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0542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来源:http:/ 初中 思想品德课 激发兴趣我国著名大教育家郭沫若也曾说过:“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往过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强调学生的“学”。而在初中课程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兴趣激发的一些方法,仅供参考。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朱熹说

2、过:“读书无疑者需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而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考的心理过程和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是通过“设疑”引起认知矛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一是问题不要太大且具体;二是问题要有新颖有趣,同时又要有适当的难度;三是要富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体系,同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这样

3、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来。问题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的特点,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的欲望。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很多,要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问题时,问:“我国现在经济飞速发展,每年以8-10%的比例增长,你们通过媒体,了解到经济这样飞速发展,是否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思考,先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分别请学生举例回答。最后对这个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已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

4、带来的成果。虽然经济发展了,但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这样设疑、释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例如,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在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课时, 首先出示了一幅对联“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让学生思考后回答:你能看出什么? 从而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说”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观认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不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

5、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而不是靠教师的“填、压、灌”。 主动参与就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它所提倡的合作、探究、案例等多种现代教学方式都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措施。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是提倡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相互交流预习体会;二是要求学生自学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回答,或由老师提问,让学生作出回答。有时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老师坐到学生的座位上听学生授课

6、、提问题,学生要“授课”,必须先“备课”,学生这一“备课”、“授课”的过程,自然就让他们自己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技能。尽管有些课授得不够理想,但是比老师个人讲,学生只是听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讲初二思想品德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时,利用书上的案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学生列举一些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或耳闻目睹的一些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事件,并附上自己的见解。最后让一些学生主动上台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表演。这样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真正在心灵深处体会到受人关爱和关爱他人的感受。(二)给学生一个“说”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甚至有较为严厉的老师,

7、即使说错了,学生也不敢说。笔者认为,老师需要主动亲近学生,与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如在学习初三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让学生讨论如何做一个负责的公民,怎样做一个关爱集体的公民等,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来。通过不断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慢慢激发起来,多数学生有了说话的机会, 对本节课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对品德课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任何学生在品德课上本来就可以做到有话可说,而老师需要给他们搭建这个平台,给他们发言的权利和机会。在此过程中,“差生”的闪光点也可能放出光芒。经过这样多次的尝试, 同学们不但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产生了和

8、老师交友的念头,将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的关系。3要努力抓住生活中的实例及时政热点,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我要学)。思想品德课的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尤其是身边的事例更具体、真实、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倘若教师照本宣科,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每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我的做法是每次上课前都有意识地选择部

9、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时事热点内容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显得特别认真,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在闪烁,尽快利用此时机转入新课教学。这种“趁热打铁”引入新课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基础。如在复习初三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一课时,我先列举了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之时,我们的温总理如何充满信心回答记者,中国如何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学生们鸦雀无声,眼神总凝视着我。这样,学生就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把自己投入于学习之中,在轻松愉快中把握本节的知识。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直观化,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

10、教学领域的热点,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作为一名当代中学政治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成高度正向相关。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学习活动而获得更大成功,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和兴趣结合,才

11、能学得积极主动,记得牢固,甚至终生不忘。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注意方法,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就要首先通过外部条件,即以一种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进行心理调控,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所传递的信息新颖、强烈,以变静为动、动静结合,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背景,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思索、去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

12、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总之,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激发学习的兴趣,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总结经验,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李彦花.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2).2阳运田.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7).3林锋.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视阀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1 赵思蓓.教师应该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才之路,2008(36).4崔淑媛.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8(7).5宋新纲.浅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6丁家永.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现代教育心理学P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