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921430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事迹材料范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 优秀事迹材料范文,今年54岁,省市县镇村人,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坚强的意志,靠十余载摆摊卖火柴为儿子治病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厄运面前不低头本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虽然靠种二亩地挣不到大钱,日子过得清苦些,但她依然感到很满足。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九五年,年仅十四岁的儿子被诊断为再生性障碍贫血病,她从医生那里得知:这种病是很难治愈的,而且医疗费用很高,要想获得较好地治疗,仅作骨髓移植手术就需要30万元,况且效果也不太好,病人存活的时间也不会长。听到这些话,心如刀割一样,毕竟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更何况儿子只有十四岁,正

2、是青春年少,享受阳光雨露的时候,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吗?左邻右舍也来劝,还是别给孩子治病浪费钱财了,趁早弄点好吃的给孩子吃算了,命该如此,你又能怎么样呢?如果花了钱再保不住孩子的性命,那岂不是鸡飞蛋打吗?家里仅靠种二亩地维持生计,哪有多少经济收入,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还需要赡养,这真是网雪上加霜。一边是自己的心爱的儿子,一边是巨额的药费,让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但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位坚强的母亲,她决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来拯救儿子的生命,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孩子的病还有一线希望,她网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孩子治病。从此她踏上了为儿子治病的艰辛历程,十几年下来,外债已达18万元,如巨石一样压得她喘不

3、过气来,但为孩子治好病的信念却一直没有动摇过。精诚、坚韧创奇迹十多年来,为了给孩子治病,带着儿子常年辗转于临沂、济南、石家庄等大医院,不但把千难万难借来的大把钞票扔了进去,而且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自从孩子得病以后,一家人就像掉进了一场噩梦里,与病魔作斗争成为全家人首要的任务。最让人愁的就是那高昂的医疗费,每一次出门给孩子看病,最少也得带5000元钱,甚至上万元,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弄钱给孩子看病,这些年来,没睡过一次好觉,有时愁得彻夜不眠,刚刚50多岁的人早已是两鬓霜白。两个女儿初中还没上完就含泪辍学外出打工了,的爱人在集上帮人贩鸡挣点钱,而一有空人仍然无就在村里摆摊卖火

4、柴、洗衣粉及针、线等日用品,风吹日晒,有时手冻僵了,脸也冻肿了,最好的时候一天也不过赚五元钱,可是她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苦和累早已置之度外。一家人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拼命挣钱,只是为了给孩子治病。看着在痛苦中拼命挣扎的孩子,的内心像灌满了铅一样难受。她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去借钱,有时候她连跑两三家一分钱也借不到,别提心里有多难过,泪水只好往肚子里咽。十多年来,她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尽管村集体和民政部门多次捐助过她家,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面对饱含着辛酸的救命钱,十分节约,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从孩子得病到现在没添过一件新衣服,除了给孩子买点有营养的食物吃,她们的一日三餐仅是煎饼就腌菜,由于生活

5、的拮据,现在连一日两餐都成了问题。外出给孩子治病时,无论春夏秋冬,她住不起旅馆,大部分是栖居在人家的屋檐下,有时也得到好心人的关照,但更多的是挨过人家的骂。二女儿为了尽力给家里多挣点钱,订婚三年了没有出嫁,直到去年腊月,29岁的女儿才出嫁。而此时,父母已无能为力为心爱的女儿陪送什么了,每提起这些,总是泪水涟涟,歉疚满怀。由于禽流感的影响,她爱人帮人贩鸡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主要靠卖那几根火柴挣点钱,她每隔27天左右要去医院为儿子输一次400cc的血液维持生命,一月一次的输血要花掉700多元,再加上吃点其它药,平均每天的费用是37元。如果不输血,孩子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随着家境的越来越艰难,懂事的

