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2413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观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其实是由三部分构成: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与中国当代史或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2)。当然争论很多,但求同存异,大家总的比较认可这种划分。(1)中国近代史(1840-1919)包括整个晚清历史、中华民国历史一部分。主题是冲击回应模式之中国版。晚清政府从乾隆时期对西方使者马嘎尔尼的傲慢无理,到后来对西方侵略的无奈与惶恐,向人们战时了一个曾经盛世百年的王朝大厦将倾时的众生相。另外,创建共和国的努力,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立宪与革命,殊途同归。民族独立、自由民主是这一时期的最强音;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人们的追求与渴望;曾

2、国藩、李鸿章、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是这一时期的明星大碗。这一部分的主要线索有:一、西方列强连续发动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有5次比较大的战争,即2次缘起鸦片、2次缘起对中国附属国的争夺、1次缘起宗教。随即产生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土主权、内政外交、经济贸易均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用“国将不国”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个线索是逐渐下降,到1900年达到最低谷。二、改革与立宪三、革命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与较量四、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与成长(2)中国现代史(1919-1949)基本上是大部分中华民国史。主题是建立一个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这一时期,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之高,国

3、民党、共产党加上中间政治势力,都有各自理想和憧憬的政治方案。三大政治势力中,国民党希望建立一个通过政治独裁、经济统制的治理体制,逐渐向民主宪政过渡,但由于内部的分裂和腐败,没有完全遵守政治承诺,错失良机,最后失败;中间势力希望在国共两党的政治夹缝中,找到一种政治民主、计划经济的模式,也因为力量弱小,政纲模糊,态度骑墙,也以失败告终;共产党充分利用了特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纲领鲜明,符合国情,贴近百姓,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一举成功。当然,这其中的具体情况是很复杂的,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社会主义、民生问题是这一时期的最强音,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胡适等是这一时期的明星

4、大碗。主要线索如下:1927年前中国政治的无序与思想文化的活跃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与新民主主义路线中日关系与全民族抗战国共关系及其决战中间路线及其思想文化(3)中国当代史或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2)。主题是奠基、探索、挫折与奋起。建国是奠基,比较稳健;探索也富有新意,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挫折是人为制造,既有急功近利,也有异想天开,个人因素特别明显,如反右、庐山会议、如大跃进,如文化大革命等等;奋起是执政党拨乱反正,逐渐恢复了执政党的固有理念,同时观察与审视世界大势,作出了既改革又开放的重大决策,使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上正轨,并开始了新的起飞。说是盛世,似乎

5、为时过早,但发展变化之大、之快却是不争的事实。主要线索比较单一,即共产党长期执政。第一章 列强的对华侵略列强的对华侵略主要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在中国发生的日俄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是无穷的羞辱与灾难。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和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侵略中国的序幕。这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

6、世界1清王朝统治危机四伏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殖民扩张中 国世界(英国)总体状况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具体表现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最高政治官场腐败,卖官鬻爵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军事装备陈旧,军备废弛装备先进,成为海上霸主外交闭关自守,闭目塞听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二)英对华鸦片贸易1直接原因:扭转入超地位2根本原因:开拓中国市场3鸦片输入的危害:(1)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财政空虚(2)加重了人民负担,造成市场萧条、萎缩(3)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4)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5)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使吏

7、治更加腐败(三)禁烟运动1严禁与驰禁之争:鸿胪寺卿黄爵滋,太常寺卿许乃济。2林则徐广州禁烟,其直接对手是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3虎门销烟:(1)经过 从1839年6月3日至25日,花了23天时间,终于把2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 (2)意义 虎门硝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四)英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经过: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持续2年多,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2)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8、(3)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朝政府命令全权代表、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8月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2三元里人民抗争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五口通商城市民众自发组织了反入城斗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正当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之际,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联合发动新的侵华战争,目的是要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权益,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原因:英法提出“修约”要求,实质是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二)经过1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6月)(1)“亚罗

