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3223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裴家营高级小学张宝成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本节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9页到30页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属于新授课,授课时数为1课时.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在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中.虽然已经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但那只是直观现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前面所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应当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

2、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4.教学重点.本节的两部分内容应当以第一部分为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中.重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图形填表,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三.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时我安排了复旧引新,揭示课题;操作想象,推导公式;依

3、据规律,归纳公式;利用关系,类推公式;巩固练习,全课总结五环节。(一)复旧引新、揭示课题通过问题的设置自然的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三组长方体,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由于受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制作水平的限制,要想让学生准备这些长方体是很困难的。第二个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

4、方体的体积公式。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印象十分深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三).利用关系.类推公式.在探究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这样的教学是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四).巩固练习.运用公式.练习是运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新问题的渠道。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从教学设计一稿到三稿练习题的设计不断在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自主探究时间较长,练习题只完成一部分,我在今后教学时应注意练习题的设计要少而精。(五).全课总结.交流评价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并对本节内容进行了总结。在整个活动中,我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