6、儿子虽有求生的渴望,但更疼爱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我知道你们已经为我尽心了,我自杀,你们会很难受,你们让我独自出去游走吧!我走到哪儿算哪儿,好了我就回来,不好就别找我了。”听到这话,抱住儿子嚎啕大哭起来:“孩子,你怎么说这话,你的病会好的,妈只要有一口气,就会好好给你治病,你是妈的亲骨肉,更是妈的精神支柱,如果你走了,妈会怎么活呢?妈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要挺住,慢慢地我们会好起来的。”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了救治儿子,十载行程上万里,受尽了无数折磨,吃尽了人间的苦,也深深地打动了上苍,使原本医生预言只能活一年的儿子,硬是活了过来,而且已长成一米七左右的漂亮小伙子。由

7、于孩子长期遭受病魔的折磨,已于前年双耳失聪了,面对病情的再度恶化,并没有气馁,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她就会尽最大努力为儿子治病,治不好儿子的病她决不罢休。爱心续写生命神话今年3月份,卖火柴救子的事迹被城市信报、日报、电视台、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在这个春天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人们被她的精诚、坚韧所感动,称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从她的身上让人们读懂了东方女性的刚强与柔韧,读懂了母爱的博大胸怀。人们在感动的同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认识的、陌生的、老人、小孩带着自己的爱心涌向这所农家小院,为生命的延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一张落款为五莲县物资局的汇款单寄送到了的手中;诸城昊

8、宝西服县专卖店经理带着爱心驱车赶来了;县新宇手机广场经理带着单位及其全体员工的一片心意来了;一位六周岁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积攒着准备买玩具的9.80元零花钱在家人的陪伴下赶来了;一张张三十、五十的汇款单从四面八方寄来了。5天之内,她们收到各地捐款近万元,现在捐款仍在继续着看着这么多好心人牵挂着孩子的病情,来关心她们一家的生活,在感激恩人的同时,这也让她看到了治好孩子病的希望,更增强了她为孩子治病的信心和决心。 女能人村支书事迹材料美丽的河畔,提起,认识她的人都说她豪爽、泼辣,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碑廓镇唯一的一名女支部书记,工作踏实,干事有魄力。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女人,带领着全村1300多名群众

9、走上了一条由乱到治、脱贫致富的路子。勇跳重担1998年,时任村妇代会主任的被组织上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村,交通闭塞,村级组织瘫痪,集体经济薄弱,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面对这样的局面,亲戚们劝她:“前几任大老爷们都没把工作搞上去,你一个女人家,又只有初中文化,如何能将工作搞好呢?还是不干的好。”朋友们劝她:“家里孩子正读书,又搞电焊场,又有责任田,负担这么重,就不要干了。”丈夫也劝她:“不要那么辛苦,有个妇女主任干着就行了。”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也曾有过犹豫,但她想的更多的还是镇党委和全村党员对她的信任。她“铁”下心,接过这个烂摊子,当好这个支部书记。当时,村各项管理比较混乱。上任后,首先

10、从网村民意见最大的村财务问题入手,成立理财小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村里的帐务进行认真核查,一笔笔清算。发动党员、群众代表带头缴纳村里欠款,并把交付情况张榜公布。短短几天的时间,村民拖欠的各种款项全部收齐,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集体余款。又在村两委会上对村内招待问题作了规定,以后来人一律在村委大院吃饭,标准不超过5块钱。一段时间去了,干群关系融洽了,村民们从新班子的行动看到了村的希望。一心为民说: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群众才会真正认可干部。村紧靠河,每到雨季来临,村民只好挽着裤腿过河,又危险又不方便。看到这一切,便有了修桥的想法。修桥需要钱,村

