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7085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阶段达标测评卷(一)1.下列关于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血浆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淋巴液C.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D.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2.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腺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液、B液和C液B.A液中的物质可以进入B液和C液中C.生成与回流的A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D.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反应发生在A液中3.a、b、c表示三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含有激素和消化

2、酶B.c中含有各种血细胞C.b、c中蛋白质含量相近D.b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c增多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水平衡调节紊乱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而看不懂文字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没有必然的联系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6.如图为

3、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B.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反应C.兴奋在结构c处的传递比在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慢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7.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8.现有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

4、,给予坐骨神经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肌肉在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下能收缩。若将四个标本分别浸泡在如表所示的任氏液(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中,再给予坐骨神经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则肌肉可能不收缩的是( )标本编号标本1标本2标本3标本4任氏液中添加的物质烟碱肉毒杆菌毒素马拉硫磷箭毒作用机制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打开Na+通道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抑制胆碱酯酶(能分解乙酰胆碱)活性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关闭Na+通道A.标本1、标本2B.标本1、标本3C.标本2、标本3D.标本2、标本4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相关神经

5、元之间的联系有关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和S区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10.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为( )A.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Na+内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B.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C.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

6、突触前神经元K+外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D.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K+外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1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泰默实验中将盐酸注入血液的一组排除了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情况B.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胰腺分泌胰液只受促胰液素的调节1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激素含量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B.激素广泛分布于组织液、血浆、淋

7、巴和细胞内液C.人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D.人体内的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但不同的细胞合成的激素种类不同13.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14.以下三种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TH:甲状腺激素)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变化情况与相应的情境或症状最不吻合的是( )A.寒冷、精神

8、紧张TRHTSHTHB.缺碘/甲状腺功能障碍THTSHTRHC.下丘脑功能障碍TRHTSHTHD.垂体功能障碍TSHTHTRH15.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只能运输到特定靶细胞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失去效应D.某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细胞16.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含义可以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B.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酪肌的活动,则骨骼肌通过战栗主要增加无氧呼

9、吸的强度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炎热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17.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A.若A表示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人体通过途径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只可通过途径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1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

10、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同学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A.未设置对照组B.未测定血糖的浓度C.未将正常小鼠的胰岛细胞破坏D.A组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未补充葡萄糖再观察小鼠活动状况19.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细胞受到高血糖刺激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葡萄糖运进细胞B.胰岛素与InR结合受阻,则会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过程增强C.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就能维持正常D.胰岛素与InR结合能促进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促进突触后神经元Ca2+进入细胞20.神经递质

11、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缺陷病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2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的颗粒物,常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进入呼吸道引发咳嗽,还能通过肺部进入血液,诱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依据上述信息,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特异性免疫可以阻挡颗粒物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内环境B.有毒物质进入血液说明肺部细

12、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C.人体初次接触某抗原(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产生体液免疫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B细胞和T 细胞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发咳嗽的过程属于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2.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D.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2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

13、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辅助性T细胞、B细胞、E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 细胞并产生抗体C.E细胞和M细胞的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24.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

14、用25.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进行第二次注射,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不考虑病原菌发生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霍乱病原菌未引起免疫应答B.第二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C.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体内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仅有少部分鸡存活26.图甲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图乙是人体某器官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A代表 ,E

15、系统表示 系统。(2)图乙中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数字序号)。(3)若图乙表示的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 (填“高”“低”或“等”)于B处。(4)若图乙中液体处的O2浓度 (填“”“”或“=”)液体处时,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27.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等量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如图所示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

16、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勻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酷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0.000.051.002.00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0.180.290.571.05AChE活性/Umgpror-11.561.371.080.76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A22.723.126.936.4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通过该指标可知_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

17、该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_变化。ACh发挥完效应后在_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_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填“快”或“慢”)。(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_有关。28.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

18、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 (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 ;此时人的血压也会 ,此时 (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29.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

19、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30.科学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

20、题:(1)DC细胞能通过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的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等。(3)辅助性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刺激的_细胞,并促进后者增殖分化。(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体内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可诱导

21、_的活化,使其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机体还能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因此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组织液,本题选C。2.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液。胰腺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错误;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

22、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B正确;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C错误;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3.答案:D解析:a为淋巴液、b是血浆、c是组织液。淋巴液中不含消化酶,A错误;血细胞位于血浆中,B错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C错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4.答案:D解析:下丘脑是人体水平衡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水平衡调节紊乱,属于神经中枢受损引起的,不能体现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不能说明高级中枢

23、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不符合题意;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损伤,导致人看不懂文字,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不符合题意;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从而控制排尿,D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望梅止渴”是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条件反射都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B错误;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经验(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

24、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6.答案:A解析: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A错误;切断d(传入神经),刺激b(传出神经),效应器仍会有反应,B正确;兴奋在结构c(神经中枢)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结构b(传出神经)上的传导速度,C正确;是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D正确。7.答案:D解析: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膜内K+外流,A错误;B、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不会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C错误;D、某种

25、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导致甘氨酸不能抑制神经兴奋,所以下一神经会持续兴奋,而引起肌肉痉挛,D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烟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打开Na+通道,使突触后膜兴奋,故标本1中的肌肉可以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可能导致标本2中的肌肉不会收缩;马拉硫磷使乙酰胆碱不能正常被分解,故标本3中的肌肉会持续收缩;箭毒可关闭Na+通道,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可能导致标本4中的肌肉不会收缩。本题选D。9.答案:A解析:人的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26、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B错误。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但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是下丘脑,C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由于语言功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因此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D错误。10.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可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主要取决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明显减弱,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减弱甚至不兴奋,主要原因是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综上分

