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2152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世说新语内容介绍:,一、记述优秀人物的美好品德。,二、表现当时“名士”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三、暴露魏晋统治者残忍的本性和奢侈的生活。,A.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B.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C.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翻译重点语句。,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刘义庆(公元403-444年)

2、,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世说新语两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课文内容简介,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 差可拟,兄女曰: 末若柳絮 因风起,公,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

3、凝之妻也,柳絮,x,y,fu,yn,谢道韫,无奕,尊君在不,f,谢太傅,zhu,雪骤,ch n,差可拟,sh,太丘舍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一读,二译,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 雪,家中的子侄辈,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兄女

4、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表凭借,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家庭聚会,子侄辈, 指家中年轻一代人。,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讲解诗文。,讲解诗文,2、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不久、一会儿,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高兴的样子,所似何/像什么,急,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比不上,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5、王凝之妻也。,就是,太傅大笑,非常高兴。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儿女,文义,因风起,家中的 子侄辈,子女,诗文,文章意思,凭借,因为,1、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谢太傅: 胡儿: 兄女: 左将军:,谢安 谢朗 谢道韫(yn) 王凝之,三、问题研究,问题探究:,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公大笑乐”,笑什么?乐什么?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文章最后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出作者对她

6、的欣赏。,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问题探究:,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

7、意象。,四、深入理解,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陈太丘与友期行,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我们的任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8、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 否 ),文言文知识积累,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古:约定 今:日期 太丘舍去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下车引之 古:拉 今:引用 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文言文知识积累,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不久 ) 相委而去 (就,然后),4、称谓大全: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 “

9、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 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 亲。,找找错误在哪里?,主持人:“不久前,你父亲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把“家父”改为“令尊”,文言文知识积累,5、特殊句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家君,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

10、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例:去后乃至 、才 、竟然 、就是,、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文言文知识积累,6、重点语句翻译: (1 )正午过了那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 那人才到。 (2)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你父亲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1、 (4)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问题探究,文章结构:,一、友人失约,太丘舍去。 二、友人发怒,元方巧妙应答。 三、友人惭愧,元方不顾而去。,思考问题,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 尊君 家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的一种尊称。,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

12、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13、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也赞扬元方的聪敏。,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做人要讲信用,交流,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

14、说新语雅量第六,拓展阅读,课后作业:,1、每人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咏雪诗,并背诵下来。 2、背诵咏雪。 3、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如:孔文举小时了了等名篇),文学阅读课交流。,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

15、,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小时了了,译文 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

16、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世说新语两则,1、指出下列红色的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1)即公大兄,谢太傅,(2)尊君在不,你的父亲,指陈太丘,(3)君久不至,你,指陈太丘的友人,(4)君与家君,我的父亲,指陈太丘,看看你都掌握了吗?,世说新语两则,2、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俄而:,不久,一会儿,未若:,比不上,去后乃至:,才,下车引之:,拉,柳絮因风起:,凭借,乘,相委而去:,丢下,舍弃,入门不顾:,回头看,内集:,家庭聚

17、会,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太丘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讲论文义:,讲解诗文,差可拟:,差不多,世说新语两则,3、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4)项为之强: (5)路转溪桥忽见: (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8)尊君在不:,说通悦,愉快,知通智,聪明智慧,女通汝,你,强通僵,僵硬,见通现,出现,乌通无,没有,裁通才,只有,刚刚,不通否,没有,世说新语两则,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C,5、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

18、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世说新语两则,(2)与人相约,相委而去。,与别人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3)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和我父亲约好了正午时候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世说新语两则,(3)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失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与别人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世说新语两则,6、选出红色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谢太傅

19、寒雪日内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当时,经常,日子,太阳,比作,好像,这,此,世说新语两则,7、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十则的哪句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8、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做人要讲信用,9、咏雪中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古指家中的年青一代,今指子女,世说新语两则,10、填空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