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76086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研究摘要:众所周知,建筑节能日益成为绿色建筑中的核心问题。而当前我国绿色建筑中的暖通节能设计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阐述了几点建议。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如何协调处理环境与能源的关系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观产生了新的建筑观,即绿色建筑观念。绿色建筑的实现必须由绿色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

2、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以做到真正的“绿色建筑”。 一、暖通空调的LEED标准 按照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的规定,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以下方面明显降低或消除建筑对环境及用户的负面影响【1】:建筑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建筑对水源保护和对水的有效利用;高效用能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保护环境;就地取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 LEED标准【2】对以上方面在建筑中的比重进行量化打分,最后按照总得分多少将绿色建筑分为四个级别: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按照该标准,达到认证级以上的建筑即称为“绿色建筑”。 4R法则在绿色建筑设计的

3、基本原则中占有重要地位:Reduce(节省),节省能源和节约材料,包括整个空调系统制冷机、水泵、风机、保温、控制、管理等各方面的投资、原材料、能源运行费用的节省,对绿色建筑来说,还要综合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空调、采暖之间的相互关系;Reuse(回用),包括整体回用和部分回用;Recover(回收),包括零部件的回收和材料的回收,做到分门别类的回收,而不是笼统的回收;Recycle(循环),在回收、回用以后,将废料送到专门的工厂进行再生,实现原料产品废料原料的良性循环。 二、“绿色”暖通节能设计措施 绿色建筑的实施不是几个独立部分的局部最优的简单组合,它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之后的一个全局最优组

4、合【3】。 建筑能耗中包括了空调、采暖、照明、办公设备,不同的建筑形式、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因素都会造成各部分能耗的不同,影响到总能耗。因此,全年能耗分析计算软件应运而生,它可以指导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 在新的设计项目中,禁止使用CFCs和Halos产品,减少使用CFCs制冷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石棉类保温材料,要选择可回收利用的管材以及保温材料,并且重复使用空调系统中的材料,包括保温材料、管道、密封材料、胶粘剂、油漆涂料等,做到选择绿色材料以及回收再利用。舍近求远选择境外的一些“新材料”是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就地取材,不仅可以减少材料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

5、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降低产品成本,减轻建筑业主负担。 绿色建筑必须满足最低能源消耗的标准,并节约使用能源和自然资源。LEED标准要求在最低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围护结构,热水供应系统,照明等)的基准上再节能l060,节约的能耗越多,获得LEED分值越高。优化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热水供暖、地源热泵,高温太阳能、地热、生物沼气等),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产品。 控制系统不但要满足节能目的,还要能使每个住户可以做到高水平地控制热工、通风和照明系统,以保证住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环境舒适。 要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不仅室内空气要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还

6、应禁止在建筑内吸烟,并增设二氧化碳检测系统,应用置换通风、自然通风等手段来提高通风换气效率,以防止气流短路。 三、推动绿色建筑暖通节能设计需解决的问题 3.1 加强用能系统和节能设备的研究 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节能设备的研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此为动力,设备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可以推动节能设备的发展。对用能系统的研究来说,由于它属于基础研究的范围,使得研究的相对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色,这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如果没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使得在用能系统方面的研究受到制约。 3.2 通过政策法规调动有关各方面的积极性 由

7、于建筑的节能法规和管理的体制并不够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经济激励政策制度也不能落实,对于设计者和建筑开发人员来说,绿色节能建筑就是要牺牲一定的经济为代价,因此目前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并不高。实践证明,建筑节能不可能自发的开展,它必须由政府做主导,来推进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建设,并明确规定出相关激励政策。综上所述,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就必须从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出发,将建筑节能项目纳入建设程序中,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建筑的节能工作,并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坚持因

8、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现代建筑的发展为暖通空调技术的更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闻。空调暖通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春宇, 牟江欣. 谈绿色建筑暖通节能问题及积极作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8). 【2】 车焕文. 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 2010,(06). 【3】 胡海涛,刘云华. 浅析我国节能建筑暖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