9、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走私的中国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过期。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这纯系中国内务,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竟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并捏造捕人时扯落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2)“马神甫事件”所谓“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中国内地活动,胡作非为,于1856年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一案。1857年12月,英法联军50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28日,英、法联军向广州城发动进攻,并于次日攻陷广州。1858年6月中、下旬,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1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

10、法、美三国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第二阶段(1859年6月1860年10月)1859年6月,英法两国派军舰“护送”换约代表入北京,拒绝按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率领舰队冲进大沽口,向岸上的炮台轰击。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突然袭击大沽口炮台。守卫炮台的直隶总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等,僧格林沁的指挥下,沉着迎战,开炮反击。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沉、击伤多艘敌舰艇,登陆进攻炮台的1000多英军伤亡近500人,何伯负伤。1860年2月,英、法联军约1.8万人再次发动战争,先后对舟山、大连、烟台、旅顺、大沽口的进攻,占领天津。10月初,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交

11、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第二节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加紧向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大肆进行以掠夺领土为中心的侵略扩张活动。1849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加紧推行武装鲸吞我国黑龙江流域的计划。1849年,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地区。1850年,侵占黑龙江的重镇庙街。至1853年底,沙俄势力已经扩张到兴衮河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及口岸这个中国领海,并侵占库页岛。在西北地区,沙俄于1846年侵入我国巴儿喀什湖东南的库克乌苏河。19世纪50年代,侵占巴儿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1851年8月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2、,攫取了在新疆设立领事、领事裁判权、通商免税、建立贸易圈等特权。1854年5月,沙俄突破中俄边界,闯过雅克萨、瑷珲等地,在黑龙江下游屯兵。1855年再次侵入黑龙江,迁来“居民”。1857年,向黑龙江中下游推进,在瑷珲城对岸屯驻。一、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

13、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二、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清政府被迫派奕山同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有: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俄国在库伦、伊犁、塔尔巴哈台、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效力,再次承认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以北领土的侵占,并把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

14、“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同时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又为沙俄进一步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这个条约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三、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自1862年8 月(同治元年七月)起,清朝勘界大臣明谊和沙俄政府全权代表巴布科夫扎哈罗夫等,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中俄西部边界的谈判。谈判前,俄方出兵强占中国境内山隘要津,垒石立界,制造既成事实。谈判过程中,俄方态度蛮横,硬要清政府接受常驻卡伦外中国领土归俄国的划界方案,并多次出动军队袭击博罗胡吉尔等卡伦,甚至扬言攻取喀什噶尔和伊犁,致使谈判长期中断。1864年10月,中俄双方在原地重开谈判。在

15、俄方武力威逼下,10月 7日明谊代表清政府签订勘界议定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中俄北京条约里规定的边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从沙宾达巴哈山口(今俄境)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在内的计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总之,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益者。它通过一系列条约,共侵占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三节 中法战争一、中国边疆的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输出资本,垄断殖民地市场,资本主义各国掀起了一个夺取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高潮。从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

16、国接连不断地发生边疆危机,外国侵略者的魔爪首先伸向我国的地方是台湾。(一)美日侵略台湾1867年,美国借口其船员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悍然派遣海军在台湾南部琅桥登陆,发动进攻。1871年11月,一艘琉球飘至台湾,被高山族人所杀。日本借口渔船水手被杀,在美国的怂恿支持下悍然出兵侵犯台湾。1874年10月,清政府在英、美、法公使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即台事专约),规定日军限期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50万两,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这实质上是逼迫清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国。1879年,日本用武力吞并琉球,将其改为“冲绳”县。(二)英法入侵西南边疆1875年,发生“马嘉理事件”

