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5095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蝌蚪找妈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集体备课材料小蝌蚪找妈妈是长春版教材第二册第二板块“动物天地”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协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表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课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其特点如下:(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2)语言优美,生动形象。(3)情节生动,趣味性强。(4)插图精美,有助教学。 教学本课应围绕识字、读书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

2、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实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根据教材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理解15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字,掌握“皮”字的笔顺。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15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字。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的表现方式和指导方法能够灵活多样。学生借助图画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根据图意或上下文猜一猜,猜不出来的画下来,和同学一起想办法理解。引导学生说说生字条中已经理解的字,并说说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理解的字,教师予

3、以指导,可出示生字卡片领读。 有的字可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随文识记。如“皮”,能够在展示图片,青蛙露着雪白的肚皮,着重强调“皮”字的笔顺。也能够在学完课文以后,集中生字条里的生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如:“阿、顶、肚”可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住字形。学习“甩”能够和“用”相区别,最后一笔能够想象成动物甩出的长尾巴。“已”要和“己”相区别,能够教学生说说小口诀“张口己,半口已”。 (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有点长,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 当指导读懂了第一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它们还有

4、哪些地方可爱?如:小蝌蚪外貌描写“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语言生动富有感情,特别适合指导朗读,要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当读到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可结合课文插图或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小蝌蚪要读出焦急的心情;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 读到课文最后时,老师可巧设悬念: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呢?在指导学生朗读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课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巩固训练 习题中的“说一说,画一画”设计得很巧妙,通过学生亲自动口说,动笔画,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蝌蚪变化分成几个步骤,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在语言组织上要遇到困难,教师要增强指导,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作为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亲自观察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