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63013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垂直地带性.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垂直地带性1.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 000 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 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 a 坡是向阳坡, b 坡是迎风坡C b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 b 坡是向阳坡, a 坡是迎风坡2.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 昆仑山B 乞力马扎罗山C 天山D 富士山3.读 “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题。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A 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B 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C 雨林常绿阔叶林草原D 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4.下图为 “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

2、答下题。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A 该山地可能位于云贵高原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第 1页D 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不同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以下两题。5.按低纬到高纬排序正确的是()A 甲 乙 丙B 丙 乙 甲C 乙 甲 丙D 甲 丙 乙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坡向B 地形C 水分D 热量假设下图中山地海拔相同,根据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以下三题。7.根据四座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A B C D 8.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A B C D 9.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南北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

3、因素是()第 2页A 海拔B 水分状况C 热量差异D 土壤差异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10.图中 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 针叶林常绿林B 常绿林草甸C 草甸草原D 针叶林草原11.图中所示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B 地势C 水分D 光照12.该山地可能是()A 贺兰山B 长白山C 秦岭D 天山托木尔峰位于天山山脉的西端,海拔7 443.8 m,为天山最高峰。读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13.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坡为南坡,乙坡为北坡第 3页B 甲坡为阴坡,乙坡为阳坡C 甲坡为迎风坡,乙坡为背风坡

4、D 甲坡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好于乙坡14.在 2 200 2 900 米处,甲、乙两坡自然带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海拔B 气温C 降水D 坡度读“北半球部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15.a e f d体现的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现象1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 b、 c、 d 四个区域中山脉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是()A a 区域B b 区域C c 区域D d 区域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17.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A 北坡是阳坡B 南坡是阴坡C 北坡是迎风坡第 4

5、页D 南坡是迎风坡18.能正确表示天山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A BCD19.下图是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 坡向朝南,纬度低C 坡度大,纬度低D 海拔高,降水多读下面四幅 “海拔 5 000 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 完成以下两题。20.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 乙甲丙丁B 丁丙乙甲第 5页C 乙丙甲丁D 丁甲丙乙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B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C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D 甲

6、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22.若 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 山东半岛B 欧洲西部C 澳大利亚东南部D 圭亚那高原23.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好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陆地环境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据此回答以下两题。24.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25.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

7、意图的正确叙述为()A 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B 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第 6页C 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丁丙乙D 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26.A 山地可能是下列山地中的()A 天山B 横断山脉C 南岭D 秦岭27.同一座山,南北两坡的基带却不同,影响基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 山地的海拔海陆位置 山麓的海拔 山坡的坡向A B C D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28.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 针阔混交林B 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D 荒漠29.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水分B 热量C 海拔第 7页D

8、土壤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对比图”,回答以下两题。30.图中看出甲山海拔比乙山高,但植被类型比乙山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A 甲山降水比乙山少B 甲山纬度较乙山高C 甲山坡度较乙山小D 甲山太阳辐射比乙山强31.乙山可能位于()A 湖南B 河南C 安徽D 台湾读“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 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32.该山地分布在()A 高原山地气候区B 温带季风气候区C 温带沙漠气候区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33.北坡比南坡 ()A 光照强B 坡度陡C 水分多D 林地少年平均气温0 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第 8页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

9、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4.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A 3 100 mB 3 300 mC 3 700mD 3 900 m35.关于甲坡和乙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坡是南坡,湿度小于乙坡B 甲坡是北坡,湿度小于乙坡C 乙坡是南坡,湿度小于甲坡D 乙坡是北坡,湿度小于甲坡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的时应关系。下图为“北纬42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6.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 62 N 68NB 52 N 58NC 48 N 52ND 52 N 62N37.从较高

10、纬度地区向赤道,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 逐渐升高B 保持不变C 逐渐降低D 变化无序下图为 “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以下两题。第 9页38.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 最可能是 ()A 1 800 1 900B 1 900 2 000C 2 000 2 100D 2 100 2 20039.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 喜湿B 喜阴 喜湿C 好热 耐旱D 耐寒 好旱40.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 光照增强B 水土流失加重C 气候变暖D 降水减少41.读甲、乙、丙三地

11、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 乙山脉可能是()A 太行山B 秦岭C天山D五指山 (海南 )(3) 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第 10 页(4) 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2.读 “甲、乙、丙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1) 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2) 若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则丙地可

12、能是哪座山脉?4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 “邓肯号 ”,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1) “邓肯号 ”于 1864 年 8 月 25 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 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 月 6日 到 达 智 利 西 海 岸 的 甲 地 。 甲 地 的 气 候 类 型 是 _ 气 候 , 所 属 的 自 然 带 是_ 带。(2) 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分异规律

