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5566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4100字 目的 探讨温经汤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 观察组实施温经汤合艾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国药准字H19983137)治疗, 患者月经来潮前23 d服用, 持续服用67 d, 0.3 g/次, 2

2、次/d。观察组实施温经汤合艾灸治疗, 温经汤方剂:当归9 g、吴茱萸9 g、人参6 g、川芎6 g、甘草6 g、阿胶9 g、桂枝6 g、生姜6 g、半夏6 g、炒白芍6 g、麦冬(去心)9 g、丹皮(去心)6 g, 月经来潮前7 d服用, 月经来潮停用;同时配合艾灸治疗, 取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 使用清艾条, 每个穴位针灸20 min, 1次/d, 灸处微微泛红晕为止, 月经来潮停止艾灸。两组均1个疗程为1个月经周期, 持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1. 3 ?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RI、PI、PSV)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消

3、失, 痛经症状积分减分率90%, 停药3个月后未复发;好转:临床症状缓解, 痛经症状积分减分率为70%90%, 治疗结束后患者经期痛感不影响生活;进展: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 痛经症状积分减分率70%。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 两组患者子宫动脉

4、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 PSV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讨论中医理论认为, 痛经主要诱因为冲任胞宫气血阻滞和邪寒侵略, 导致患者气血凝滞, 胞脉气血不通进而诱发痛经,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其与子宫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 PSV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温经汤成分以当归、川芎、干姜、炒白芍、半夏等为主, 其中当归、川芎具有活血化瘀功

5、效, 干姜可驱寒止痛, 半夏和炒白芍可发挥健脾润燥作用, 诸药配伍共奏散寒温经功效, 在化瘀的基础上促进气血顺畅, 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治疗过程中配合艾灸, 主要选择三阴交穴, 利用艾条燃烧热力, 作用于患者穴位, 其中三阴交可调节全身气血, 进而活血通经, 达到冲任调理、胞宫滋养功效4-7 ;关元穴属任脉, 为三阴、任脉之会, 在针灸作用下可冲击腹壁下动、静脉, 起到缓解气滞血瘀的作用;气海穴属任脉, 运针行气后可破气血淤, 缓解患者痛经症状8-10。综上所述, 针对痛经患者, 行温经汤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广泛推广。参考文献1 汪超, 周?m, 姚诗清, 等. 温经汤加减内外合治原发

6、性痛经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1002-1004.2 汤艳秋, 吴燕虹. 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0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2015, 47(6):36-37.3 张晓红, 匡继林. 灸药结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45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7(10):106-107.4 徐丁洁, 徐洪, 董玉山, 等. 金匮温经汤对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医药导报, 2016(13):36-38.5 徐晓美. 温经汤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浙江中医杂志, 2009, 44(4):278.6 黄梅. 温经汤

7、合少腹逐瘀汤与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9):55-56.7 俞仑青, 沈寅琛, 王冬梅. 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62例临床观察. 广西医学, 2012, 34(7):956-957.8 陈玲芳, 周忠明. 温经汤加减配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4(10):44.9 张威达. 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滞证的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吴霍曼, 李兆萍, 王?琪, 等. 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7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4(8):102-104.:2017-1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