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0544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本课的教学理念及学情分析1教学理念 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是本课的立足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只有具备了责任意识才能激发学生关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立志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良好公民。本教材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又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积极倡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走向社会做个好公民”。“学生、孩子、公民”三个不同角色涵盖了青少年在学

2、生时代的全部社会角色,这三个角色各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也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2学情分析社会越发展,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个人的健康成长、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但在培养责任意识方面,中学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责任”的概念模糊。一些中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或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中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二是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一些同学在承担责任后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则垂头丧气

3、。同时,一些同学面对责任采取能躲则躲、能逃则逃的态度,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如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等。三是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四是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本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识,让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

4、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

5、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三、对应的具体课标要求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五、总体教学建议(l)课时安排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两课时,共4课时。(2)课前准备在上课前

6、,教师宜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3)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人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4)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以“学会承担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并记录一个月中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在班上进行交流;二是收集那些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模范人物的事迹,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