17、。驻北京英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在八莫与英军人柏郎会合,带领武装探路队于2月初擅自入境,分两路窜至腾越(今腾冲)地区。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力阻英人通过。21日,马嘉理开枪击杀群众多名,群众也打死马嘉理。这就是所谓“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英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提出无理要求,并以断交和武力相威胁。清政府迫于压力,于1876年9月,派李鸿章与英方代表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一再派人企图入侵侦察。1888年2月,英国悍然向西藏隆吐山中国守军进攻。我西藏爱国军民英勇抗击后,转移至亚东山谷。在隆吐山战役后,西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誓死抵御,决无二心”的誓言。1890年和18

18、93年,中英先后签订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从此,英国势力伸进了西藏,这为以后进一步侵略西藏提供了便利条件。二、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法国入侵越南19世纪50年代,法国曾侵入越南,被越南军民击退。1862年,法军进攻越南南部。1873年,刘永福应邀至河内城郊,与越南军队共同打败法国侵略军,迫使法国侵略军退出红河。19世纪80年代初,为寻找投资市场,代表法国金融资本家利益的茹费理组阁后不久,就开始策划征服越南、侵略中国的战争。1882年,法军再次攻占河内。1883年5月,黑旗军在河内城西与法军展开激战,大败法军。8月,法国政府扩大对越战争,派海军中将

19、孤拔率领舰队,攻占越南都城顺化,强迫越南政府签订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控制了越南的内政外交。(二)中法战争1战争爆发1883年12月11日,法军不宣而战。1884年6月,法军以“接收”凉山为名,对清军再次发动挑衅,驻防清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结果大败法军。法国以此为借口,准备大举进攻中国。2马尾之战1884年7月,孤拔率法军舰队闯入福建闽江口,停在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8月23日,法军向马尾港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所有战舰均被击沉或击毁。26日,清政府向法国正式宣战。8月,法国海军少将比士率军进攻台湾基隆,台湾巡抚刘铭传率部英勇抵抗,法军败退海上。9月中旬,法军

20、再次进攻台湾,刘铭传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率清军抵抗,再次击退法军。法军在台湾的进攻接连受挫后,于1885年3月,转攻浙江镇海。中国爱国官兵奋起抗击,大败法军,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受伤,不久死于澎湖岛上。3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法军进攻谅山、镇南关。同年2月,清政府起用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镇守广西边境。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正当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于4月7日下令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订立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第四节 中日甲午战争一、朝鲜问题的由来日本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很快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日本是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

21、原料缺乏,加上封建残余势力的存在,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无力购买工业品,因而更加需要寻找国外市场。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大举出兵朝鲜。二、中日甲午战争1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分两路向驻守在牙山的中国军队及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兵舰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清军战败。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2平壤之战:1894年9月15日,日军发起对平壤的进攻,清军将领左宝贵在抗击战中英勇牺牲。身为平壤前线的清军统帅叶志超临阵逃跑。(“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黄遵宪:悲平壤)3黄海之战:1894年9月,邓世昌等牺牲。4辽东半岛

22、之战:10月下旬,日军开始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领土。大连、旅顺失守。5威海卫之战:1895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殉国,威海卫陷入敌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4月17日,中日双方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推行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第五节 八

23、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的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使帝国主义极为恐惧,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一)落垡、廊坊阻击战1900年5月6月(二)大沽口之战1900年6月,罗荣光和所有守军壮烈牺牲,大沽口炮台失守,天津的门户被打开。(三)“东南互保”清政府对外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扣押宣战谕旨,对清政府的命令拒不执行,并越过清政府直接与以英国为首的列强订立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实行所谓“东南互保”。“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起到了保护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国

24、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的督抚势力。它们之间的互保,使帝国主义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力量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并且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四)天津保卫战6月,曹福田、张德成、聂士成等英勇抗敌失败。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五)北京失陷8月14日,北京失陷。联军仅仅在东便门与朝阳门遇到甘军与团民的抵抗。(六)沙俄侵犯东北沙俄不仅积极参与八国联军侵略华北,还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单独出兵侵犯东北,企图变东北为“黄俄罗斯”。1900年7月上旬,沙俄大举入侵东北,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到处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到12月中旬,俄国侵略军占领