13、。(3) 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 _。4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 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 ) 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线路。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1) 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针阔混交林、 _ 、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_ 所造成的。(2) 在一般情况下,峰顶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 。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

14、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 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 等方法来确定方位。第 11 页(3) 在秦岭南坡上,生存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 ”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 。(4) 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并简述理由。45.读 “亚洲沿东经88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 A 海域是 _。(2)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

15、表的自然带名称。B_ , D_, E_ 。(3) 从 E 到 I 自然带体现了 _分布规律。(4) B 与 D 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_ , _, _ 。答案解析1.C【解析】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 b 坡分布较高,说明b 坡为阳坡;雪线在b 坡分布较低,说明b 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一般来说,同一个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在山地的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些,阴坡海拔低些。如果山体的两侧降水差别不大时,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侧的温度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高低和坡向。但该题所给的前提是“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 ”,所以两侧雪线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即迎风坡雪线低

16、,背风坡雪线高。2.B【解析】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在四座山中纬度最低、海拔最高,所以其自然带类型最多。3.A【解析】结合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可判断,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为雨林、常绿硬叶林、荒第 12 页漠或半荒漠。4.C【解析】云贵高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不会出现落叶阔叶林,故A 说法不正确;该图反映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是由于水热差异引起的,甲坡自然带谱丰富,显然甲坡水热状况较好。5.B【解析】相同自然带分布的气温、降水环境大致相当,如针叶林越向高纬度分布,其海拔高度越低,所以甲纬度最高、丙纬度最低。6.D【解析】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性,都是以热量变化为主导因素。

17、7.A【解析】根据基带的植被类型我们可以判断 的纬度最高,其次是 ,虽然 两座山地的基带相同,但是 山地出现冰雪带,说明 的纬度高于 ,因此,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8.A【解析】北半球的山地南坡为向阳坡,自然带的海拔偏高。9.C【解析】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阴坡高,其原因是阳坡的热量条件较阴坡好。10.D【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应处于我国温带地区。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自然带 应为温带草原;自然带 位于落叶林以上地带,应为针叶林;常绿林位于亚热带地区。11.C【解析】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存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12.A【解析】由图可知,该山

18、脉分东西坡,应呈南北走向,且基带为荒漠带,山顶为灌丛,故该山脉可能为贺兰山;长白山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天山为东西走向。13.A【解析】读图可知,托木尔峰乙坡的雪线低于甲坡;由于天山山脉北坡的降水量大于南坡,且北第 13 页坡为阴坡,因此北坡的雪线低于南坡,故甲坡为南坡、乙坡为北坡,A 选项正确14.C【解析】乙坡位于准噶尔盆地南侧,该盆地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进入,因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导致乙坡该海拔范围内的水分条件优于甲坡。15.A【解析】读图可知,a e f d反映的自然带呈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6.A【解析】垂直自然带的多少取决于所处的纬度和海拔,a 区域纬度最

19、低,山脉的海拔较高,垂直自然带最丰富。17.C【解析】天山北坡为阴坡,热量少、雪线低,同时天山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故雪线低,即积雪冰川海拔较南坡低。18.B【解析】天山南坡为向阳坡,得到的热量多于北坡,所以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的上限海拔高。19.A【解析】由图可知珠峰南坡相对高度大、基带的纬度低,海拔低,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变化幅度大于北坡,因此A 项正确;考虑坡向,北半球南坡为阳坡,相同海拔比北坡温度高,主要影响相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故B 项错;坡度大小与自然带复杂程度无关,故C 项错;山的南坡北坡海拔应相同,故D 项错。20.C【解析】图中 自然

20、带丁分布海拔最低,说明丁纬度最高,其次是甲; 自然带乙分布海拔高于丙,可判断乙纬度低于丙,纬度由低向高纬度排列是乙丙甲丁,C 正确。21.D【解析】甲和丁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海拔高,南坡是阳坡,应位于北半球,D 正确;乙自然带最丰富,自然带南北坡没有区别,应位于赤道附近;丙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海拔高于南坡,应位于南半球。第 14 页22.C【解析】该山雪线以下的自然带,北坡分布的海拔较南坡高,说明北坡为阳坡,因此该山位于南半球,排除A 、 B 两项。 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但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洲北部,山地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排除D 项。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海

