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8875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年X月X日精品范文-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 提升 我国 区域 论文摘要:通过建立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提升工业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区域;工业竞争力;对策 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及“中部崛起战略”等。这些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平衡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作为经济支撑的工业经济发

2、展不平衡,而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除原有工业基础不平衡外,更重要的是工业竞争力存在差异。因此,如何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找出影响工业竞争力差异的因素,对探索提高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措施,加速区域工业化进程,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国家工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立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客观地描述区域工业竞争实力,从规模产出、产出效率、市场影响力、科技成果转换力、技术创新力、信息化程度、对外开拓力、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竞争力等九方面,确定了25项指标。利用除xx和xx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xx年及2xx年的统计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5个公共因子,

3、得到结果是:2xx年决定工业竞争力的五大因子依次为:规模产出因子、科技创新力因子、市场开拓力因子、基础设施支撑力因子、产出效率因子。而2xx年决定工业竞争力的五大因子依次为分:科技创新力因子、规模产出因子、市场开拓力因子、产出效率因子、基础设施支撑力因子。计算29个省份2xx年及2xx年的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再按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得出2xx年与2xx年三大区域五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及差距。(二)、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一)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我国东部地区综合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地区的强势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力上,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强,而且这种能力还在大

4、幅提高。从其他因子得分看,东部地区规模产出实力一直很强,中部地区居中游,西部地区较弱,2xx年到2xx年变化不大;市场开拓力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最弱;基础设施支撑力东、中部地区较强,西部地区很弱,但相对差距在缩小;产出效率也是东部强、中部居中、西部弱,而且相对差异在加大。从综合得分的变化范围看,2xx年比2xx年明显变小,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东、中、西部的综合工业竞争力相对差距在缩小。而从数据的分布态势看,2xx年到2xx年东、中、西部工业竞争力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根本改变。根据工业竞争力因子顺序和得分变化发现,我国工业发展模式已由侧重保持和扩大规模以提高生产能力转向主要依靠科技

5、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注重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二)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规模产出变化不是导致区域工业竞争力变化的原因。规模产出是影响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动态来看,除中部地区略有下降外,东、西部地区规模产出得分情况基本没有变化,动态差异也不大,说明规模产出不是导致区域工业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原因。(2)、科技创新力变化导致地区工业竞争力差距扩大。科技创新实力是影响工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五年来,东部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实力却相对减弱,东、中和东、西科技创新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其综合工业竞争力差距拉大。这说明

6、科技创新力是造成地区工业竞争力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3)、市场开拓能力变化导致区域工业竞争力差距缩小。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开放最早的地区,投资软、硬环境都较好,三资企业进入较多,高新技术产业引进较早,三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及高科技产业对东部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很大。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市场开拓力有所减弱,中、西部地区市场开拓力不断增强,使地区间差距缩小。(4)、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导致区域工业竞争力差距缩小。五年来,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东、中、西部基础设施条件的差距都在缩小。尽管基

7、础设施条件对工业竞争力的贡献率不高,但基础设施的改善对西部工业的加速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工业竞争力差距的进一步缩小。(5)、产出效率变化导致区域工业竞争力差距扩大。2xx年,东、中部地区产出效率相差无几,而到2xx年,东、中、西部的差距拉大。这说明产出效率差异是造成区域工业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会导致差距不断拉大。(三)、提高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一)提升东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对策。东部地区在市场开拓力和基础设施支撑条件方面较弱。因此,为保持东部地区工业竞争优势,除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增加规模产出,提高产出效率外,必须进一步开拓市场,改造基础设施。以xx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原有

8、工业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和企业联合等方面的战略联盟,加快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提高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及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以xx为首的“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新型产业和产品。加强产业的结构性合作,积极扩大对周边省区的辐射能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以xx和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发挥xx的首都功能和天津的港口城市优势,逐步形成两市互补互利的“双赢”格局。其他省份应继续发挥已有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提升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第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中部地区除xx外大多都是

9、农业大省,决不能以牺牲农业来支援工业的发展。应凭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特色轻加工业,尤其是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专业化、品牌化和新颖化来促进发展。第二,大力发展新的战略性产业。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大城市的科研优势,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不断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三,要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加速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进程。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和经济安全,除政府应加大对中部地区煤炭、石油、电力等重大能源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外

10、,中部地区应加快能源、资源整合和规模化生产,对原材料精深加工、矿山采掘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第四,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省际间、中部省份与其他经济区域间的高速公路,促进沿江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使中部成为东、西部产品转移的中转站。第五,继续提高产出效益和效率。中部地区必须在工业发展中注重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益和效率,合理利用要素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三)提升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对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加大了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

11、力度,改善了投资环境,从而在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大开发力度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但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规模产出和产出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强科技创新,要以现有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研发基地,与企业联合,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离不开人才,西部要谋求工业快速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以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推进用人机制的创新。西部地区增加规模产出,必须利用好资源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立足西部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加快西部特色工业发展,加大对这类产业的扶持力度,并进一步提高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促进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视发展西部地区典型资源优势产业,积极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加西部规模竞争优势。对广大西部地区而言,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西部地区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利用已有的高技术和新产品,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走“东部技术+西部资源”的发展道路,尽快形成产业优势,较短时间内赶超先进水平。 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