面是两个复句连用,前一个表示假设,后一个表示更进一层。 参考答案: 如果不到中国来,就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经过,终于”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以上句型需要考虑词语位置的更换。参考答案: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我终于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读后就文后选择问题组织讨论:1.格式有哪些问题?怎么修改? (开头应该空两格,题目放在最高一行的中间位置)2. 哪一段可以并入上一段,不作为另外一段?(“那
6、时候”开始的一段可以并入上一段) 第2题,考虑短文题目,大家讨论,并且在书本上合适的位置上写下来。参考: 我学汉语时的困难 第3题,用下面的词语概括安达学汉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有3分钟的练写机会,看看哪一组或是哪一位写得最好,给予表扬。 流利 词汇量 丰富 表达 充分 误会 四、 参考练习部分 四 参考练习 排列句子为短文,并且按照汉语写作的格式写在下面。 A 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或者更多的部分组成的。 B 其次是上下结构,如“花”字。 C最常见的是左右结构,如“你”字。 D例如,“好”字是两个部分,“品”字是三个部分。 E 再其次是内外结构,如“国”字,“风”字。 F 有的汉字由三个或更多部分
7、组成。 G 例如,“心意”的“意”字,“输赢”的“赢”字。 参考答案:(1)A (2)D (3)C (4)B (5)E (6)F (7)G 五、课后作文布置,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空两个格开头,每段都是这样,是新的段落标志。 (二)文章要有题目,题目位置在最高一行中间。 可以自己定题目,最好把要评论的对象体现在题目中。 可模仿范文,可以使用本课词语或结构。 (三)要运用标点符号。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一、 本课导入 讨论:我们现在都在学汉语,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回顾当初,你们为什么选择学汉语?我们每
8、个人学汉语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你是怎么开始学的?当初对汉语、汉字的印象怎么样? 二、 例文讨论学习 1. 阅读例文,讨论:写汉语文章要注意哪些格式特点? 2. 下文有几个段落?找出每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这些词语下面画线,把它们按先后排列出来,写在文后练习3里。 我和汉语 陈霞 (印度学生) 上中学的时候,我偶然看见爸爸书桌上放着一张报纸,上面的字都是一个个小方块儿。那是什么字?我十分好奇,就马上给爸爸打了个电话。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叫“汉字”,使用汉字的是一个东方民族中华民族。爸爸说,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语有着非常悠久*。于是,我萌发了学习汉语、认识汉字的念头。 两
9、年后,我在一个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在另外一个大学学习汉语。我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一年后我决定改变专业,专心学习汉语。经过严格的考试,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成为了尼赫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始中文专业学习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我是个新生,不知能否赶上班里其他同学。系里的老师对我都十分关心,特别是从中国来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教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的汉语水平很快地提高了。 学汉语一年后,我得到了一个参加印中文化交流奖学金考试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既是我梦寐以求的,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多年的梦想终于
10、实现了。 来到中国以后,我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几乎每天都有汉语课。我更深地体会到,如果不到中国来,就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现在,我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我感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外国学生学习,这里的老师都有经验,非常亲切。有人说,没有去过长城,就不算到过中国,没有吃过烤鸭,就不算来过北京,我想说,没有来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也是一种遗憾,这里的外国朋友来自世界各地,这是我们留学生的乐园,我相信,在这里我们一定能学到很多很多! 除了学习汉语以外,我还爱好跳民族舞蹈。在印度国内,我专门学过印度古典舞蹈波罗多舞。来北京后,我参加了两次演出,
