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97367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贵阳四十中高一化学化学2杨敏201349课题第二章 第2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2、 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总结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探究出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通过化学史的介绍,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探索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原

2、电池的原理和形成的条件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媒体边讲边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备注【实验探究引入课题】实 验 步 骤现 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

3、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板书】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

4、能。【板书】3、原电池【引入】实验:水果电池,引出原电池概念 (注意讲清实验过程)【过渡】现在通过实验来探索怎样才能构成原电池。其结构是怎样的?【实验探索1】实验现象结论Cu、Zn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 Z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Cu没有Zn能与硫酸反应,Cu不能用导线将Cu、Zn片连接Zn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Cu有(有待探索)在导线间接上电流表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学与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分析】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而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

5、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这一变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锌片:Zn - 2e- = Zn2+ (氧化反应)铜片:2H+ + 2e- = H2 (还原反应)总反应:Zn2H+ = Zn2+ + H2 【板书】(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板书】(2)原电池的电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过渡】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构成原电池条件是什么。是不是把两块金属用导线连接插入液体中就能产生电流呢?是不是任何金属均可?是不是一定要金属?是不是任何溶液均可?下面做几个实验来探

6、索。【实验探索2】实验现象结论AlAl插入稀硫酸中铝条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没有电流产生AlC插入稀硫酸中碳棒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CuAl插入酒精中均没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没有电流产生引出组成原电池需要的条件【板书】(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板书】(4)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实践活动】课本P.37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可知:利用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番茄等都可以制作原

7、电池。【小结】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把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呢?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能是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知道了设计成原电池这样的装置就可以产生电流。掌握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不过,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均可实现这种转化,一般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这种转化。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设计出更好、更环保、更高效率的电池造福。社会小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又因为车祸又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

8、查后,都找不到病因,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格林太太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们,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帮格林太太找出她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定义常见的一次能源(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常见二次能源(电力,蒸汽)电子流动方向:负极正极电流方向:正极-负极补充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1、 原电池的原理装置图 电极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正极Cu 2H+2e-= H2 还原反应 负极Zn Zn-2e-= Zn2+ 氧化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了解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通过学生方进行实验、总结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