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6756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唯一的听众》学习设计备课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愉快学习 高效课堂”学习设计备课方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 题 唯一的听众 情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六年级学习不久,语文水平的大体底子还基本处于五年级下学期的水平,理应客观理性地把握处理教材的分寸。经历了前两个单元组近10篇课文的学习,多数学生理应已经逐步适合了教材和六年级的学习深度与广度,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本课处于第三组的中间,学生对本组的人文主题有了比较真切地感受,本文仅仅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诠释“人间真情”,再一次让学生小小的心灵受到洗濯和震撼,让爱的清泉流淌得更加欢畅。进一步感受写人文章的写法,从而提升表达水平,也不是零起点。所以要切实还学生学习主人的权利。2.学

2、习材料分析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因拉琴十分刺耳感到沮丧,躲到树林中练习,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后来“我”知道了这位老妇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善意的谎言协助一个自卑的“我”成才,赞扬了老教授对年轻一代的呵护。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

3、、感激之情。4.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描写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2.抓住语言、神态理解人物形象。3.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实行小练笔。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感受“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学习评价方式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有初步的感受,同时

4、对学习课文产生期待。课件学会倾听读课题质疑问难1.播放小提琴独奏月光奏鸣曲请学生欣赏。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音乐好听曲难拉,学会一种乐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中就有一位喜欢拉小提琴的小伙子,他是怎样成功的?我们来学习唯一的听众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评价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变化这条线索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课文。文本课件自主阅读概括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课件出示问题: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流露出哪些心情?3.本文唯一的听众指谁?学生带着问题自

5、主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准确回答问题。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1.抓住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言行的句子和“我”的心理、行动的句子,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真情。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并在习作中尝试使用。文本课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潜心会文,感受老人的语言,聆听老人的心声。分组合作学习,勾画句子,交流感受学生思考并交流,对重点语句实行个性化朗读,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发挥想象根据横线填空。1.师生表演学习第一自然段:作者开始说他十分沮丧,虽然拥有两个亲人听众,但这两个听众给了他

6、一种什么评价?(引导学生扮演爸爸、妹妹对“我”实行评价)“像锯木腿”“简直是个音乐白痴”这些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我练琴的热情。但,后来一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却温暖了我的心。是什么语言呢?2.分组自主学习。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画出老人的语言。想一想,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3.全班交流: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第一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老人真的 “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第二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理解一种从未有过

7、的感觉。第三次对话:她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常常忘记她是聋子?4.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找出关键词语和语句,同桌交流感受。课件出示描写眼神的三句话。5.课文三次反复出现老人平静的神态描写,可见看似平静的眼神实际上是意味深长,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揣摩,品出内涵。课件出示填空:(1)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理解她慈祥的眼神为什么像深深的潭

8、水?6.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7.配乐朗读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板书:真诚无私敬佩感激读书有一定的方法,表达有一定的感情。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让学生在检测中达标,在思考中体悟。课件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口头填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1.填空:( )的老教授 ( )的小提琴手2.我想对老教授说 ,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 ,我更想对自己说 。3.课外小练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请选取这个人给予你帮助的事例来写一写,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变化过程。板 书 设 计课 后 反 思唯一 真诚无私的 老教授 我听 敬佩感激众 主备教师: 郭晓芬 备课组长签字: 解桂芬 2015 年 9 月 15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