11、在“首都外国留学生新年文艺晚会”上,我既展示了印度舞蹈,又欣赏到各个国家的舞蹈艺术,也欣赏了中国的古典舞蹈。我希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民间艺术,尤其是传统的舞蹈艺术,将来为增进印度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选自学汉语杂志1998年第2期(略有改动)词语:偶然 ouran 悠久 youjiu 尼赫鲁 如愿以偿 ruyuanyichang 梦寐以求 mengmeiyiqiu 千载难逢 qianzainanfeng 增进 zengjin 3. 把上文中查找的时间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顺序。 (1)(2): (3):(4): 4.把上文概括成8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运用
12、下面的句子组织概括的内容。要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我和汉语这篇文章写了。作者上中学的时候,。两年后,。学汉语一年后,。来中国后,。 (80字) 4.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把引号(“”)和破折号()加在下面这段话合适的地方,并试着说明原因: 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叫汉字,使用汉字的是一个东方民族,中华民族。 (2)用“如果,就,而且” 改写下面这段话。 不到中国来,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 五、 参考练习部分 试用夸张方法完成句子: (1)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2)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十分小气, 花一分钱也得思考半天。 (
13、3)这个人头上的头发已经很少很少了,几乎能数得出来有多少根。 (4)今天天气非常炎热,太阳能把鸡蛋烤熟。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照应。 u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第三课 童年与梦想 二、本课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一般来说,童年是美好的。选用下面词说说童年:回忆 美好 童年 好奇 热爱 幸福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
14、章不要最后一段,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下面画线的语句。 2. 讨论:你喜欢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部分? 童年的回忆 (日本学生 仓光孝次) 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回想我童年的一些往事,我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还记得,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我跟母亲去买东西,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出神地看着农村的景色,外边下着细细的雨。路的左边是一条河,因为这两天下雨,河水浩荡,平常清亮透明的河水也变黄了。河的对岸是一片绿油油的山野,河的右边是农村住宅,一条柏油路从中间穿过,路边成百上千只奶牛好奇地看着我坐的“大铁箱”。我就住在这个地区,虽然很熟悉这里的东南西北,可是从公共汽车
15、里看到的村子仿佛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新鲜,绿树、小河、奶牛,我睁着眼睛看也看不够 于是,我迷上了坐公共汽车,成了个坐车迷。在日本,6岁以下的儿童坐公共汽车都免费,作为一个坐车迷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开这班车的司机是佐藤先生。他穿着整齐的制服,裤线熨得笔直,像用裁纸刀裁出来的一样;他戴的黑亮的司机帽显示着他对自己工作的骄傲。他是这班车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乘客从后门上车,在前门那儿给他交车费下车,工作井井有条。在这辆车里,他是国王,大家都服从他,按他的要求去做。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强。小男孩儿一般都崇拜
16、强壮的英雄。除了父亲以外,佐藤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英雄。 那时候,大人看见小孩儿一个人坐车,就会觉得奇怪。于是常常有人诧异地问我:“到哪儿去啊?”“你妈妈呢?”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喜欢坐车。”其实,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坐车,我可以免费乘坐;而且这班车的乘客不多,不影响别人;我只坐一站就下车回家,不用担心。”可是我当时的脑子不够用,没有能力说这样的话,我以为简单地说我喜欢坐车就解释得很清楚了。可是大人们却觉得很奇怪,他们的盘问越来越厉害了。我心里想:大人真喜欢管闲事,他们想把事情弄复杂。正在这时候,佐藤先生大声说话了:“不用担心,”他一直注视着前面的路,没
