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11687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李月华 “曲问”艺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曲问”艺术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既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设疑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 “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 “刨根式”能协助学生揭示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化; “辐射式”能

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直问”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学生总喜欢迂回灵活,引人入胜的的提问,希望进入充满美感和活力的教学境界,激起心智与情感的浪花。而“曲问”正是这样一种启人心智、催化情感深受学生欢迎的提问方式。“曲问”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实行曲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准确的结论印象更深。“曲问”往往以其强烈的趣味性诱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持续进入求知的新境界,探

3、索和发现问题的真谛。曲问的使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环环相扣的分解式曲问课堂提问的难度如果过大,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就会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水准上就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能够根据教材特点,把某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容易理解、富有趣味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发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教学祝福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要学生思考:“祥林嫂”是主人公的名字吗?她后来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不叫贺六嫂?主人公为什么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看上去有多大岁数,从课文内容判断,祥林嫂实际年龄是多少,两相比较反差为什么那么大?是谁把一个鲜活的人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的呢?

4、这些人物在思想上有什么共性?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呢? 通过以上的层层深入的提问,学生会逐步明白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但仅是指向鲁四老爷等鲁镇上的一些人,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显而易见,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会让学生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回答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的学习也变得容易。正如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增大难度。这样,学生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攀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就活跃。 二、新颖奇崛的侧入式曲问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似与文本没什么关系,似乎是随

5、便一问,但实际上是暗藏玄机;是从旁施问,巧于铺垫,妙于引渡;是在疏导学生的思维通道。这样的曲问使学生的感觉很突兀,继而又是“柳暗花明”。新颖奇崛的提问方式带来的收效是不言而喻的。有教师问如果将沁园春长沙插图中的毛泽东草书手迹改成正楷书写,效果有什么不同。一堂课由此开幕,效果可想而知。又如,教师问药与夜里的两只小狗为什么一个交一个不叫。看似豪不相干的一问,却能引发学生多少丰富而深刻的联想和想象呀。再如,有位教师讲愚公移山时,问愚公九十几岁了。通过思考学生会顿悟“且”为“将近”之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又问邻居小孩去协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他没有爸爸呀”“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

6、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意迎刃而解。当学生找出诸如上述问题答案的时候,脸上自然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抵达优美胜境的喜悦之情。毋庸置疑,这种曲问方式,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知识、提升思维品质方面成效一定十分显著。三豁然顿悟的猜想式曲问这里的“猜想”指教学活动中,先不让学生看课文,而是通过曲问,引导学生对相关的 问题实行一番猜想,然后与课文中的 内容实行比照,从而创设情境,引入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 实质豁然顿悟。 钱梦龙老师在 讲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赵州桥教学挂图,要求学生先不 看书,说清楚图上所示大拱与四个小拱的 位置关系。学生积极发言:大拱的 两边各

7、有两个小拱;大 拱两边的顶部共有四个小拱;桥身左右两边有 两个小拱;大 拱的 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大 拱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根据学生所述,钱老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不过没有一钟与教学挂图符合。最后钱老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 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两肩”为什么用得更准确。这样的曲问,激活了学生的 思维: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解答”与课本所说的一致,都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都积极思考,跃跃欲试议论纷纷。于是,消极的,被动的,受压抑的 教学气氛不复存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童趣一下子得到发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问可以说是这门艺术的灵魂,只有通过激发情趣的曲问最大限度地营造氛围,让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生中来,才能使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身心的愉悦和享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实施个性教育和主动教育,才能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