27、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11.答案:D解析: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作用的结果,A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B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胰腺分泌胰液除了受促胰液素的调节,还受神经调节,D错误。12.答案:A解析:A、反馈调节能使人体内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A正确;B、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激素广泛分布于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中,B错

28、误;C、人体内的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不是蛋白质,C错误;D、并非人体内的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只有内分泌细胞才能合成激素,D错误故选:A13.答案:D解析: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本题中下丘脑直接控制松果体,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暗信号会促进褪黑素的分泌,而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B正确;据图可知,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下丘脑,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褪黑素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对促进睡眠不利,D错误。14.答案:B解析

29、:寒冷、精神紧张TRHTSHTH,A正确;缺碘/甲状腺功能障碍TH,TH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RHTSH,B错误;下丘脑功能障碍TRHTSHTH,C正确;垂体功能障碍TSHTH,TH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RH,D正确。15.答案:D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可与靶细胞特定结合,但是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的,而不是运输到特定靶细胞,A错误;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B错误;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C错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

30、,因此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细胞,D正确。16.答案:B解析:甲过程要减少散热,因此甲可以表示汗腺分泌减少和毛细血管收缩,A错误;寒冷条件下,乙过程要增加产热,因此乙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B正确;骨骼肌战栗时主要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而不是无氧呼吸的强度,C错误;机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D错误。17.答案:A解析: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过程为神经调节,过程为体液调节,所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B、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垂体控制,血糖调节过程

31、可表示为,B错误;C、若A表示寒冷环境,组织不受控制,寒冷环境下进行体温调节的途径是、和,C错误;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D错误。故选A。18.答案:D解析:A组出现低血糖症状后,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应给A组小鼠补充葡萄糖再观察小鼠的活动状况,如果A组小鼠恢复正常,才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D符合题意。19.答案:C解析: A、胰岛接受高血糖和胰高血糖素的刺激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葡萄糖运进细胞,A正确;B、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的坏死,若胰岛素与InR结合受阻,则会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过程增强,

32、B正确;C、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不一定能维持正常,如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素受体失活,也会导致高血糖,C错误;D、由图可知,胰岛素和InR结合,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D正确。故选:C。20.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患者胸腺肌样细胞分泌的物质a使机体产生了抗a抗体,说明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重症肌无力患者产生的抗a抗体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喊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减少,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不能收缩,这是自身免疫病,B错误;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

33、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患者产生的抗a抗体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减少,D正确。21.答案:C解析:初次接触某抗原产生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记忆细胞又还不存在,所以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只有B细胞和T细胞,C正确。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所发挥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并不能说明肺部细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B错误。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发咳嗽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22.答案:D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

34、所致,A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导致的,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第二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直接识别青霉素,D项错误。23.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A错误;记忆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异性抗原,二次免疫时,只能被同一种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不同种类的细胞内的RNA种类有所差异,C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只能产生抗体,无法与靶细胞结合产生细胞因子,D错误。24.答案:B

35、解析:A、因为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 细胞的呈递直接刺激B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和T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A错误;B、抗体是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故B细胞缺陷小鼠不能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产生免疫作用,B正确;C、因为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呈递直接刺激B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T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C错误;D、效应T细胞是特异性杀伤,而吞噬细胞不是,D错误故选:B25.答案:B解析:第一次注射的是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其毒性减弱, 久置的鸡霍乱

36、病原菌相当于抗原,注射会使鸡产生免疫应答,A错误。第二次注射新鲜的病原菌,在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的鸡体内有抗体和记忆细胞,第二次注射新鲜的病原菌后,鸡一般不会死 亡,B正确。经过第一次免疫后,鸡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第二次注射相同的抗原,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经过前两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体内有记忆细胞,再次注射 新鲜病原菌后一般不会死亡,D错误。26.答案:(1)细胞外液;血浆;泌尿; (2)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高; (4);NaHCO3解析:(1)图甲中虚线内物质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C代表淋巴液,总称为细胞外液,E系统代表泌尿系统。(2)图乙中为血

37、浆,为组织液,它们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3)若图乙表示的器官为肾脏,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等废物被过滤,因此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4)若图乙中液体处的O2浓度液体处时,O2无法进入细胞内,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27.答案:(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 (2)突触间隙 电位 乙酰胆碱酯酶 胆碱(3)慢(4)重复训练(或不断重复) 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解析:(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

38、力的指标是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通过该指标可知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羟递质,该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胆碱和乙酸,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越高,生成的胆碱和乙酸越多,胆碱与显色剂显色越明显,因此,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慢。(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9、。28.答案:(1)效应器。(2)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左;(3)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或脊髓的反射活动不受脑的控制);升高;副交感;解析:(1)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效应器。(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此时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结合图中所示过程可知,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向右,所以神经纤维上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向左。(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所以受到惊吓后

40、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的反射活动不受脑的控制。惊吓时人的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29.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1)由题图可知,激素甲由下丘脑产生后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激素乙,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可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

41、升到已上调的38.5体温调定点。综合图解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体温调节既可以通过靶腺分泌相应激素进行激素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腺体进行,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途径。(3)高温持续期体温恒定,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最终血压轻度升高。30.答案:(1)胞吞 防御、自稳和监视(2)识别 巨噬细胞、B细胞(3)细胞因子 B(4)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解析:(1)DC细胞可通过胞吞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同时免疫调节能够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2)DC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还有B细胞、巨噬细胞等。DC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是通过细胞外的特定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来实现的。(3)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并促进后者增殖分化。(4)负载肿瘤抗原信息的DC细胞经过一系列过程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使其杀伤肿瘤细胞,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