17、有回头,“我认识他的父母,终点站那儿有他母亲的单位,家长在那儿接他。”这句话当然不是真的,可是听起来,连我也觉得我的母亲会在终点站等着我。佐藤先生跟平时一样,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头也没回,认认真真地驾驶着这个大铁箱。我们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背影,他那严肃的背影仍然显示着他对工作的自豪。 就这样,佐藤先生这时成了我心中的英雄。他就像能干的律师一样为我巧妙地辩护,使我摆脱了。我更喜欢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儿,我很想跟他说话,可是我怕他因为认真工作而不理我,所以只能坐在他的后面,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后来,我由于崇拜佐藤先生,想当宇航员的梦想竟然变成了当公共汽车司机了! 现在,作为一个开始走向社
18、会的青年,我回忆起佐藤先生,仍然很佩服他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可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 词语:出神 好奇 熨 井井有条 诧异 盘问 2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1)使文章自然开始的词语: (2)引出往事内容的词语: (3)连接前后部分,使文章内容自然衔接的词语: (4)让文章自然结束的词语: 3 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把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改成用“V也V不够”来表达。 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都兴奋极了。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儿,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 (2)用“可是,连也” 改写下面这段话。 他的汉语说得非
19、常标准,一些中国人也以为他是个中国人。 ,历史上许多朝代的首都都建于此地。(口语为: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在这里建立过首都。书面语更简洁) ,有高楼林立、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比如上海。(口语为:比如上海,有许许多多高楼,现代化程度很高。书面语运用成语,复句倒置方法强调重点) 惊叹其规模之宏大:一千多个与真人大小的兵马俑排列成队伍。(我惊叹,它的规模多么大啊:一千多个兵马俑,它们和真人的大小一样,排列成队伍。书面语更倾向用长句子。) 2 划线的句子有时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把古迹人性化,能“向游客们解释着历史,诉说”) (三)引导学生查找例文后问题的答案。可以展开讨论,看选那个词更好,例如: (1
20、旅游经历:上海 丽江 西安 (2)去西安前后的感觉:白胡子老人 灰尘 古代文明 (3)对兵马俑的印象:宏大 排列 军队 (4)对兵马俑的描写:五官清晰 神态生动 威武 严肃 参观其他地方:博物馆 大雁塔 碑林 华清池 参观的感受:记住 永远留在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在文章内容和结构讨论之后,让学生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如
21、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1)用“在中”改写。 参考答案:我喜欢旅游。在我走南闯北去过的地方中,有的规模宏大、闻名中外,。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与相比”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我参观过颐和园,也参观过北海、景山等公园。与北海、景山公园相比,颐和园有很多古迹,风景。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此时此地”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我在街上的古玩小店前购买物品,在古迹前拍下照片,在风味独特的饭馆里吃饭此时此地,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第1题,阅
22、读(或请学生轮流读)边读边练部分的课文,看看括号中的指代词哪些可以省去,并请说说理由。参考答案(下面划线的可以省略): 第一次来到伦敦,(我1)觉得伦敦与我去过的许多城市很不一样。 (我2)在伦敦街上,我很少看见有人大声说笑,偶尔有人打手机电话,这个人说话的内容很多人都能听到不是因为他声音大,而是街上没有别的人大声说话。 有一次,(我3)在地铁站台上等车。一位女孩儿也在等车,(她4)大概是站累了,(她5)想靠在旁边的皮箱子上休息一下,可是因为箱子没放稳,她当众摔了一跤。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其中有一个男人“哈”地笑了出来,(那个6)女孩儿显得很不好意思,(她7)脸都红了,而更不好意思的是那个笑的男
23、人,(他8)马上转身走开了,(他9)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声笑是没有礼貌的,比摔了一跤的人还要不好意思。 不过,也不要以为伦敦人不爱说话。我刚到伦敦时,(我10)因为不认识标志,常常找不到地铁站,(我11)只好向别人问路。只要一听到问路,那些正在急急忙忙走路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马上就会停下来,(他们12)耐心地、认真地告诉我该怎么走,(他们13)还有的主动为我带路,热情地跟我说话,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人,说得那么详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些谈话了。 我明白了,原来伦敦人说话是分时间、地点和角色的,当他们是一个普通行人的时候,(他们14)就不说话或小声说话,而如果(他们15)是需要为别人提供帮助
