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声音的特性.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3757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声音的特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声音的特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声音的特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声音的特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声音的特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声音的特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声音的特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声音的特性时间9.9班级八年级教师靳卿科目物理课时2课型新课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为本章的重点内容,随内容不多,也很有系统性,但理解较难,学生不容易掌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准确区分音调和响度。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相关,音调的高低与 频率相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相关,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相关。 (2

2、)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 远近相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相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升学生对乐音的审美水平。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的探究性学习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更不能说自主探究和设计实验,所以在实行探究活动是,教师应多引导,先强化学生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步骤我实验方法。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及学法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性,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度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利用多媒体实行辅助教学,并准备相对应的实验材料:刻度尺、塑料梳子

3、、硬纸板等。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乐曲:二胡独奏曲和笛子独奏曲 (请两位同学上台演奏) 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听到的两首乐曲,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 导语二 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 世界,同一首乐曲声音有强弱,调有高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声音。声音与声音有什么不同呢?1、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响度 做一做教师用大小不同声音说“同学们好”,要求学生区分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 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两次声音一次大,一次小。 点 拨师:声音大即强,声音小即弱。 小结归纳(板书)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演 示演示敲鼓

4、 思 考 用什么方法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呢? 试一试如果换音叉做上述实验,情况又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回答: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响度大;在音叉旁边用细线悬挂一轻质小球,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增大,小球弹起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点 拨师: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想一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归纳(板书)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相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试一试人站在距发声体远近不同的地方响度如何? 议一议近的地方振幅大,声音大;远的地方振幅小,声音小。 小结归纳(板书) 3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相关。 (二)音调 做

5、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相关呢?点 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慢速拨梳齿,梳齿振动慢。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读一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 小结归纳 (板书)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相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点 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2、 总结 1音调和响度; 2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相关;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

6、相关。五、作业 附:随堂练习 类型一: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 用手轻按自己喉咙两侧,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相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B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完)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俗话说“闻其声如闻其人”;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时,一听到歌声就知道是谁唱歌,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声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 2、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3)

7、音色 听一听用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单凭听觉能否辨认出声音是从哪个乐器发出的? 点 拨师:即使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也可以区分,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音色,也叫音品。 看一看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课本14页) 点 拨师:上述四种乐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它们发出声音的波形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声波的波形都很有规律。 做一做所有同学都闭上眼睛,请三位同学到后边朗诵同一首诗,其他同学指出是谁。小结归纳 1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2影响发声体

8、音色的因素:(1)构成发声体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2)构成发声体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3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板书) 拓 展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做一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演奏二胡,同学们观察他演奏时,手的位置改变情况,同时比较音调的变化。 想一想 学生交流: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归纳 弦乐器的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弦越长、越粗、越松,音调越低。 3、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

9、音速 例2如图所示(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 ),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 )。(选填:“升高”、“降低”或“”相同) 例3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例4小明在表演二胡时,首先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0、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4、 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五、作业 完成物理练习册 八、教学评价设计:1、知识评价: 严格的讲,音调、响度和音色应该是“乐音的三要素”。本节采用简化的处理方法,笼统地称之为“声音的三要素”。这种处理方法,一是教学纠缠于某些抽象性概念的辨析;二是声音的分类实际上是相对的,这样处理随不严谨,但仍允许。2、能力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辨析声音三要素的能力,而不需要对它们的概念进行严格记忆,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将会使学生在学习本节后的能力要求出现偏差。九、教后反思: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或者说具有不同的声音品质,这种特色通常叫做音色或者音品。正因为各种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我们才可以区别不同的声源。这也是我通过这节教学所得到的一点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