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7055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是科技工程人员素质的核心。根据近年来生产企业对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二、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我国高校传统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实验上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完成各种操

2、作,实验验证理论多,自己动手制作少,涉及基本技能的更少。(2)实习方面,在生产线上只能看,不能动,更不能拆、装、修。并受实习单位的影响,费用又高,所以很难保证有理想的效果。(3)课程设计与毕业环节,理论设计多,实践过程少。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1、构建系统化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而言,工程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普通高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虽然这些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但其制订和执行过程则是相互独立的。例如,多数实验室的建设是以课程所需开出

3、的实验为目标,各门课程的实验也是按照各自的课程体系进行封闭式教学,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课题则主要是依据不同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内容随机选取的,从而使得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几门课、一些孤立的知识点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又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高校首先需要明确上述实践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及每一环节的实现目标。通过综合考虑构建一套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验证到综合系统设计、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作用即是辅助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又可对学生进行动

4、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能脱离课程教学体系,在依附于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也要独自成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系统化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基础。2、强化实践教学的新理念,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手段,探索实验室建设新途径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手段。既要照顾差生,又要为优等生提供方便。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的时候应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灵活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时间。

5、显然要实现上述目标,只有采取实验内容开放、实验手段开放、实验方法开放、实验时间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点开放,即实验室在时间上尽可能开放,学生随时都可以进入;其二,实验的时间时数开放,也就是每项实验在时间长短上没有限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不同学生做实验的时数不等。具体地说,学生可以到实验室进行预习,实验技能不强的可以反复操作,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可以重做实验,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深入进行探索性研究。实验时间开放既有助于差等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有助于提高优等生的创新

6、能力的培养。(2)实验内容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应由理论验证型向综合型、设计型过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由学生亲自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教师在解答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时,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与引导。这种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预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3)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着重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做,克服怕出问题的顾虑,鼓励学生多尝试。而老师则从实验现象故障或异常现象着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产生故障或异常现象的原因,进

7、而得出正确结论。辅导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4)实验教学手段开放改变传统的实验一定要操作的观念,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辅助实验教学,对于认识性实验,运用计算机做模拟实验,不仅能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还可以缓解实验设备困难的问题。3、建立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开展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认识实习的目的是要了解所学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高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认识实习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参观几个大型企业,了解

8、它们的产品结构、工艺过程、产品的检测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了最佳的场所,但完全依赖校外实习基地来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还必须积极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使学生拥有自己探索与实践的场地,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4、加强职业培训与创新能力的培训,构新的的应用型本科人材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工作适应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

9、能力,也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因此,必须加强职业培训与创新能力的培训,构建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材培养机制。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我国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之所以不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研训练的太少,大学生普遍缺少参与科研的机会,缺乏科研意识及科研方法的训练,因此,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为此,我们可以开展实行SRT计划,或开展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例如学科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科研训练机会,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5、优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选题,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教师的指导过程至关重要,建立导师制度是进

10、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导师制度是指导教师与高年级学有余力学生、毕业班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一种科研指导与助研的关系。建立导师制度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毕业设计课题,并尽早地参与导师的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诸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科研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中去。通过与指导老师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交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为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结束语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的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革,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参考文献1包志华.一般工科院校电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82秦祖泽等.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初探.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