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2066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年级: 四年级 学科:语文 导学案 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13个会写生字,理解6个会认字。2、认读并理解“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实行写作的方法。学习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明确作者游览的路线。知识链接:溶洞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石钟乳钟乳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锥状物体,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石笋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是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打开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水平):1、初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

2、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意。盘曲而上:孔隙:或浓或淡:明艳:突兀森郁:稍微:蜿蜒:颜色各异:观赏:上源:2、读一读生字表格中的13个生字,读准字音并会口头组词。通过预习,我的疑问是二、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再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 )( )( )( )( )( )1、 个人独学:独立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示作者游览的路线的词语。2、 小组群学:小组成员在组内合作交流自己找出的游览路线,完成上面的游览路线示意图。3、 畅所欲言:汇报、交流及点评。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每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学习是我们每个同学学习语文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更

3、多的学习字词的好方法,这篇课是篇游记,所以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游览顺序,你们今后在习作中也能够使用这种记叙顺序写游记。作者笔下的“金华双龙洞”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达标测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什么时候)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是按顺序写的。年级: 四年级 学科:语文 导学案 第 二 课时学习目标:1、 品读重点词句,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领悟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学习重点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作者使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

4、 复习作者这篇关于“金华的双龙洞”游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二、自主学习,体会“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个人独学:默读课文,分别找出能概括“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的词语,在文中圈出来。(10分钟)同桌对学,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达成共识。(3分钟)三、群学: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1、 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2、 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找到课文中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词语或者自己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口的特点:外洞的特点:孔隙的特点:内洞的特点: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请找出课文中相关句子画上波浪线并读一读。3、复述课文我是小导游:任选双龙洞中的一个景点实行复述。四、总结全文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五、达标检测: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