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0708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出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十分巨大,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精壮劳动力都已经外出务工,剩下的只是老弱病残,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困境,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议。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家庭养老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出现了很多“打工村”,一些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通常所说的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在空巢老人中,又以

2、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空巢老人处境更艰难,问题更突出,更值得政府和社会关注。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困境(一)经济负担方面绝大部分的农村空巢老人都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经济负担重,除了买点柴米油盐酱醋之外就是买点暂缓病情的药品,他们的收入只能够用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生存,加上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儿女留在家中,不少老人还要肩负教育第三代的重任。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医务人员水平较低、农村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医疗保障的缺乏对农村空巢老人构成强大冲击,另外由于医药费报销程序(指医保户)太麻烦或达不到报销标准或报销的一点儿钱还不够来回的路费等原因使很多空巢老人几乎失去了对医疗保险的信任,于是他们不

3、愿再加入医保,昂贵的医药费迫使他们不得不终止治疗而无奈地选择了在各种慢性疾病中度过晚年。(二)生活照料方面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和疾病缺乏照顾,具有“空巢老人综合症”: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子女外出,造成了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由于年事已高,劳动负担重,家中只有年幼的第三代,根本谈不上照料,除开儿女的一小部分支持,基本上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化解生活之忧和疾病的折磨。(三)精神慰藉方面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方面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老人省吃俭用拉扯大孩子,正当他们可以稍微歇歇的时候,孩子们却又远走他乡,给老人留下无尽的寂寞与思念。老人们感叹:儿

4、女们各自成家或出去打工了,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个面,儿女外出务工,很多早已把自己的孩子带了出去,家中就剩两个老人,就算儿女们经常给老人们寄生活费用,也解决不了他们渴望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在身边的那种温馨感和幸福感,这是导致他们精神上空虚的主要原因。二、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建议(一)做好对空巢老人的赡养,关键在于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目前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社会化养老在短期内很难替代家庭养老。在这里强调家庭养老,其主体内涵是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而在养老形式上正日趋多元化,不能简单地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或将“敬老院养老”看作是社会养老。家庭成员可以通过购买社会

5、养老资源来满足家里老人的养老需求,这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不变的是家庭始终是养老的责任主体,只要有儿女以及来自他们对父母的关爱,那么家庭养老的“灵魂”就始终存在,变动的只是家庭养老的具体方式。(二)倡导对空巢老人的关爱,重点在于生活照料方面生活照顾是对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孤独的直接诱因,可以采用其他更为灵活的照顾方式,例如:可由子女出资请人照料长辈,这种方式并不是只存在于城市,在农村一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可以由较熟悉情况的邻居帮助照顾;由于老年人具有传统的血缘认同心理,可以发挥血缘纽带的联系作用,让亲戚帮助照顾等形式。(三)加强对空巢老人的慰藉

6、,难点在于精神生活方面恪尽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是一个具有家庭养老传统的国家,对空巢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其最大难点还在于子女身上。精神支持对于老年人来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年人已经退出社会生产的主角地位,生活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小,心理上逐渐产生失落感、空虚感和孤独感。“工作忙,没时间”不能成为年轻人过年不回家的借口。无论选择家庭赡养、还是通过社会专业机构进行赡养,都要在保证老人基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精神赡养。(四)以土地保障为依托,积极探索现行老年人多元养老保障形式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自我积累养老资源,目前

7、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全面实现社会化养老的条件,老年人自己拥有部分养老资源,可使子女减轻压力和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引起的问题,因此,应提倡农村老年人及早进行养老资源积累的准备。三是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村级或乡级老龄事业的专项基金或养老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和特困老年人的救助以及老年人的养老补贴等,有条件的农村还可借鉴城镇的做法,把高龄、困难“空巢老人”组织起来,实行集中供养。(五)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养老的责任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终将让位于社会养老,但由于各级政府财政普遍紧张,不仅农村最低生活费制度实行起来有很大难度,即使是乡村“五保”老人,也很

8、难保障养老问题。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密切关注边缘群体的状况,如无子女、独生子女、下岗子女的老人,以及高龄老人、老年妇女和独居老人。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资机制,加强对养老院、敬老院、医疗康复在内的综合性设施建设,加快建立针对老年人特殊困难的专项救助经费及救助制度。参考文献:【1】潘怀明.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高和荣.蒲新微.论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西北人口,2003,(3).【3】谢慧娟,李桂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邵阳学院学报,2006,(5).【4】龚文君.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西北人口,2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