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8564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效果的有效性分析雾化吸入疗法是液体经雾化装置变成微小的雾粒或雾滴悬浮吸入气中,使气湿化和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黏膜湿润、消炎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目的。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我科在对COPD病人雾化治疗时采用高、中、低三种雾量,观察三种雾量对排痰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且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的90例病人。入选病人均处于急性发作期,所有病人意识清楚,感觉正常,能正确回答问题,咳嗽反射正常,血气分析示:PaO250

2、 mmHg59 mmHg(1 mmHg=0133 kPa),PaCO279 mmHg108 mmHg。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50岁87岁,平均749岁;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低)、B(中)、C(高) 三组,每组各30例。12方法:采用上海鱼跃医疗器械厂生产的402AI型超声雾化器;狄麦特600E型多参数监护仪;3组病人均在常规抗感染、平喘、低流量吸氧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采取同一吸入方式。A、B、C 三组在同一氧疗雾化风力下,分别给予渐进式低、中、高雾量雾化吸入。将250 mL蒸馏水和已配制好的生理盐水10 mL、庆大霉素8x104 U、α糜蛋白酶4 000 U分别加

3、入雾化器水槽及药杯内。向病人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消除紧张情绪。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温水漱口,连接螺纹管、口含雾化嘴,打开雾化开关,有气雾溢出时调节风力至最小范围,固定不变,然后按病人所处的组别,将雾量开关分别调至低、中、高雾量,定时10min,让病人将雾化嘴含在口中,紧闭双唇,缓慢呼吸,吸气时不改变呼吸的节律及深浅度,同时将吸氧流量调至4L/min。雾化后,取下口含嘴漱口,擦干面部,关闭雾化开关。雾化吸入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情绪、呼吸情况和排痰情况。雾化后待病人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恢复到雾化前水平,再将氧流量调至雾化前流量,结合翻身、叩背,鼓励咳

4、嗽、咳痰。2结果表13组病人雾化吸入前后每日咳痰量比较ml组别 吸入前 吸入后1d 2d 3d 4d 5d 6d 7dA组 30±2 30±4 37±3 41±4 41±4 40±5 21±3 15±6B组 30±1 41±2 58±2 75±3 61±3 38±5 29±4 20±4C组 30±2 34±5 50±4 70&plu

5、smn;5 40±2 37±3 23±3 16±1采用 t检验,表1显示,3组病人雾化吸入后每日咳痰量均有所增加,但B组(中雾量组)比A组、C组增加更明显(P001)。3讨论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出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输入呼吸道内。气雾作用主要取决于气体的流速和雾化颗粒大小。一般认为雾粒直径必须小于5μm才有可能达99%,药雾随气流吸入到达细支管和终末支气管或肺泡内雾力在20 μm50μm以上则大多沉降在细支气管以上的气管内,故以1μm5μm居多的雾化疗效为最佳,病人的呼吸类型与雾

6、滴的沉降亦密切相关。增加潮气量,深而慢的呼吸有利于雾化进入外周气道;反之,潮气量低、浅而快的呼吸则影响雾粒的均匀分布,又传于进入外周小气道。其次,进入各支气管有效剂量的药液多少与药物本身的黏度、质量、比重成正比,即黏度越大,质量越重,药物的附着性好;而药物黏度越小,质量越轻,流速越大,则附着性越差。因此,药物附着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际吸入的有效质量,此外,有效质量还和药物的浓度、雾量、雾气吸入的流量成正比,即药物浓度越大,物量越足,流量越大,则药物有效剂量也越大,同时,呼吸道病变程度也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气管黏膜的炎症、肿胀、痉挛,分泌物的潴留等病变,雾气吸入的流量就小,药物不易吸入外周小气道。

7、雾化吸入治疗时,临床上拟定的投药剂量绝不会毫无损失地等于实际吸入的有效。一般实际吸入的有效质量仅占投药剂量的1/4左右,大部分药雾在呼气时呼出,或在吸气时漏失,有些则停留在口咽部或留在雾化器内。所以在拟定投药剂量时必须根据不同病情选择相应有效剂量的药量。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增加疾病的经济负担,COPD早期防治和急性发作的及时有效治疗减轻对病人的肺功能的加速损害具有积极意义【3】,雾化吸入是治疗COPD的重要方法之一。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气道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痰液潴留易加重感染,影响通气功能。目前临

8、床上除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炎性反应发展外,合理的雾化吸入和氧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4】。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超声发生器的薄膜产生高频震荡,将药液击散成微细雾粒,然后被吸入气管,90%左右的雾粒在5 μm以下,可直接吸入到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使分泌物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5】。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 μm5 μm为宜,达到稀释痰液、抗感染、通畅气道的目的。痰量的划分依据为:昼夜痰量为1 mL50 mL者为少痰,昼夜痰量为50 mL100 mL者为中等量痰,昼夜痰量为100 mL以上者为咳大量痰。目前,治疗COPD除全身应用或口服必要抗生素治疗外,雾化吸入已成为重

9、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雾化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反应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目前雾化吸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4小结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分析,我们体会到,COPD病人的排痰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且痰液排出程度与气道通畅及肺功能恢复密切相关。通过低、中、高雾量雾化吸入的对比研究发现,中、高雾量组雾化吸入后每日咳痰量、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P001),低雾量雾化吸入时吸入速度缓慢、风力较小,气道压力小,不易造成气道痉挛

10、,但不能满足气道的湿化。高雾量雾化吸入时间短、风力低,避免了病人的疲劳及风力大引起的气道痉挛等,保证了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这对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道,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二氧化碳分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大多数COPD病人来说,高雾量雾化吸入对气道刺激大,承受不了,因此,现在我科对COPD病人采用渐进式中雾量雾化吸入疗法,效果明显优于低雾量和高雾量雾化吸入法,病人易于接受,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确保了其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王吉耀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38【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6【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