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77638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感恩健康成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学会感恩 健康成长一、 组织理念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众所周知的成语、典故如:“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都体现着感激和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等情结。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多时候对孩子爱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空洞说教,而显得内容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

2、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苍白乏力。鉴于此,我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二、教育主题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三、育人目标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3、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四、班会内容(一)激情引入。1、 播放感恩的心歌曲。2、主持人: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我们今天队会的主题就是学会感恩 健康

3、成长3、主持人:什么是感恩?4、学生交流。5、主持人总结:“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伟大的母亲从不希望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二)学生诗朗诵感谢你,父母让我怎样感谢你啊,我的父母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片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山;让我怎样感谢你,我的父母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拾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长江;让我怎样感谢你,我的父母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拥有一丝阳光,你却给了我整个温暖的冬天。(三)讲述感恩事件 主持人: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

4、没有我们自己。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情感,就是父爱和母爱。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请同学们上台,讲述一下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恩事件。(四)感恩方法大奉献主持人:同学们,正所谓:“感恩不待时”,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孝顺父母开始,学会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做法举例)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2、每天好好学习,回家聊聊学习情况,谈谈收获,讲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3、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4、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5、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6、学会节

5、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7、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8、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生日那天,祝他们生日快乐。(五)表达感谢1、主持人介绍母亲节和父亲节。2、交流讨论:今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如何给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特别祝福,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呢?(六)主持人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感恩你生命中所有的所有。心存感恩,知足惜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结束今天活动。(七)班主任发言 班主任:心存感激,生活中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心存感激,心灵上才能会获得宁静和安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在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让它开出灿烂的花朵。同学们,让这种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吧!五、总结与感悟这次班会,学生知道了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对父母产生了感恩之情。这次班会,学生也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并且将会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要让感恩成为他们的良好品质,还需要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做进一步的引导。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