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散场.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381507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待散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等待散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等待散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等待散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等待散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待散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待散场.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等待散场,刘心武,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2、能力目标: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提高欣赏微型小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 【教学重点】从细节描写入手,赏析小伙子和少女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使简单的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导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就像一棵永不凋谢的玫瑰盛开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因为爱情,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为爱情,牛郎织女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同样的,因为爱情,本文也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那么它为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2、,走进文本,走进刘心武的等待散场。,二、课文分析,(一)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情节,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给文章标注段落,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课文中的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 2、他们分别在做什么?,阅读完文章后,我们可以感知到微型小说的第一个特点,和前面学过的两篇短篇小说祝福和项链比起来,它的篇幅简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问题一答案:本文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为“我”、“小伙子”和“女郎”。,问题二答案:我去剧场看芭蕾舞剧天鹅湖,小伙子在“等待散场,等她出来”(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女郎也在等待散场(没有看芭蕾舞剧,而是站在前廊,比如:中午放学铃声一响,有的学生还没等老师喊下课,就站在了教

3、室门口等待下课,所以这里女郎也是在等待散场。),总结情节,用一句话概括:,我去剧场看芭蕾舞剧天鹅湖,先后碰见了小伙子和女郎在等待散场。,同样的,和我们前面学过的短篇小说项链相比,我们可以得出微型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情节简单(具体写一件事)。短篇小说的情节是由两个以上的事件组成的复杂情节,而微型小说的情节只能是一个事件构成的单一情节。这是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微型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却不等于单调。它在情节上的本质特征,恰恰是在于从简单中追求完整和精美,在艺术技巧上则表现为娴熟的运用巧合和误会等手法。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找到文中作者设置的巧合和误会分别有哪些?,巧合一:撞到小

4、伙子 巧合二:偶遇女郎 误会一:小伙子等退票? 误会二:小伙子等打折? 误会三:女郎是售票员。 这两个巧合和三个误会,给文章情节增加了波澜,也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它们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但又是情理之中的。那么这两个巧合和三个误会,合理在什么地方呢?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们先要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二)精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而细节是对人物进行典型化,赋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从几处细节入手来赏析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不明白。今天,让我们班的男生来挑战一下,分析女郎的形象

5、。女孩子呢,“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来分析一下小伙子的形象。问题已经给大家展示出来了,同桌可以讨论,五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小伙子的形象 对于“我”让票这一举动,小伙子反应如何?找出细节描写,分析小伙子的形象。 明确:小伙子并非断然拒绝。“他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排数座号,退给了我”(动作)而且“很难为情”(神态)地谢绝了。 他看票,其实并不是只看票的价格,而是要看清楚这一张票会否与姑娘的座位相邻。当他看到这张票的排数座号后,更坚定了在外面等决心。由此可见小伙子是一个恪守承诺的人。,在叙述小伙子拒票原因这个段落中,哪一个动词用得很精彩?请结合这个动词来分析小伙子的心理以及他的形象。 明确:

6、原文是“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 其中的“飘”用得最传神。它形象地描写出小伙子担心错过姑娘的心理。因为“飘”的特点是:轻、快、难以察觉。由此可以看出,小伙子是一个很细心、体贴、周全的人。,2、妙龄女郎的形象 姑娘拿到票后,并没有对号入座去观赏演出,而是站在前廊里。她为什么不专心看演出? 明确:首先,小伙子还在外面,她不能心安理得地看表演,她惦记着在剧场外的小伙子。她可以通过这一扇玻璃门时刻看到小伙子;其次,小伙子还在等退票,她担心小伙子等到票后找不到她;再次,由“我”进入剧场的经过可知,剧院的很多门是关着的,而姑娘靠近的这扇门却是“虚掩”着的,在散场

7、的时候,她能够迅速地离开剧场,与小伙子会合。说明女郎牵挂小伙子。, 既然姑娘不能安坐着观赏表演,又很惦记着小伙子,为什么她不“飘”出去呢? 小结:由“我立刻明白,是一对恋人同来等退票,只等到一张,因此小伙子让姑娘先进去了”可知,这张票是他们辛苦等来的,而且可以想见是小伙子不忍心自己看,推给姑娘看的。所以姑娘不能辜负他的一翻好意,一定会看完表演再出去见他。由此可见,女郎善解人意,牵挂小伙子。,3、“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线索的作用。“我”在赶场的过程中遇到小伙子,在进场时见到姑娘,正是由“我”去串起这个故事。 映衬的作用,通过写“我”的举措,(我是个狂热的芭蕾舞迷”,而且平常业务很忙,

8、还让票给小伙子),也表现了小伙子与姑娘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微型小说的第三个特点是人物单纯(只写某方面的特点),但不单薄(人物形象突出) 解读完了人物形象,让我们回到刚才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文章中的两次巧合和三个误会的合理性,体现在那些地方?注意从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情理和人物性格的逻辑两方面入手。,小结: 第一个巧合的合理性一是在于作者的匆忙,二是隐藏在文中的环境描写中。夜晚九点,使“我”视线不清;细雨霏霏,我又没有带伞,挡雨的棚檐就成为“必经之地”。三是小伙子在痴痴的守望大门。 因此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如在本文中,就为巧合情节做了铺垫;二是可以渲染气氛,如在

9、本文,就为小说塑造了浪漫的氛围。 第二个巧合的合理性一是舞剧接近尾声,售票员不在前廊,二是少女关心等待在外的小伙子。,一篇好的微型小说,既要有吸引读者的故事,又要有生动的人物,还要有深刻的主题,才能成为广泛流传的精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三)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阅读文章,讨论文章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有什么样的含义?(结合情节和人物形象,认真品读第十四段),小结: 第一重含义是:实实在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第一重含义是:实实在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主题:赞美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的爱情,是人间至善至美的旋律。,文章中的“我”摩挲着鬓边的白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让我不禁联想

10、到了卞之琳那首著名的小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小伙子和恋人在彼此情意绵绵的守望着,孰不知,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已然成为了世间一道靓丽的风景,装饰了人间渴望真情者的梦。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真情永不过时。这也就是这部作品拥有经久不衰魅力的原因所在。 微型小说的第四个特点是主题单一,却明确深刻。,三、微型小说特点总结: (一)篇幅简短(不超过1500字) (二)情节简单(一件事),但不单调。 (三)人物单纯(某方面特点),但不单薄。 (四)主题单一,明确深刻。 总而言之,微型小说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简而不单,它虽然微小却能微言大义,以小见大。正如作家袁炳发所说,一篇好的微型小说只要容量厚重,它的份量就绝不低于一部长篇小说。这也正是微型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能够“异军突起”遍地开花的原因。,四、拓展阅读 根据微型小说的特点,赏析课文差别 情节:文章共写了几个人物? 几个人物在做什么? 悬念设在何处? 人物:两个主人公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表达了作者什么看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