25、了东北各铁路沿线和主要城市。第六节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一、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一)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如下:1) 割让香港岛。2) 赔款2100万银元。3) 五口通商,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 协定关税,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规例”。5) 废除“公行”制度,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二)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为了议定开口通商后的关税税率和其他有关问题,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

26、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 低关税率。凡未列入本税则的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2) 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3) 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力时,“均准英人一体均沾”。4) 英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中美望厦条约清政府派耆英与顾盛于1844年7月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主要内容是:1) 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2) 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3) 美

27、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从而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2中法黄埔条约继美国之后,1844年10月,法国也派特使强迫清政府在停泊于黄埔的一艘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黄埔条约使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又增加了法国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及坟地,中国还要予以保护的条款。三、天津条约1858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与俄国、美国、英国和法国签订天津条约。俄在条约中取得了沿海通商、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美国也攫取了许多特权。英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

28、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旅游、通商、自由传教;外国船舶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11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按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按照价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四、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10月清政府同英法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

29、资产,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这些不平等条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五、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1885正当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于4月7日下令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订立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和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边界;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今后修铁路,应与法国商办。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这正是:法国不胜

30、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六、中英烟台条约与藏印条约藏印续约1876年9月,清政府于派李鸿章与英方代表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中英烟台条约,除了有关“马嘉理事件”的“抚恤”、“赔款”、“惩凶”、“道歉”等条文外,还有另外几项重要内容: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减免子口税;准许英国人在内地“探路”。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一再派人企图入侵西藏。1890年和1893年,中英先后签订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英国势力伸进了西藏,这为以后进一步侵略西藏提供了便利条件。七、中

31、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实质是要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完全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清政

32、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德、日、意、奥、西、比、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1)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多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担保。(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3)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4)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做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对所属省内发生的反帝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该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

33、用。(5)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对外事宜。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一)洪秀全与拜上帝会1843年6月,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劝人敬拜上帝,不拜祖先、邪神,不行恶事,将村塾中供奉的偶像和孔子牌位尽行撤去。在1845年至1847年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教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提出要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天下一家”的社会。1847年夏,洪秀全再去广西找冯云山,这时拜上帝会在紫荆山地区已发展到2000多人

34、。不久,便形成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导集体。(二)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1金田起义的原因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掠夺,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中国国内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所以在1851年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849年至1850年,广西发生饥荒,人民揭竿而起,小规模的起义到处发生。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洪秀全随即颁布军纪五条:一、尊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睦),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3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

35、安州(今蒙山县),洪秀全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一)定都南京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3月20日,攻克南京。太平天国把南京改称天京,作为首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二)北伐和西征1北伐为了彻底推翻清朝反动政权,1853年5月,太平军开始北伐和西征。林凤祥、李开芳。但是由于孤军深入等,北伐军坚持到1855年5月,最后失败。2西征目的在于夺取长江沿岸各省,扩大地盘以确保天京。西征军在胡以晃、赖汉英等人率领下,曾大败湘军。1856年,破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至此,

36、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达到了全盛时期。三、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一)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加上封建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宗派主义和争权夺利的斗争也越来越严重。洪、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韦昌辉乱杀东王府,又企图杀害石达开。终被洪秀全处死。洪秀全对石达开加以牵制。石达开出走,终遭失败。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从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危急的局面,洪秀全自任军师,总理国政,并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为各军主将,重建领导集体。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37、(二)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后,在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协同配合下,曾一度使太平天国面临的危局有所好转。但是,清政府也日益加紧对太平军的攻击。1破江北大营 1858年89月,陈玉成、李秀成。2三河镇大捷 1858年11月,陈玉成3安庆保卫战 1861年11月,陈玉成4经营江浙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反革命势力大大超过革命势力。主观原因是:第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破坏了团结,涣散了力量;第二,拜上帝会的宗教迷信束缚了革命群众的手脚;第三,太平天国一度实