24、的人的时候,就一定要详细地说,直到说清楚为止。 (保留还是删除这些指代词,要看上下文的连接是否有问题。在汉语表达中,如果不影响连接和明确的指称,就应该删去。) 第2题:概括为80字短文。 参观其他地方: 参观的感受: 2把上文概括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运用下面的句子组织概括的内容。要注意时间词的运用,使用合适的标点符号: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写了。去西安之前,。到了西安, ,。作者还。 3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 (1)可以用“在中”改写下面这段话划线的地方吗? 我参观过很多古迹,有的很大、很有名,例如长城;有的比较小,知道的人不多,例如云南的一个古镇。 (2)试用“与相比”改写
25、句子:我参观颐和园,也参观过过北海、景山等公园。颐和园有很多古迹,风景更美丽,规模更大,更有参观价值。 (3)用“此时此地” 改写下面这段话。 我在街上的古玩小店前购买物品,在古迹前拍下照片,在风味独特的饭馆里吃饭。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 四、边读边练 1.阅读下文,讨论:作者对伦敦的印象怎么样?文章写了这个城市的哪些特点? 伦敦印象 第一次来到伦敦,(我1)觉得伦敦与我去过的许多城市很不一样。 (我2)在伦敦街上,我很少看见有人大声说笑,偶尔有人打手机电话,这个人说话的内容很多人都能听到不是因为他声音大,而是街上没有别的人大声说话。 有一次,(我3
26、在地铁站台上等车。一位女孩儿也在等车,(她4)大概是站累了,(她5)想靠在旁边的皮箱子上休息一下,可是因为箱子没放稳,她当众摔了一跤。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其中有一个男人“哈”地笑了出来,(那个6)女孩儿显得很不好意思,(她7)脸都红了,而更不好意思的是那个笑的男人,(他8)马上转身走开了,(他9)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声笑是没有礼貌的,比摔了一跤的人还要不好意思。 不过,也不要以为伦敦人不爱说话。我刚到伦敦时,(我10)因为不认识标志,常常找不到地铁站,(我11)只好向别人问路。只要一听到问路,那些正在急急忙忙走路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马上就会停下来,(他们12)耐心地、认真地告诉我该怎么走,(他们1
27、3)还有的主动为我带路,热情地跟我说话,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人,说得那么详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些谈话了。 我明白了,原来伦敦人说话是分时间、地点和角色的,当他们是一个普通行人的时候,(他们14)就不说话或小声说话,而如果(他们15)是一个需要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就一定要详细地说,直到说清楚为止。 词语 伦敦 Lndn 2. 用80字左右概括上文的内容: 五、参考练习 1. 下面这篇大会发言稿书面语色彩很浓,指出下面划线的词的意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首先,我谨代表所有获奖的同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能够参加表彰大会并代表获奖学生发言,我深感荣幸。作为外国留学生,有机会在这样一个
28、人文气氛浓厚的大学里学习,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深感不枉此行。在过去的一年,我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其中有我自己的努力,也应该归功于老师们的帮助,归功于全体同学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气氛。我将永远记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日子。 毕业在即,我想再一次向老师们、同学们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恭祝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里 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文学系韩国学 李文 202x年12月22日 2. 下面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格式等方面都不够准确,请修改,并重新写一遍。 老师,对不起,北京的天气对我来说还不太习惯,因为我第一次到北京来,现在我感冒了,而且还咳嗽,咳得很厉害,
29、我得上医院看一看,拿一点儿药,所以,今天的课我不能上了,请您原个谅吧! 张秀清 请假条 _ _ _ 3. 下面这份通知中,哪些地方用了书面语词语?把它们标出来。 通知 兹定于6月22日下午5点在友谊餐厅召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联谊会,为中外学生提供广交朋友之良机。届时请各位共进晚餐,共享美好时光。有意参加者请于20日之前到学生会报名。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2x年2月9日 3课后作文,600字左右。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1)我的一次旅游 (2)我最喜欢的一个外国城市 写作基础知识:1汉语的书面语 书面语原来是指用文字表达的语言,现在也指在正式场合发表带有庄重、文雅
