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19732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三角形的特性(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能够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能够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实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通过度类、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

2、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了解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辨认和识别。3.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进一步确定多边形的内角和。1.理解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并能根据其特征辨认和区别它们。1.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2.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能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角和是180解决实际问题。(1)三角形的特性 (1课时)(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课时)(3)三角形的

3、分类(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三角形的内角和 (1课时)(6)四边形的内角和 (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中获得,形成结论。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1.三角形的特性课题三角形的特性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教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本节课通过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取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1.从“活动”的视角来诠释教材。通过对教材实行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设计

4、了很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诠释教材,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通过画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通过拉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性等。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我组织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如在教学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先让学生动手画高、指高,再让学生找出三角形一共

5、有几组底和高。每一个活动我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掌握新知。学习目标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理解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3积累理解图形的经验和方法。学习重点理解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习难点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学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木棒钉成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学具准备:小木棒钉成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

6、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2.引入情境,揭示课题。1.思考并回答问题。2.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1.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试着标出各部分名称。2.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答案:(1)是三角形3.填空。(1)由3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三角形具有( )性。(3)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答案:(1)围成(2)333稳定(3)顶点高4.画出每个三角形指明的底边上的高。二、尝试探究,操作感知。(20分钟)1.组织学生画一个三角形,说说

7、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表示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画法。(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2)指导学生画出三角形的高,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4.动手操作,体验、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1)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2)课件出示图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有什么作用?(3)组织学生动手分别拉一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4)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明确三角形的概念。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

8、角形。2.汇报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3.小组合作学习。(1)明确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2)先在三角形中画高,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高。4.小组合作学习。(1)动手摆,汇报。(2)看图,找出三角形,交流有什么作用。(不易变形)(3)动手操作,体验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有什么不同。(4)交流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2分钟)1.判断。(1)三角形有无数条高

9、。(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1.独立完成后汇报。2.独立完成,互相交流,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特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此外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的特性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本节课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课前制作三角形,课内摆三角形、四边形、拉学具,探究三角形的特性、画三角形,找三角形的特性。尤其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通过拉三角形,让学生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轻松突破了。所以,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