11、集体拿不出那么多,怎么办?在村民会上来了个“总动员”,一方面号召村民出工,一方面四处筹措资金。一次,她到一家企业寻求帮助,厂长明明就在办公室,却说到外面开会了,将她拒之门外。面对这种情况,没有放弃,硬是在厂长办公室门口等了一整天。最后那个厂长被的精神感动了,破例为村里提供了支持。一番奔波后,共争取到市物价局及各企业帮扶资金近10万元,加上集体出资,两个月后,这座凝聚着心血的漫水桥投入使用。剪彩仪式上,村民代表老魏说:“有了桥,孩子上学再也不用大人背着过河了!”简单的一句话溢出了群众浓浓的感激之情。桥修好了,并没有止步。村座落的位置比较低洼,过去村庄规划得不到有效实施,大街上废土、柴火、垃圾成堆

12、,每到雨天,地上污水横流。又带领村民开始了清街工程。由于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村民非常支持,不仅出工清街,还主动整修了路面。经过这么一拾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业兴村村远离镇驻地,发展农村经济缺乏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村里唯一的资源就是大片肥沃的土地。如何立足现实带领村民加快致富步伐?跟支部一班人结合本村实际,反复论证形成了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大棚蔬菜生产,加快群众致富步伐的发展思路。一些村庄在农业结构调整时,从群众认识到调整成功往往要经过很长甚至反复的过程。但是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却非常顺利。因为带领一班人早就把蔬菜种植中需要的信息、技术、品种等各项服务做得扎实细致,群众引种、试种、销售没

13、有后顾之忧。几年来,村里共发展蔬菜大棚近300个,棚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蔬菜收获季节,村民们结队卖菜,欢喜同归。村靠大棚蔬菜一举兴村。在的带领下,村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安上了电话,水泥路也通到了家家门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村,村情稳定,经济繁荣,群众安居乐业,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市“双学双比”女能手。 优秀班组事迹材料本市县供热公司维修队肩负着全县15000户的供热维修任务,从成立维修队至今已有十四年了。他们以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维修经验、优质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公司去年供热合格率达到了98%,服务工作及时率达到了100%,群众满意率

14、达到了100%,维修队被市总工会评为优秀班组。在维修队,职工们为确保安全、稳定供热,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不断创新,想用户所想,为用户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建立走访用户,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方法;建立为用户测温制度,保障用户用热安全;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及时解答群众反映的用热问题等方式,架起了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夏季管网维修保养中,他们深入各供热站、换热站、部分住宅楼群、居民家中,协调解决冬季供热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部分管道年久老化等突出问题,维修队重点对已建住宅设施老化、室温偏低、热费收缴矛盾突出的室内采暖系统等问题协助采暖用户进行了改造。滨新一区室内卫生间管道

15、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加之年久老化,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网现象,给用户用热造成了不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供热,去年七月中旬维修队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滨新一区近230户采暖用户室内的卫生间管道进行了换管处理。把因多年受潮锈透的铁制管道更换为新型的供热铝塑管道,保证了供暖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维修队赵队长是一位有着多年供热经验的技术骨干。一个寒冷的冬夜,愉悦港湾的一位居民用户,急切地打来电话称他小孩刚出生十天,突遇天气降温,家里暖气片又严重漏水,小孩被冻得哇哇哭叫,但他去物业公司却找不到维修人员。愉悦港湾因用户室内设施尚未交接,本不属公司维修范围。然而,赵队长听后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包,顶着凛冽的寒风,骑自行车赶到这个居民家中,一直修到凌晨两点,使用户室内温暖如春,用户感动得连声道谢。提高服务水平创建诚信企业去年是补建供热高峰年,维修队对芦台镇北小区、换新楼、正阳楼、金翠楼都进行了补建,但在初调试阶段,由于水压力过高,有些住户屋内管道出现了跑、冒、滴、漏现象。维修队的热线电话员每天24小时监守岗位,他们昼夜抢修,日夜坚守在供热补建工地,餐餐盒饭,一连有五天都没有回家吃饭、睡觉。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几天后由于维修及时,供热顺利的转入了平稳期。维修队职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动了百姓群众,维修队的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深受用户的赞扬。 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