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19938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 业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王城中学 彭俊贵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乡土地理等知识和相关资料图片,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及原因。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能力目标: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教学难重点: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异。理解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教学模式:自学导读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巩

2、固训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农业【板书】第二节 农 业自学导读【提问】1.农业生产为什么能成为人们最早从事的生产活动?【总结】:两个原因,一是生存必需,即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农业生产的产品;二是生产技术相对简单,人们易发明和掌握。【提问】什么是农业?主要的农业部门有哪些?举例说明。(通过学生列举熟悉的例子归纳总结出农业的部门,农业的概念。然后又反过来用概念判断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养蚕、养鱼等是不是农业。)通过

3、事例让学生明确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展示】农业的分类图片请学生一一读出各业的主要产品并分析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补充农业生产的内容,不仅种粮食,还种棉、菜、油、糖等作物。让学生完成课本92页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展示】农机作业图片【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农业有那几个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门),在四个生产部门中,哪一业最重要?(种植业。)想一想,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承转】正如同学们所知道的,我国北方人喜欢吃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的主食是米饭,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呢?【提问】气温除了影响我国粮食作物的生长外,还有哪些农作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呢?【提问】那么,除了气温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呢?合作探究:探究目的: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2、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3、认识家乡农业分布及发展状况。探究一: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影响农作物的分布的因素:气温、水资源、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指导学生读课本93页图4.10,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加深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的理解。让学生讨论课本94页“东部地区农作物分布”进一步认识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方

5、与北方的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旱地,小麦,南方,水稻等。形成差异的原因有哪些?(气温、降水、地形)【小结】1、教师落实各种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小麦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北,水稻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平原地区;糖料作物中的甘蔗分布在南部的台、闽、粤、琼、桂、川等省区,甜菜则分布在北方的黑、吉、内蒙古、新等省区;油料作物中的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花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2、在我国广大的种植区内,这些地方(指图)种水稻、甘蔗、油菜等并且一年内能二熟至三熟;而这些地方(指图)能种植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但一年内只一熟或两年三熟,为什么?(转到我国南北农业的差异

6、) 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地理区域种植区域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北方东北华北分界线 南方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西部和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评选此次活动的最佳学生,并将学生写的感想进行评比。探究:结合家乡自然环境探究家乡农业发展规律。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我们的家乡属于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由于处在南方地区的北部,所以水田和旱地兼而有之。传统农业还是一年稻麦两熟。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油菜等。未来发展方向还应是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优

7、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位产量。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归纳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全部内容,也了解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规律、差异及原因,认识了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理解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的意义以及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学习方式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勤于思考,认真讨论,合作探究,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还认识到了家乡农业的分布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地理的方法,为自己今后学习开辟了新天地。 板书设计第二节农业1.农业的概念一、农业与我们 2.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3.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2、农业的

8、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3、家乡农业的分布状况与发展巩固训练:典型例题:1、建国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增长不快,其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增长缓慢B.自然灾害频繁C.人口增长过快D.粮食浪费严重2、在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首先要改造的自然要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3.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耕地面积大B.高温多雨同期C.水资源丰富D.可耕地多4.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A.林业B.牧业C.渔业D.种植业5.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A.河套平原B.渭河平原C.洞庭湖平原D.松嫩平原6.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A

9、.花生B.芝麻C.油菜D.甜菜7.下列地区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的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海南岛D.长江中下游平原8.导致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二、填空题1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有光照、热量、水分、 和 等2.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糖料作物是_;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糖料作物是_。3.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 、 、 、 、 农业。4一般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地区主要是_,灌溉多采用_,种植的农作物有_、_、_、甜菜等;以南地区主要是_,广泛种植_,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

10、。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采用了 “自学导读合作探究归纳小结巩固训练”的教学模式,通过自学导读、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中运用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差异的景观图片,如北方的小麦播种、南方的水稻插秧。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影响农业差异的因素。利用地图,探究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涌跃发言,激情高涨,为课堂学习制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题: 1.以下为油菜、冬小麦、茶叶、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示意图,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A.油菜冬小麦水稻茶叶 B.水稻冬小麦茶叶油菜C.茶叶油菜水稻冬小麦 D.茶叶冬小麦水稻油菜2.以下我国商品粮基地中,均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 )A.三江平原、成都平原 B.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3.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共同的特征是( )A.都处在高寒地区 B.都处在干旱地区 C.降水都比较少 D.都有广阔的天然草场4.以下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B.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C.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D.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