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6415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MS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问题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因为风险管理的好坏影响着银行的日常经营。2010 年 9 月 12 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了巴塞尔协议,协议中提到将核心资本充足率调整为 6%,总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仍为 8%。满足最低资本要求是进行信贷业务的基础,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是国内外金融行业所关注的。在上一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均呈现下滑趋势,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和风险与日俱增,这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债务风险急剧攀升。尤其是国内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变为平稳增长,实体经济增长缓慢

2、,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转向消费和创新,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现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信贷风险初露端倪。2014 年全国 GDP 增速明显放缓,而银行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2013 年到 2015 年三年间,不良贷款率上升了 0.67 个百分点。如果未来经济压力继续下行,各行业运营和发展将会更加困难,那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会随之攀升。二是信贷风险较为集中。信贷风险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比如房地产、汽车等,该类行业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周转期长等问题,对资金成本的变化极为敏感。在过去,该类行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发放大额贷款,所以一旦到了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就面临

3、着资金链条紧张、融资困难等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银行信贷的风险。三是过度竞争后果显露。以往商业银行都是尽量扩大自己的发展规模,不断挖掘客户,有时盲目与同行竞争同一客户,在这种形势之下,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导致一旦发现风险就终止对客户的贷款,客户常常因为失去银行贷款的支撑,面临窘境。.1.2 文献综述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度量及控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阐述,通过对比国内外文献,总结出我国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Anbar Adem,Karabiyik Lale 等人(2007)对信贷风险下了定义,信贷风险是因银行的客户违背贷款合同导致商业银行发

4、生损失的风险。Lopez Jose A.(2007)在其研究中提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转移信贷风险的工具,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市场的流通性。在 Thomas,Tony(2007)看来,借款人欺诈对银行贷款资金危害最大,幸好信贷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 IT软件来判断可能欺诈贷款的借款人。为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识别模型,KalapodastEvangelos(2006)建议将各类方法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模型用以评估风险。Saunders David 等人(2007)采用因子模型来度量资产组合的信贷风险,因子模型需要先得到各级资本的风险等级,这样才能度量复杂的资产组合。DoumposMi

5、chael(2007)试图通过比对各类模型、方法,来寻找量化风险不同组合的最佳方法。James,David(2007)通过实践,发现通过快速信贷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更好的量化风险。Kulk G. P.,Verhoef C.等人(2008)创立了一种附属资产组合 IT 模型,该模型包含 16500 种功能,能对 84 种 IT 项目的附属资产进行风险识别。杨军(2004)在财务杠杆、信号博弈与信用风险识别一文中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的缘由,并且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关指标。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的 186 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对借款人的行政干预导致借款人

6、偿债能力下降;二是银行较低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得有风险的客户有机可乘;三是银行自身内部管理存在缺陷。霍再强(2004)在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一文中对信贷风险的定义做了进一步诠释,作者认为在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时,因存在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银行收益小于预期,银行发生损失。徐辉(2007)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其模糊测度一文中指出了信贷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信贷风险的诱因主要分为五类,即借款人自身经营问题、借款人本身信用问题、外部环境影响、资本市场影响和银行内部管理所致。马海英(2007)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一文对信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认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大环境之

7、下,企业在生产与销售之间并非同步的,会存在时间差,这种不同步就导致了资金会出现暂时让渡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就需要信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物质运动与资金运动间不同步的问题,正是因为有了信用,物质循环和资金循环才能更好的运转。王东霞(2012)在关于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探讨一文中对我国商业银行为什么存在信贷风险进行分析,给出了四个原因: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导致借款人财务状况不佳、借款人自身发展体制不合理导致效益下降、借款人在经营效益较差时信用观念扭曲、国内法律制度不完善。王惠芳(2013)在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分析一文中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布从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对应

8、的防范措施。.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信贷风险从金融业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左右,它是人类所了解的最早的商业银行风险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对度量以及管理信贷风险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章首先从信贷风险种类和特征着手;然后介绍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接着对现有的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阐述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种类和特征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因为债务人还款能力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也有无法收回的可能性,这就是信贷风险。正确认识信贷风险,对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健全风控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在日

