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当年名士教科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19454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当年名士教科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当年名士教科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当年名士教科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当年名士教科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当年名士教科书如今有一种很流行的网络语,即“教科书式”,是用来形容规范、标准、无懈可击,完美到可以写进教科书里作为示范的行为或动作。其实,这种说法1500多年前就有了。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因此被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出自这里。世说新语分上中下三卷,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6类,每类中又有若干则故事,总计1200多则。这些故事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些故事中,有不少是写儿童的,读起来更让人赞叹不已。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九岁的徐孺子吧。

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那个人提出的问题很不一般,即使是现在,要回答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徐孺子却很聪明,他用眼睛中有瞳人才能看得见作类比,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真是聪明绝顶呀。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

3、“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和钟会两兄弟也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魏文帝召见他们兄弟俩,结果呢,因为紧张,一个出汗,一个不出汗。魏文帝不解,便问原因,他们的回答真妙,一个说“汗出如浆”,一个则说“汗不敢出”。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杨修。有一次,魏武帝曹操将别人送给他的一杯奶酪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当时谁也不明白意思,只有杨修知道,“合”字分开来是“人、一、口”,意思是“一人一口”,于是将吃了起来。他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还有不少,大家可

4、以去读一读。有一个成语叫期期艾艾,主人公分别是汉代的周昌和三国时期魏因的邓艾,他们都有口吃的毛病,因此说起话来便便一连说几个相同的字。成语中的“艾艾”,就来自在下面的故事。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邓艾因为口吃,因此与人说话是称自己为“艾艾”,晋文王便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呢?”邓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孔子论语中的“凤兮凤兮”代表只有一只凤来表明,自己所说的“艾艾”也只是一个“艾”。这样的回答当然是很有水平的。当然,世说新语中故事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用心去读一读,就会发现还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世说新语,一睹当时名士的风采吧。 方西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