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7928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不但引发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而且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此肖川教授的定义是:“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一定义的中心词是“学习”,前提条件是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体现互助性。依据这一粗浅的理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学习小组的划分目

2、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科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依据班主任的好恶和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随意为学生排定坐位,课堂上前后位四名同学临时组成学习小组,或者适当变换形式,几个学生围桌而坐。这种“秧田式”的排位方式和分组办法,导致有关系、学习好的学生占据前排位置,学习差的学生处于后排,不但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而且有悖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学习小组一般在每学期开学初划定,期中考试后可进行一次适当调整,不同的学科也可以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与此同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要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分工,并对各成员所承担常规任务和课堂学习任务进行必要的培训,如“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

3、程,组织好课堂发言讨论;“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情况以及课下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如前所言,小组合作学习引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其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不能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所提问题没有探究性和思考价值,小组合作乱作一团,既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低的课堂教学效率,又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还有些教师组织形式单一,目中无人,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实则成了优秀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往往被忽视,无形

4、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鉴于此,我们必须在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要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学习任务和要求不明确,合作学习必然会陷入盲目和混乱,如有些语文教师经常会提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读课文”的要求,做为一个教学环节,这也许是必须的,但是此环节没有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分组读课文”只是一个学习行为,但到底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完成什么学习任务,达到什么要求,学生并不清楚。这样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就走了形式、成了摆设。 二是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问题。一般来说,浅显的、有明确答案的以及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无需进行小组合作,需要合作的是哪些富有挑战性

5、和探究性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思维的深度、广度和跳跃性,答案不唯一,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展不同的见解,而不是让学生探讨“1+1等于几”之类的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 三是要展开学习竞赛,汇报学习成果。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现的欲望,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称许,因此教师在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后,要让小组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同时学习的成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展示,因为展示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训练的过程,即使展示的结论是谬误,对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次不小的收获。有些教师不明此理,片面地认为课堂展示耽误教学时间,这不但大大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久而久

6、之也会挫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多种学习方式交替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不否定其他学习方式,也不可能替代其他方式,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科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宜采用接受式则采用接受式,宜集体学习则集体学习,而不是追风赶潮、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式的小组合作。 三、及时评价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课堂即时性评价、每月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学期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 课堂即时性评价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某一学习小组的活动,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

7、导与调控。当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建议。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要用自己的设计意图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尤其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想法差别较大时,不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要肯定其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并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思维轨道。 月评价和期末评价由班主任教师牵头,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评价目的是增强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新发展,因此既要有定性评价,又要有定量评价;既要有对学习小组的整体评价,又要有对组内每个成员的个体评价。评价结束后,班主任要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并制定下一步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整方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做为一种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校上下的全员参与,是一项事关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系统工程,对此进行的一系列深入探讨和实践,必将带来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组织方式以及教学常规工作的深刻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