30、简洁的讲话(例如演讲、发言等)。汉语的词语有些常用于口语,如“大伙儿、聊天儿、压根儿”等,而有些专用于书面,例如:双亲、情侣、抵达、会晤、悠久、愚昧、倘若等。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经过加工的形式,表达上更简洁;口语随想随说,可以马上补充修正,书面语要经过思考推敲,讲究严谨;口语可以借助语调、手势、情景;书面语要用标点符号,讲究用词的准确;口语表达中句子简短,语气词多,关联词语少;书面语句子可用复杂的长句,修饰语比较多,关联词也用得比口语多;书面语讲究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2指代词语的作用 指代词语是文章中起指别、代替作用的词语,如:你(们)、我(们)、他(们);这、那、这里、那里、
31、这样、那样,等等。书面写作中不能经常重复上文已经提到的名称,经常要运用指代词语说明陈述对象。如果上文提到一个具体名称,下文就可以用指代词语来替代这个名称,起到使文章简洁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如: 北京和上海最近开始了一项新的科技合作计划,这意味着这两个城市在人才交流方面有更大发展。 这个句子中的“这”就代替了前面所说的那件事。同时,指代词语还有连接句子、段落的作用。如下面这段话,如果没有指代词语,关系就不明确,句子就连接不起来,如:巧克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它)虽然是小小的一块,可是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是很大的。(它)能使正在哭闹的小朋友换上一张笑脸,使正在努力的孩子得到无言的鼓励,(这)是很
32、多家长没有想到的。 指代词语的使用能使表达更为简洁。但是,如果文章叙述中涉及的对象比较多,则一定要注意指代的准确清楚。如下面这个句子的指代词所指称的对象就不清楚:“张方和小南是好朋友,他下了课常常到他的宿舍去聊天。” 3拟人的方法 把事物当做人,使其具有人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叫“拟人”。例如本课的例文说不尽的西安古城中,“这些古迹透过岁月的灰土,在向游客们解释着历史”就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所写的事物人格化,让读者感觉更亲近。 第5课热爱美食教案 教学任务 目标: 1. 汉语文章里段落衔接照应的几种方法;运用比喻方法 具体任务: 16. 范文阅读和有关内容、表达方式的讨论。 17. 一些常用句式的
33、表达方法练习,短文概括能力训练。 18. 课后作文指导。 时间安排 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一、本课导入(约5分钟)三、范文阅读、讨论与分析(约30分)四、边读边练、小组活动,参考练习(约30分)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约15分)(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 十三、 导入新课: 关于美食的话题。 教材中的导入参考: 寿司是一种很美的食物,一看就有食欲。其实做寿司的材料很灵活,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做寿司也不难,用紫菜把米饭蔬菜等包紧就行了,出门游玩,把寿司放在饭盒里带到外边吃也很方便,而且寿司有营养,是健康食品。 (概括的词:食物
34、食欲 材料 灵活 把 方便 营养) 十四、 范文<我是个小馋猫>阅读、讨论与分析(全程要求学生持笔边读边记录或作记号,可以是只记录词语)可让学生默读一遍,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1.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下画线。 2在有关教师的态度和方法的词语下面划线,说说你为什么划这些词。 (二)学生再读一遍范文,加深印象。 读后讨论: 1作者”小馋猫”的外号怎么来的? 2”我”长大后对美食怎么看? 3 找出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划上线,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的词语,内在有什么逻辑. (参考答案:1小时候我有三个心愿 2长大后,我一直相信 3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 4 我还一直相信 5喜欢美
35、食的人有时难免挑剔 6 后来。以上这六个自然段中,第一、第二、第六用的是时间词的递进发展来呼应连接,第二、三、四段的开头重复用了“相信”来说明自己热爱美食的态度,强调了文章主体和逻辑。“美食”一词也多次在段落开始使用,使全文内容紧密连接。) (三)文章划线句子的表达特点: 我又像翅膀长硬了的小鸟,飞离了温暖的家,到外地上学。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自己比作“小鸟”。而小鸟的特点是自由、能飞得比较高远,而且形象可爱。这个比喻切合文中刚刚长大成人、在父母眼中还是稚嫩可爱的孩子的形象。如果不用这样的比喻也可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感情的色彩就淡薄一些。 操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二人小组边讨论边做。 (四)
