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24716 上传时间:2021-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书所见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夜书所见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夜书所见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夜书所见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书所见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书所见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夜书所见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夜书所见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情感、态度、

2、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一 、课前活动,接

3、近文本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B.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C.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

4、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三、 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A.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B.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C.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

5、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像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D.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对比想象学校的梧桐)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E.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这里利用语言,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四、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背诵古诗(齐背,分组比赛背,)注意字音。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