9、常经营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识别信贷风险,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因分类标准不同,风险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本文主要对按风险发生的诱因分类的类型进行阐述,巴塞尔委员会将信贷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等类型。(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可能会因偿债困难或者其他原因违反约定,使得银行贷款本息发生损失。因为债务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履约偿债,所以对信用风险的准确统计较为困难,这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然而就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因为放贷仍然是当下银行资金的主要盈利方向,而放贷就会存在信

10、用风险,因此如何对信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就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不利因素影响,使得银行贷款本息发生损失。不利因素可能是商品价格变动、利率变动、汇率变动、股票价格变动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可能是市场风险发生的起因。在我国,目前市场风险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利率变动和汇率变动。.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信贷风险管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从一开始的识别风险,然后是对风险进行度量,最后是对风险进行预警并对其加以控制。本节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来阐述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是指在银行内部的经营环境以

11、及外界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进而区分出该风险可能带来的是意外损失还是额外收益。识别风险是对信贷风险实施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只有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找出来,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积极的信贷风险管理。所以,风险识别也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风险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或是明显的,或是潜在的;或是静态的,或是动态的;或是内部的,或是外部的等等,所以,要对风险进行完全准确的识别和归类就显得尤为困难。完成风险识别工作,要求的不仅仅是要识别出风险,还要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复杂性增加了识别的难度,更影响了查找风险本源的质量。因而,要想做好风险识

12、别工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定量的识别方法,再按照既定工作流程对风险进行识别,不能光凭主观臆断随意对风险做出判断。.3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分析.173.1 MS 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状况分析. 173.1.1 2010 年以来 MS 银行信贷资产的变化. 173.1.2 MS 银行信贷资产的结构分析.183.1.3 MS 银行的资产质量.223.1.4 资本充足率分析. 223.2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33.3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253.3.1 授信业务流程. 253.3.2 贷款发放流程. 253.3.3 信贷资产监控流程.253.3.4 不良资产清收流

13、程.263.4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264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4.1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94.2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5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借鉴.335.1 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借鉴.335.2 德意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借鉴.345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借鉴我国银行业正处于商业化变革的路上,各家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借鉴信贷制度先进的海外商业银行,对其加以学习和模仿,从而提高自身的信贷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更为先进的信贷管理体系。5.1 花旗银

14、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借鉴花旗银行内部对于风险管理认识很到位,他们建立了一个全面并且高效的管理体系。花旗银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直接负责进行管理,在委员会下面有市场风险部、信用风险部和审计部。委员会一个风险决策性部门,但是因为直接归属董事会负责,因而在银行内部地位很高。委员会不仅负责风险决策,还会与信贷政策委员会共同对授信额度进行分配。在花旗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是董事会选派的高层,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在下面的风险管理部门都配备了业务经理,这些经理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并有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式,就是风险窗口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包含了经济学领域知名学者等在

15、宏观上对金融环境的预测,还有对银行内部的各风险窗口的督查,另外还需要对各风险窗口的决策和后续措施进行调控。风险管理委员下达了风险管理计划的指示和决策,然后就需要风险经理们去贯彻和落实,经理们主要是做好贷前风险防范和贷中风险管理,并且要严格遵守银行内部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因为那是依据风险管理程序和过程而制定的,对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风险经理们严格执行。花旗银行的风险经理在其它部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工作已经渗透到银行经营的整个流程当中。.结束语由于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国有银行,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研究较少,而对 MS 银行个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16、,本文选择股份制银行 MS 银行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 MS 银行经营状况、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 MS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1)信贷人员风险意识淡薄;(2)分工不明确、职能相交叉;(3)贷后管理不到位;(4)信贷风险信息资源整合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基于 MS 银行的自身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1)建立先进的信贷风险文化。(2)调整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3)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4)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控制手段。从理论上来说,本文的个案研究可补充当前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不足。从实践上来说,本文的研究对于 MS 银行解决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具有参考价值,对于我国其他银行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段发展历程之上,加以合理的推测开展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不确保具有完全的实用性。此外,通过对理论进行比较,对案例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改善性建议,但由于存在缺乏实际经验等困难,可能有部分建议无法实施,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