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5730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学期 八年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 周 第 课时 课型: 编写人:梁球容 审核人:关惠娟 执教者:24、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目标: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熟读进而背诵课文。2. 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3. 品味对比的手法和现身说法的作用【自学任务单】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 明初著名文学家。 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 柳贯、黄溍等, 明初主修 元史 , 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2、。学识渊博,工散文, 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 “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 监太学生。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 ,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 史记太史公自序 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 此类。二、自主学习:(一

3、)字、词、句自读 1朗读课文,给以下字词注音。嗜( ) 逾( ) 俟( ) 衾( ) 烨( ) 叱咄( ) 皲( )裂 媵( ) 容臭( ) 负箧( )曳( )屣( ) 2、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嗜:_致:_ 每:_ 逾:_既:_降:_或:_卒:_箧:_穷冬:_ 寓: _再:_食:_臭:_以:_中:_口体之奉:_3、一词多义:和:久而乃和 ( ) 言和而色夷( ) 冠:勇冠三军( ) 既加冠 ( )请:战则请从( )俯身倾耳以请( ) 再:一而再,再而三( )日再食(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4、古今异义: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 今义: 走送之 走:古义: 今义: 尝趋

4、百里 趋:古义: 今义: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 今义: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 今义: 5、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手自笔录 戴朱缨宝饰之帽 6、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与之论辨 辨: 7、虚词辨析:以: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之:录毕,走送之 无鲜肥滋味之享 弗之怠 (二)疏通文意、翻译以下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组合作任务单】一、合作探究: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

5、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2、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3、文章从哪些地方其他学生的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互动释疑:推荐小组成员提出未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小组及教师互动解答。 三、拓展提升:1、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不少于3个) 2、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第5册之天道酬勤模块的文章,完成以下题目。(1)阅读归去来兮辞送天台陈庭学序龙说三篇文章,在原文圈出课后注释中的重点字词,并借助课后赏析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特色。(2)阅读婴儿一件小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墓这光辉的母亲秋天的况味人生的“第一智慧”

6、与“第一本源”这些文章,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从中挑选三篇感触最深的文章,结合自身事例,分别说说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课堂检测任务单】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_,作者_,_朝_家。2.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3、用原文回答:(1)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 _(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 _ (3)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 _ , _ _(4)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 _ , _ _ _ _,_ _【课外拓展任务单】(一)蜀鸡与乌鸦(宋

7、濂)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余鸟周周鸣。忽晨风过其上,鸡遽翼诸余鸟,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鸟来,与余鸟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训。乌息衔其余鸟飞去。鸡仰视帐然,似悔为其所卖也。(1)试比较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文:古义( ) 今义( ) 翁: 古义( )今义( )去:古义( ) 今义( )(2) 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 (3)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二)学弈孟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弈:下棋。数:技艺。弈秋:人名。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缴(zhu):系在箭上的绳子。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非然也 2、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解释成语:“专心致志”。 4、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 ”,一人“ ”(用原文填空)。5、读了本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