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4989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品德与生活原本就是一项爱的教育,透过该项课程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爱”的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寻求“爱”的渗透教育,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彰显“爱”。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一、在生活中寻找“爱”品德与生活很明显,就是说良好的品德由生活中培养起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显示一个人的品德修行。爱与恨,善与恶,都来自于一念之差。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长一名具有高尚情操,品格优良的社会人才,我们教师理应具有敏锐的社会触角,时时刻刻注重现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以便给予学生准确的感悟指引。前段时间新闻报

2、道了,佛山市一个五金批发市场的“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上下一片铺天盖地的言论。我就此召开一次主题为“走过你身边”的班会,让学生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同学们说:“我会打电话报警”,“去找她妈妈来”。通过这次的班会,我让学生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人性的善良。生活需要“爱”。二、在表演中领悟“爱”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身体有残缺的人,而七八岁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总会在不经意之下做出了一些让人伤感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实行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第四

3、册我们肩并肩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全班同学们两人一组合作扮演盲人和跛脚的人互相搀扶着走一段路,然后让他说说自己的感受。一开始他们都玩得自在似的,还嘻嘻哈哈玩笑着,可走不远,笑声逐步没了,脸上也渗出了汗珠,露也辛苦之神。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活动的感受,同学们都谈出了残疾人走路不便、生活艰难,再联系自己扮演残疾人的实际,他们理解到了不应该嘲笑残疾人,残疾人的心灵更应该去呵护,生活更需要照顾,自己应该尽力协助他们。游戏中同学们都到了体会残疾人的艰辛,从而学会了尊重、协助残疾人。在无声的教育中,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在情趣的共鸣中,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爱”在无言中倔起。三、在游戏中收获“

4、爱” 有人认为游戏仅仅呆板课堂教学的调剂品,仅仅用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而已。其实,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能够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收获“爱”。记得在教学团结合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我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实行一场穿衣比赛。具体操作我分两个步实行,第一步是:一组是单手穿衣,另一只不能够帮忙。另一组是双手相互协调实行。结果不用多说,当然是双手并用的那一组获胜了。输了的那一组大呼不

5、公平。紧跟着我实行了第二步:一组是一个人自己动手给自己穿,另一组是两个人合作给其中一个人穿。本来意料是两人合作的一组先完成的。结果却是意料之外。究其原因是自己穿的那个同学他动作迅速,有条不紊。而两人合作的那组,两人缺乏默契,显得手忙脚乱的,而且其中一个同学为了快,动作粗野令到合作伙伴的反感,结果争执起而落后了。最后,我让同学们说出心中的想法。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离开了集体就离开了家的怀抱,做起事来成功是很难的。同时更是让学生理解在一个集体当中,要注意互相沟通,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是需要互相理解和支持的。让学生明确地知道,爱要无时无刻地存有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成果类别:教学论文题目:品德与生活中的爱教育作者:冯嫣作者单位:从化市鳌头镇人和小学联系电话:13711700389电子邮箱:完成时间:2011-1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