36、让学生选用词语把范文的内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短文,并且让学生读一读。 操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给定的模板,学生几天讨论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分为二人小组总结概括后展示。 学生概括后,大家讨论:有哪些表达得很清楚、概括性好?那些句子需要改一下? (五)二人一组或个人完成句子练习。(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一个组做一个句子并造句,最后大家读一读。)(1)用“一是,二是,三是”改写。 参考答案:父亲有三个爱好,一是京剧,二是养小动物,三是看电视剧。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2)用“此后”改写句子并造句。 提示:参考答案: 六岁的时候,我第一次为妈妈做了晚饭。此后,我对烹调的兴趣不断增加,
37、烹调水平也不断提高。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3)用“难免”改写句子并造句。 参考答案:刚到外国生活,难免会感到孤独,不习惯新的环境。 学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师点评。 三、边读边练部分 讨论<中餐和西餐>的段落连接特点参考答案: 这篇短文写的是作者对中餐和西餐的看法,是一篇讨论性较强的文章,因此作者注意段落间的逻辑连接,一是用主题词”中餐西餐”进行段落开头衔接的方法比较多,最后的总结段落也用”相比之下”来自然承接.逻辑性比较清楚. 七、 参考练习部分 1. 下面这篇大会发言稿语体色彩是什么,指出典型书面语词: 参考答案:是书面语语体色彩。 2下面这份通知中,哪些地方用了书面语
38、词语?把它们标出来。 通知 兹定于6月22日下午5点在友谊餐厅召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联谊会,为中外学生提供广交朋友之良机。届时请各位共进晚餐,共享美好时光。有意参加者请于20日之前到学生会报名。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2x年2月9日 五、课后作文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文章,可以提出几个明确要求:(一)要注意汉语文章格式。 (二)文章要有题目,要注意运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内容相关,注意照应。 u 备课心得 教学建议 各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用,或多练其中某一部分,略练某一部分。 第五单元 热爱美食 一、上次作文讲评 1 教师总评 2 花瓣几片好词好句好文展示,请摘要记
39、录。 3 修枝剪叶错句修改,请摘要记录。 二、本课导入 下面是一段短文,请阅读,然后用所给的词语简单概括一下短文的意思。概括后互相交流一下,老师简评。 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寿司。因为:一,寿司看起来很美,有黄色的大根儿、红色的火腿、绿色的菠菜、白色米饭,它们包在黑色的紫菜里。这么美的食物,吃的时候食欲一定很好。二,做寿司的材料没有严格的规定,很灵活,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材料包在里面。这样,做出来的寿司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三,做寿司也不难,只需把菜烫一下,在米饭中倒点香油,放入切好的火腿、蔬菜,用紫菜紧紧地包起来。出门游玩,把寿司放在饭盒里带到外边吃很方便。四,寿司有营养,是一种健康食品。 概括:食物
40、食欲 材料 灵活 把 方便 营养 三、例文讨论学习 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作者问什么喜欢美食? 各段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写出一句概括的话。 我是个“小馋猫” 小时候我有三个心愿:一是读遍天下好书,满足自己好奇的愿望;二是买 下所有漂亮的布娃娃,满足自己好玩的心愿;三是尝尽世上美食,满足自己好吃的天性。妈妈说我小时候就贪吃,我学说话时,第一个说出的词是“妈妈”,第二个词就是“吃”,不知这是不是真的。还有一个笑话,在我八九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一起吃饭,听说我看过红楼梦,大家就故意考我,问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章。我马上就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都频频点头,又问:“那么,你能说
41、说这一章的内容吗? ”我说:“我最喜欢刘姥姥吃的茄子和点心。”接着,我流利地背起来:“鱼香茄子,绿豆糕”大家都笑着说:你真是一只小馋猫。 长大后,我一直相信,热爱美食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热情的。真的,看着那些颜色鲜艳、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心情一下子就会单纯、开朗起来。我的一个好朋友常常约我一块吃饭,她说:“看见你吃饭时手舞足蹈的快乐样子,我也非常高兴,胃口大开。”原来好胃口和好心情一样是可以“传染”的! 我也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让悲伤停止*。记忆中有一个寒冷的傍晚,我心里珍惜多年的一份感情被伤害了,我孤单地在寒风中走了几个小时,眼泪都流完了,连路灯都在冷淡地嘲笑我。晚上十点多,我实在走不动了,于是进了路边的一家小店,要了一份咖喱饭。当那一盘色泽诱人的金黄色米粒摆在我面前时,我冰凉的心慢慢温暖起来,已经麻木的知觉开始复苏了! 我还一直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