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370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实行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教学方法: 品读法 创设情境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注重海鸥。2、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学习21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老人的塑像)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坐落在昆明翠湖公园里一位老人的塑像。你们觉得塑像的主人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仅仅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但昆明市民都叫他“海鸥老人”,这位老人和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一开课,直接揭示课题,通过简单的介绍主人公吴庆恒,引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前大家认真预习了课文,文中的这些词语会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

3、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亲昵呼唤 啧啧赞叹 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肃立不动 白色旋涡 (1)指名读分别读两列词语,读着这两列词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读词语,想象画面能协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4、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形容老人和海鸥的关系呢?(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节课我们先重点走进老人,从老人对海鸥的深情中去感受他们的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我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解和五六年级学习水平实际的了解,我有目的把预习放在课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预习的时候,还要在小组内共同解决本课生字的

4、认读、课文内容的预习。所以课堂之上,就不再引导着学生来学习生字,而仅仅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体现预习情况的检查。教学时我抓住课文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关系的重点句展开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研读老人对海鸥的深情(一)、请快速阅读113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能够做做批注。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所在的单元内的训练重点就是继续训练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根据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内容再加之课文篇幅太长的实际情况,课堂上我安排学生快速浏览的环节,既体现对课文内容上的整体把握,又体现学生读书水平的一种限时训练,而不动笔墨不读书,更是应该成为高年级学生读书时应具有的良好习惯,鉴于学

5、生的特点,这里是对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供了一种借鉴,是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用将相关语句划一划。 (二)、全班交流:预设一:重点句: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1. 指名谈感受。2. 一里是500米,步行二十余里,相当于在我们的操场不停歇地走50多圈,这对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容易吗?是什么给老人这么大的动力?齐读,读出老人的这份情,这份意。老人这样做是一天两天吗?是十多年啊,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十多年里,在徒步往返的途中,他会遇到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想象在暴雨中、在寒风中、在生病时、老人的这份坚持,体会老人对海鸥

6、的爱。)设计意图这虽然是短短的一个句子,却是10年来,老人对海鸥深情热爱的一种体现,在处理这个句子时,以读为本的理念,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情。3. 老人对待海鸥像亲人一样,那么他又是怎样对待自己呢? 学习老人外貌的语句: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抓住三个“褪色”体会老人生活的简朴,贫穷。补充资料: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买饼干、面粉和鸡蛋给海鸥吃的,而自己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饭就点咸菜。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往往要到中午12点多才能赶到翠湖,喂

7、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3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他背上那个破破烂烂的布包里,装着他沿途捡的、带回家当燃料的煤渣和树枝,还有一瓶用旧饮料瓶装着的茶水。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连穿得衣服都是自己缝制的粗糙布衣。读了这两段文字,你看到的一位怎样的的老人吗? 体会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拓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主人公精神的可贵,以及爱海鸥胜过爱自己、把海鸥当作儿女的情感,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预设二:学习“

8、唤海鸥”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练习生活实际理解抑扬顿挫和亲昵 , 从老人抑扬顿挫的亲昵的变了调的呼唤声中你听出什么来了?指导有感情的朗读预设三:学习“喂海鸥”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引导学生从“退开一步”、“很小心地放”、“饼干丁”感受老人喂海鸥的精心;从“应声而来”“扫得干干净净”体会老人与海鸥配合默契;从“边走边放”“

9、起起落落”“翻飞的白色”体会人与欧相处非常和谐。 (2)是啊,海鸥随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那在海鸥起起落落的过程中你觉得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呢? (3)在这里美丽的仅仅是海鸥的身姿,动人的仅仅是海鸥的鸣叫吗?最美丽的、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全班学生带着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4)这段话老师改了改,按着自己的理解读出味道来。(配乐朗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预设四:学习“谈海鸥”师:同学们,老人不仅精心喂养海鸥,亲切的呼唤海鸥的名字,他还喜欢跟别人谈海鸥呢 板书谈海鸥 出示段1、 师:请班级的朗读高手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着听

10、着,你从老人的谈话内容或是语气中听出什么来了?2、 从老人与别人的谈话中你感受到什么?老人的眼中带着企盼,他在企盼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感知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使学生从理解与品读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体验地朗读课文,获取阅读体验,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4、 感情朗读,升华感情。现在让我们幻化成一只只的海鸥,通过这首小诗再次去感受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配乐朗读)有一天,我们来这里歇脚偶然,遇上了您从此,就和您在一起因为有了您,我第一次尝到那块香甜的饼干因为有了您,我才听到了最亲切的呼唤 老沙因为

11、有了您,我从此不再独自悲伤哭泣因为有了您,我虽是独脚,却也能奔跑翱翔因为有了您,我心中才有了对明天的期望于是,我开始留恋黄昏那最后的一缕阳光,因为那儿有您离开的背影于是,我极度渴望晨曦那最初的一道曙光,因为那里有您迈近的步履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后,引入了这首小诗,既是对课文的简单小结,同时又达到了升华情感的目的,学生了动听的旋律,感人的诗句中再次感受老人与海鸥间浓浓的亲情。五、延伸:然而,这美好动人的画面将永远的消失了。(课件出示资料)十多年了,每日必来的老人,竟然有两天没来,儿女是老人的心头肉啊,在家里躺了两天后,老人就再也躺不住了。也许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他特意换上唯一的一身新衣

12、服,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走停,步行20余里,最后一次去看他心爱的海鸥,与他们做最后的道别。几天后,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大,想把老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人,也告知鸥。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起读。海鸥送别老人时是如何的感人,如何的难舍难分呢?请大家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引入,这样的补充,让学生看到老人与海鸥感情之深厚做了一个准确的诠释和解读,也为后文海鸥对老人感情的回馈显得合情合理而又自然。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增长知识和生成智慧的过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引导,全面展示和文本有关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再次激发学生下节课学习的兴趣。6、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令你感动的部分。 2.搜集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一样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唤海鸥情浓浓 老人谈海鸥情切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