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7688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系统重构概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长期以来,会计专业一直是各中职学校最主要的专业之一,有的甚至长期是最大的专业。以全国示范性中职学校惠州商贸旅游学校为例,该校会计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有 3000 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 20%,连续十几年是该校最大的专业。由于会计专业背景比较突出,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泛从而相对就业优势比较明显等特点,会计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和学生的青睐。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专业仍将是各商科类中职学校生源的主力军,该专业对于培养中等职业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仍将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贡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中职会计专业历史悠久,

2、专业的社会认同、市场地位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比较稳定,甚至显得有点僵化。总的来说,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即使有改变,也只是局部的、细微的改变。总体的课程体系架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案则基本不变。由于这个原因,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弊端也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和时代需要脱节、和企业需要脱节、和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脱节、和现代先进教学理念脱节等问题。近年来,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客观上需要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生源,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也有就读高职的主观需要。但现有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没有考虑和高职、专科甚至本科教学的衔接。这就需要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衔接上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3、,从而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顺利就读高职打下基础。.第二节基本概念厘定因为生产流程是一个客观、标准的概念,但是工作过程确因个体的差异而课程出现不同,这个不同表现为主观理念、能力的差异性,所以既有相对固定的流程,但是又会因主观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不同。对于这个概念含义厘定的意义在于,职教专业课程的立足点、出发点应该始终是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始终考虑被教育的人的需求、特点和接受程度,而不能是冷冰冰的千人一面的企业标准和流水线生产的标准模式。这一概念含义的厘定,可以更好地突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与普通传统职业教育的区别:普通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是先学后用,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强调系统化、学科化。而

4、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中用、用中学,或者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这个学习蕴含于工作过程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是合二为一的。而在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则是按照职业生涯成长的规律,紧贴工作任务这个核心目的,层层递进、层层包含。很显然这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是具有明显的教育优势的。这一概念含义的厘定,让我们对于工作过程系统和课程的教学环境有了清晰的认识。就是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职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环境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的特点。具体说来,这个教学环境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这个教学环境应该尽量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这样可以让

5、学生尽量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操作,将来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工作角色。.第二章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基础第一节工作过程理论工作过程理论最初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其主要的课程主张是课程的内容应该来自于实际的工作环境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应该和职业的行动体系相对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特点是以实际的行业、职业的需求为课程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课程的学习领域,以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为代表的教学方法,以阶段考核、综合评价等作为测试手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普适能力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其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边界来划分的,其突出的是知识、理论,即使课程体系中出现了实

6、训、实践课程的安排,但是基本上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是分离的,是两张皮。这种课程体系背后的理念是:实践是理论的运用和延伸。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即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后,并不必然会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熟练运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情况几乎普遍存在。问题就出在当前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严重的脱离了实际的工作情境、实际的工作任务。.第二节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默会性的特征。这些理论的提出给课程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更多更新的视角。知识的建构性要求课程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视角和需要,尽量开设开放的项目课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过程

7、的计划拟定,工作过程的优化、控制,工作结果的评价总结,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地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过去的教材转化为学材。9知识的社会性有一个知识是社会的协商;这样一个隐喻。这就要求课程的编制要充分考虑让教学的所有主体,包括教者和学者、评价者甚至是人才使用者,充分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者和学者应该平等协商,角色上互融互动。学习者也应该结成各种形式的学习团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分享知识、分享技能、分享学习的过程和感受。总体来说,课程必须是基于小组合作、团队作业、反复协商的课程。第三章

8、我国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7)第一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现状.(8)第二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及不良影响.(9)第三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14)第四节目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个案分析.(15)第四章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方向及路线图设计.(19)第一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原则.(19)第二节课程载体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重构.(20)第二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路线图设计.(21)第三章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原则及路线图设计第一节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原则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贯彻正确的原则,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反

9、映科学的课程理论。笔者认为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体现以下的原则。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紧紧围绕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应该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胜任初级的会计工作岗位,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技能,完成基本的会计专业工作任务。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热爱会计专业工作,热心为本企业服务,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坚持原则、参与管理、奉献社会。要具备这些职业道德素养,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用实际的工作情境来展开教学,用实际的工作岗位来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环境中体验角色、换位思考,从而能够在进入实际工作环境时能够尽

10、快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初级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小微企业的会计、会计主管、工业企业的记账员、仓管员、商贸服务行业的的收银员、记账员、会计文员等岗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具备手工记账、电脑记账、点钞、书写支票等银行票据、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相关银行业务、编制报表技能。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完成基本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小微企业的报表编制、小微企业的税务处理等基本的会计专业工作任务。 /结论实训课程的载体应选择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服务的企业类型。如基础会计实训应选择小型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训可选择大中型零售超市,工业企业会计实训可选择一把纳税人企业。课程的内容应完全来自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反映实际的会计专业工作过程,坚持整体性、全面性。课程的叙述应该主要通过实际的原始凭证、原始合同、协议等初始的经济信息载体。课程的结构应遵循企业实际的运作,可以分为企业成立阶段的会计核算、企业生产准备阶段的会计核算、企业生产(运作)阶段的会计核算、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这里没有明确的阶段,因为是和生产同步进行的)、企业财务成果(含税务处理)的核算、企业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应该突出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分组教学、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通过亲身实际的操作来学习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标准、工作成果。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