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5283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2.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3.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应用交通线的区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知识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 、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 修筑铁路造价 、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 ,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 运量 、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 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 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

2、输速度快、 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 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 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 、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 、灵活性差2.发展方向高速化、 和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 、点交织,形成了不同 和 的交通运输网。2不同层次(地域)的交通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3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各种交通线、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堂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

3、示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高压输电线路 B为水路交通线路 C为铁路运输线路 D为管道运输线路2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A机动灵活 B损耗小、连续性强 C运量大、投资少 D速度快、效率高 3下列关于运输特点的叙述,属于铁路运输的是()A速度最快,运价最低 B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进行运输,灵活机动C速度最慢,运价最低 D速度比较快,运载量比较大4山区中首选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 B铁路 C水运 D航空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6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4、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因素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探究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比较时注意综合评价,尤其是运费、运量、速度、连续性及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下表为五种运输方式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的比较示意。比较项目运输方式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连续性由好到差铁路公路空运海运河运灵活性由好到差公路空运铁路河运海运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

5、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探究点二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有不同的类型,各种线的建设都要受到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为什么修”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哪里修”要考虑自然因素,在线路选择时,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等;“能不能修”要考虑技术因素,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分析如下:区位因素

6、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少,选线时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避开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在开凿隧道时,要选择背斜构造,避开断层和向斜构造气候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和积雪的厚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人文因素经济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道干线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为主,

7、尽量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技术克服不利的自然因素,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突出作用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集中地区的城市外围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

8、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背风、避浪、水深且交通便利的海湾处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探讨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基础知识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表现典例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 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

9、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但空间形态基本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 发展;武汉:沿 分布。(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 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地形区交通运输布局状况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 ,运输方式 小平原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大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最优原则: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近年来,一

10、些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 或市区边缘的 沿线。(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 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3)集镇:是在 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 .当堂训练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城市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A一种两种C三种 D四种2该城市形态呈星形分布的原因是()A城市轨道线呈放射状分布B城市交通枢纽集中于城市中心C工业布局发展的需要D自然要素的影响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11、4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5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6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城市地段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地位较高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成为旅游购物中心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区和销售区A B C D探究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具体如下图所示:(2)主要交通线发

12、生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某种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下图:(3)河流运输功能与城市的分布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沿河设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赣州河流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布达佩斯、金边探究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区域山区平原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以伸展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更大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分布首先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其次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