38、行消灭家庭、消灭私有财产、取消商业等过火政策,引起群众不满;第四,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足。概括地说,太平天国革命仍然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它始终不能摆脱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特别是不能摆脱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保守性和自私性等落后面的影响。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没有也不可能制定一个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广大群众;他们缺乏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的失败有力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即使像太平天国这样伟大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是民

39、主革命的主力军,但不可能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却是巨大的。这场斗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势力发展到18个省,建立了一支上百万人的农民起义军和农民政权,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备的纲领制度,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峰。它严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削弱了封建统治势力,又英勇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它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今后的民主革命斗争提供了很多启示。它还对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一、天朝田亩制度(一)主要内容太平天国定

40、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分得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此外,天朝田亩制度还对农副业生产和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具体规定。(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农民革命纲领和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总结和提高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提出过的“均平”、“均贫富”、“均田”的

41、思想,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要求平等、要求消除贫富区分的愿望,表现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土地制度深刻痛恨和大胆否定的高度的革命精神。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田方案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一种幻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一)军政合一的官爵制(二)四级政权制中央、省、郡、县。东王府成为国务总管机关。(三)乡官制度每五家设一伍长,每伍长设一两司马,四两司马设一卒长,五卒长设一旅帅,五旅帅设一师帅,五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00家。其中由五伍二十五家组成的“两”为最基层单位。军帅以下的各级官吏,一般由当地人民推举,或者由上级

42、官吏委派,他们被称为“乡官”。此外,还规定“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即在军帅的辖区内每家出一个人为伍卒,组成一军,闲时维护治安,忙时从事农业耕作等。乡官在维护地方秩序、征收赋税、办理军需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乡官充分复杂。(四)城市管理方面曾完全废除私有制,实行供给制。1855年,又恢复家庭生活,承认私营工商业。(五)妇女方面主张男女平等,禁止娼妓、缠足、买卖奴婢。建立女军,设计女官。但领导者仍沿袭封建帝王妃嫔制。(六)在思想文化领域猛烈冲击孔孟以及儒家经书,但没有进行实质性批判。进行了考试改革。试题不本四书五经。改革旧的历法。(七)外交方面实行平等外交,不允许鸦片买卖。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本质

43、认识不清,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侵略者当成“洋兄弟”。(八)评价表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但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建立一个符合历史发展的新的社会。三、资政新篇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方,改革政治,移风易俗,实行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政治上,主张“自下而上,权归于一”,即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领导,其中特别强调制定法律制度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包括铁路、公路、轮船、邮政、银行、保险等。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办医院,禁迷信,禁鸦片,除恶习等。外

44、交上,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干涉内政。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尤其是其中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对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但是,这个纲领没有提出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土地要求,脱离了当时农民革命的实际,因而没有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积极响应,再加上当时太平天国处在艰苦的军事斗争环境中,不具备社会改革的客观条件,所以无法付诸实施。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一、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挽救民族危机斗争的继续,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反教

45、会斗争的总汇合。帝国主义把教会当作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反教会的斗争大体经过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9年天津教案。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战争前。第四阶段,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的经过(一)源起山东义和团运动是1898年从山东开始兴起的。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最初是乾嘉时期一个以民间秘密教门、拳会为核心的反清组织。其中有的原属白莲教系统的八卦教。(二)向京津发展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浩大。5月,

46、义和团逐渐分成东、西两路,向京、津前进。(三)保卫津京的斗争1900年6月10日,英军驻华司令、海军中将西摩统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遭义和团阻击。1天津保卫战1900年6月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2北京保卫战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抵抗,但遭失败。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四)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又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1.“扶清灭洋”的口号,集中表现出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

47、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存亡的愿望。这个口号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发展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但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只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对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结果。2.这个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洋保国”的朴素认识,没有超越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水平。这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枷锁。3.义和团提及“灭洋”,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起了广泛吸引群众参加反帝斗争的作用。但它对洋人、洋教和外来思想统统排斥,并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学堂、报馆、洋书、洋服,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这个口号模糊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