21、洋性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3.D【解析】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山雪线北坡较低,说明北坡为迎风坡,因此该坡水分、热量条件均优于南坡,自然带较南坡丰富且分布海拔高。24.B【解析】要从夏季入手,计算山体达到0 的高度。25.D【解析】四座山中,甲、乙在南半球,丙、丁在北半球。从山底基带来判断纬度,甲为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丁为落叶阔叶林,为温带;丙为针叶林,为亚寒带;乙为寒带。26.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南北两侧自然景观有所差异,南坡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应位于亚热带或以南的地区,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应位于暖温带地区,由此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处,四座山脉位于我国暖温带和亚

22、热带交界处的只有秦岭,故答案选D 。27.A【解析】纬度位置不同热量不同,不同的温度带,生长的植被类型不同,所以纬度是影响基带的因素之一;山地的海陆位置不同,降水量不同,植被类型会有差异,所以海陆位置也是影响基带的因素之一;山麓的海拔不同,水热组合有差异,因而引起植被类型差异,故山麓海拔是影响基带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山坡的坡向不同,热量或者水分会有差异,也会造成基带的差异,所以山坡的坡向也是影响基带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答案选A 。28.B【解析】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的带谱相似,水平方向上带谱是雨林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图中比甲海拔的地方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甲处植被最可能是常

23、绿第 15 页阔叶林, B 对。29.A【解析】从图中看,山地东坡是森林,西坡是草原和荒漠。类似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A 对。30.B【解析】从图中看,甲山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乙的基带是热带季雨林,说明甲纬度较乙地高,没有热带的自然带,B 正确。31.D【解析】乙山的基带是热带季雨林带,说明乙山位于热带,回归线从台湾经过,有热带地区,而湖南、河南、安徽都没有热带,乙山可能位于台湾,D 正确。32.B【解析】根据该山地的位置及山麓的植被可判断,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33.C【解析】图中北坡比南坡林地多,可推知北坡降水多。34.C【解析】根据材料,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

24、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所以甲坡的雪线应是图中虚线与气温数值为0 的竖直线的交点的海拔高度。从交点向纵轴做垂线,可以估计出数值约为3 700 米, C 对。35.D【解析】在北半球,南坡是阳坡,同海拔的山麓地带阳坡的气温高,所以甲是南坡、阳坡,乙是北坡、阴坡。0 数值为参照,甲坡雪线高度低于乙坡,表明甲坡降水多,湿度大,乙坡湿度小。所以 A 、B 、C 错, D 对。36.C【解析】读图,图中针阔混交林分布范围在42N纬线以北约6001 100 km,根据纬度差1,距离相差 110 km 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48N 52N, C 对。37.A【解析】针叶林

25、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下适宜生长,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山麓地带的气温不断降第 16 页低,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反过来,从较高纬度地区向赤道,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升高,A 对。 B、 C、 D 错。38.A【解析】由图可知,1 800 1 900 米处,该林带占比最多,故选A 。39.B【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该森林植被在1 800 1900 米处分布最多,对应的是阴坡、背风坡,所以,该森林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40.C【解析】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意味着苔原带气温升高,结合近年实际,全球变暖导致了雪线升高,苔原带变暖,适合林木生长。41. (1)A(2)B

26、(3) 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4) 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解析】第 (1) 题,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A 选项正确。第(2)题,乙地位于亚热带,太行山、天山位于温带,五指山位于热带。第(3)题,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第(4) 题,草原、雨林植被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不同造成的,因此主要从东、

27、西两坡降水差异分析。42. (1) 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乙地 (我国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向阳坡、背风坡,气温较北坡高,降水较北坡少,故雪线高于北坡。(2)秦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水热条件不同。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第 17 页说明其位于亚热带。43. (1) 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 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干湿度地带(3)地形海陆位置【解析】第

28、 (1)题,甲地处于30S 40S 的大陆西岸,因此其为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 题,甲、丙、丁三地地形平坦,只有乙处为山地。丁处就是著名的潘帕斯草原所在地,其为温带草原。从此处向西降水减少,因为向内陆受到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第(3) 题,在西部的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东部干湿度地带分异显著。44. (1)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2)18.7( 或 18 19)罗盘 (指南针 )、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3) 保护珍稀动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4) 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

29、,一方面受高度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纬度 (热量 ) 因素影响。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质野外考查的实践能力。具体考查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随水热状况的变化,而引起自然带的有规律变化,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下降,沸点降低。在野外进行地质考查或旅游等,必须掌握一些常识性判定方向的办法,是近年来高考题向实践靠拢的又一体现。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45. (1) 孟加拉湾(2) 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 垂直地带性(4) 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地形差异【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地形轮廓以及山脉名称判断它是中国西部和南亚地形剖面图,然后根据纬度和地形、海陆位置判断自然带。图中20N 30N 之间的高大山脉是珠穆朗玛峰。第 18 页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